宜城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铺开大美画卷

A-   A+
发表时间:2021-03-24 11:12    来源:湖北文明网

雷河镇泉水村油菜花海。 通讯员 李勤 摄

  开局“十四五”,宜城坚持乡村振兴早谋划、早着手,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产业振兴为抓手,立足资源禀赋锻造长板,瞄准弱项补齐短板,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

  乡景变成风景

  3月的宜城,步步皆春意,村村唯美景。绿草如茵、杨柳拂堤,桃花、梨花、油菜花漫山遍野、争奇斗艳,点缀出一幅幅风光旖旎的迷人画卷。

  朵朵梨花环抱山村,徽派民居整齐排列,房前屋后敞亮明净,石头小路古朴雅致……走进南营街道办事处三桥村,新农村的新气象扑面而来。

  在村民李德元家门口,十几棵黄花梨树悄然花开,煞是好看。该村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引导村民清洁家园的同时种上经济林木,原来每家每户门前的杂物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小果园。

  三桥村的环境变化是宜城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观的一个缩影。目前,宜城2019年度46个美丽乡村补短板强弱项建设和2020年度69个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2021年78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已谋划部署,确保在2021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同时,大力开展“绿满宜城”再提升行动,2020年,宜城新增造林面积2.33万亩255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26.75%,绿化率达到27.25%。

  近日,宜城市组织400多名机关干部、志愿者到鄢城街道办事处腊树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掀起春季植树造林热潮。

  今年,宜城市将以乡村振兴工作为抓手,把造林绿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构筑多层次、多树种、多效益的生态绿化格局。截至目前,已完成造林面积7000多亩,力争在4月中旬前完成春季植树造林任务。

  风景释放红利

  环境变美后,如何让美景释放价值红利,实现生态、经济双丰收?宜城坚持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让村民吃上“生态旅游饭”,走上一条“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驱车行驶在流水镇的“四好农村路”上,沿途桃花盛开,美不胜收。在流水黄冲村,每天都能看到几十名游客在公路边的桃花园拍照。今年春节期间,流水镇“醉美莺河”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15万人次,创下了100余万元的营业佳绩。

  以花为媒,以果为介,流水镇陆续发展黄桃、红桃5万多亩,正逐步形成“春赏花、夏品桃”的新型农旅融合模式。

  在雷河镇泉水村,漫山的油菜花编织成金色“毯子”,引得游客前来打卡。近年来,宜城通过大力推广油菜优新品种,发展“双低”油菜22万亩,提高油菜产量和出油量,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吸引了八方游客。

  依托青山碧水,不断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和更新换代品种,发展优质粮油、林果、食用菌等8大特色产业,以产业带动旅游,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文化彰显特色

  如果说环境是乡村的外在,那么精神文明就是乡村发展的内核,以文化背景涵养乡村。

  鄢城街道办事处腊树村位于宜城市南郊,这里楚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宋玉墓园、宋玉宅、习郁宅、朱万桥、苏湖桥、鲤鱼桥、龙门桥等古迹,村里“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及朱家、万家修桥的善举流传至今。

  近年来,腊树村坚持党建引领、凝聚人心,精心布局规划设计,在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深耕文化沃土,让村庄焕发新的生机。

  该村融合“宋玉文化”元素,发展采摘园、垂钓园、农家乐、苗木花卉园等产业,促进村民增收致富。2020年,“宋玉故里”接待省内外参观团20多批次、市民游玩团100多批次。

  该村党支部书记武劲松说,腊树村将擦亮“宋玉”这张名片,打造集休闲旅游、农耕民俗、科普教育、现代农业为一体的特色乡村。

  此外,还有郑集镇皇城村的楚皇城遗址……一张张文化金字名片,让农村更有吸引力,让农民更有精气神。

  下一步,宜城将推进乡村文化可视化,通过广泛收集文化史料,制作集文化地图、旅游景点、历史典故于一体的“三合一”地图,为乡愁建档。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彰显楚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或现代农业文明的特色村。

  宜城乡村振兴的大美画卷越铺越开。(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宋敏 见习记者 张昕源 通讯员 李勤 周波)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