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下午6时,建华村二组村民龚汉云与老伴准时下班,来到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四点半学校”。在此托管的3个孙子与小伙伴玩得正酣。
“志愿者帮忙带孩子,我们也能安心上班。”接回孙子,龚汉云对村妇女主任兼看管人朱群年连连道谢。
由于辖区企业多,村民大多在企业务工,不能按时接送小孩。与他一样,将孙子放在文明实践站托管的村民并不在少数。每天下午4点半,幼儿园校车都会在此集结,与工作人员完成留守儿童的交接。
“群众有需求,我们有回应,绝不摆‘花架子’、不做‘假样子’。”建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党支部书记邵松香说。
在建设试点中,建华村以志愿服务为抓手、以资源整合为重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围绕群众医疗、文艺、衣食住行等方面需求,全新打造“15分钟志愿服务圈”,着力推动文明实践活动高质量、有特色、走在前。
不搞新增量的“物理整合”,抓好现有存量的“化学融合”。建华村利用“旧阵地”打新仗,综合利用现有的“村民之家”场所资源搭建活动平台,同时壮大10支志愿服务队伍,打造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精准对接。
五保老人吃饭成问题,实践站志愿者送餐到床边;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就医不方便,实践站志愿者直接拎着医药箱上门;村民们想看皮影戏,实践站索性开办皮影工作站,邀请村里的皮影艺人邵尧山“出山”,隔几日为村民们哼上几曲。
作为“水产名镇”的郭河,水产品价格好、不愁销。但由于缺乏技术,部分农民不敢尝试更加高效的新种养模式。针对该“堵点”,建华村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志愿服务项目,吸引“土专家”李记舫报名,免费为村民提供种苗与技术。如今,“土专家”李记舫已成为村民发展养殖产业的“风向标”。(仙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