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眼中,地质队是男人的天地。但在湖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简称省地质八大队)众多突击队中,有一支全部由女地质人组成的队伍——地灾应急三八突击队。突击队的8名成员虽然外表柔弱,但在一线工作中,她们从未退缩与示弱,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日前,省地质八大队地灾应急三八突击队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越是艰险越向前
当个头小小的李丽华出现在记者面前时,很难想象,她是一名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14年的老地质人了。
洪水、滑坡、泥石流、崩塌……这些地质灾害可能造成房屋损毁、亲人离别,只有提前发现隐患并做好防范,才能将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从事地质工作后,我就明确了地质人必须奋斗的目标。”李丽华说。
去年七八月,全国各地暴雨连连,不少地区土质松软,极易发生地质灾害。李丽华和同事们没有休息,奔波在各个地质灾害点位上。
一次,在结束随州大洪山风景区项目调查返程途中,敏锐的李丽华发现,该景区台子湾一处山体有安全隐患,她迅速与当地政府、景区联系,建议封锁道路。当天夜晚,此处20余万方泥土滑坡,所幸道路封闭,无人员受伤。
天刚亮,李丽华就和团队出现在事故现场。“实地勘测必须爬上滑坡地。”李丽华说,当时还下着雨,被雨水冲刷的泥土变得更加黏稠,一脚下去,鞋子就陷进泥巴里,大家使出吃奶劲儿才把鞋子拔出来。山上没有道路,她们就拿着简易“斧头”砍出一条路。几个小时下来,大家浑身是泥水,到达勘测点位后,个个累得筋疲力尽。
为尽快做出地质灾害现场情况与处置方案,李丽华顾不上休息,立刻投入工作。她明白,地质灾害现场必须分秒必争。“浑身带泥工作是我们的常态。”李丽华苦笑着说,地质人都是越艰难越要向前冲。
无私奉献成精兵
薛梅和熊梦云同时进入地质队,工作没多久,二人就接到前往南漳县开展地质灾害详查项目的任务。“我们要把南漳县所有已经监测和可能出现的灾害点全部跑一遍,并绘制出来。”薛梅说,面对即将开始的长时间野外作业,她心里有点发怵。“出发那天是2015年入伏第一天。”熊梦云清楚地记得那天很热,“很多灾害点都在山里,不通车的地方,我们就爬上山,每处都要监测到位,一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都不能漏。”就这样,从头顶烈日、汗流浃背的三伏天,一直走到寒风凛冽的三九天,整整四五个月,南漳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被一一监测和测绘。
2019年,熊梦云和薛梅先后升级为妈妈。虽然多了一个身份,但她们对工作一丝不苟,只能对孩子心怀愧疚。“忙着忙着,孩子会走路了;再忙着忙着,孩子就会说话了。”两人轻描淡写地说。
“铿锵玫瑰”遍队开
“90后”许程程是这群女地质人中年龄最小的,但她从事地质工作也有5个年头了。
2019年11月,竹溪县谢家塔村发生滑坡,参加完“湖北工匠杯”地灾治理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的许程程刚回到单位,就接到勘察任务。来不及回家,她立马坐上客运班车前往滑坡现场。到了竹溪县才发现,从县城通往谢家塔村的道路被阻断。许程程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一辆第二天运送日用品回谢家塔村的小型皮卡。
许程程回忆说:“当时路上都是塌方泥土,一边是山,另一边是陡坡和湍急的河流,车颠簸得厉害,说不怕是假的,但怕也得去。”就这样颠簸了两天,她终于到达谢家塔村。没有旅店,许程程就和另外一名同事借宿在村民空置的房屋中。“山里的冬天很冷。”许程程说,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一待就是一个月,顺利完成谢家塔村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和修复方案的制定。
勘察设计室负责人王冰,从工程项目勘察转到地质灾害勘察,不仅专业知识变了,而且工作环境更艰辛了,但她说“地质人就是要不断挑战自己”;质量技术管理员崔君,常年奔波在各个项目现场,开展督导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他所在的环境地质中心在省地质系统QC活动中年年名列前茅;“70后”罗雪,从教师岗位来到地质一线,苦学绘图成专家;后勤保障员叶慧,无论休息日还是夜晚,总是及时为同事们安排好相关事宜,让大家无后顾之忧……“虽然我们的工作环境很艰苦,虽然我们与高跟鞋、连衣裙说了再见,但我们是幸福的。我们能看到祖国的美丽山水,能用专业知识守护百姓安全,受再多的苦与痛都值得。”三八突击队成员坚定地说。(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丁涛 王晶晶 通讯员 刘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