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闪耀青春光芒
来自宜昌市志愿者协会的数据显示,该协会在志愿中国——“志愿汇”系统中注册的志愿者人数是20.8万人,累计发布活动5279次,累计信用时数351718.9小时。
在青年志愿服务中,全市各大专院校、中学中职学校涌现了三峡大学爱星苑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服务队、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等一大批优秀的志愿服务组织。宜昌市户外志愿救援协会、梅杰妈妈亲子阅读会、微爱宜昌公益社团和宜昌市义工联合会等一大批草根公益组织也逐步发展成熟。志愿者们正诠释着“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
无偿献血志愿者晏芸锞:
为生命“加油鼓劲”
“如果说无偿献血,是在为生命加油。那我就是在为无偿献血这项志愿服务加油鼓劲。”作为宜昌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为数不多的健康讲师之一,晏芸锞这样定义自己的工作。
2014年,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开始招募健康讲师。没有工资,还需要占用大量个人时间备课、讲课,更要求具备一定的医学常识,报名的人很少。
一直坚持无偿献血的晏芸锞却不这么认为:“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可以让更多人加入其中,建立更稳定的血源队伍,从而帮助更多的人。”
最终,学过护理的晏芸锞成功入选,成为讲师团首位讲师。
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无偿献血队伍,晏芸锞不断创新宣讲形式。她结合亲身经历,从无偿献血不会传播疾病、不会影响自身健康,到为什么临床用血是有偿的、无偿献血者的用血报销政策等进行宣讲。
6年里,她的足迹遍布全市大中专院校。通过她的宣讲,很多刚满18岁的大一新生进一步了解了无偿献血的意义,勇敢地走上了献血车。
2021年,晏芸锞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去年受疫情影响,耽搁了不少时间。今年,争取再到各个学校讲一遍!”(三峡日报全媒记者刘晶晶 通讯员陈敏)
心理咨询服务志愿者吴婧:
呵护心灵健康
“您好,我是上次找您咨询的那个男生,最近有些心烦意乱,学习不进去,不知道该怎么办?”3月3日晚7时许,吴婧接到宜昌市公众心理服务热线的电话,当即投入到工作状态,如大姐姐般耐心倾听、细心分析,并给出诚恳建议。
心理咨询师吴婧,自2013年来一直在工作之余坚持开展心理咨询志愿服务。
“5+N”社区心理疏导培训督导、伍家乡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校园心理评测咨询、残疾人心理咨询热线、“宜昌市公众心理服务热线”6269123……处处都有她的身影。
让吴婧印象最深的是去年开展“‘5+N’社区心理服务”期间,一名刚转学的初中女生,觉得老师针对她,闹着要再次转学,否则就不上学了,这让母亲十分无奈。“根据女孩描述的情况,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发现是女孩对老师存在误解。经过心理疏导后,女孩慢慢解开心结,顺利前去上学。”
“进行志愿服务虽然累,但每当听见对方豁然开朗时的那一声‘谢谢’,我就觉得我做的事情很有意义。”80后的吴婧这样说。
对于今后,吴婧表示,将把心理志愿服务进行到底,用专业的心理知识,让更多的人积极而乐观地笑迎明天。(三峡日报全媒记者时刚 通讯员覃军)
社会组织专职社工汪韬:
这份工作收获感动
去年九月,汪韬加入到西陵区建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为了一名专职社工。从一所中专学校离职后,汪韬参与过很多大大小小的志愿服务,“渐渐发现自己对这个行业很感兴趣,觉得很有意义。”
在汪韬看来,社工更多的是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我们利用专业知识,为辖区内需要服务的社区和居民对接合适的资源,从而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去年,汪韬在石板溪社区为老年人们上了一堂“玩转智能手机”的公益课。他从如何提防网络电信诈骗、如何进行老年卡自助年审以及微信的使用等方面,向社区30余名55岁以上老人进行了讲解。
“随着智能应用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享受现代科技的便利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汪韬看来,如今的志愿服务在形式和内容上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志愿者的积极性和文化程度越来越高了,大家对志愿服务的内容和理念有了新的理解。”
汪韬说,以前人们理解的志愿服务是捐款捐物、做好人好事,现在的志愿服务可以是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是传播知识、辅导技能等,涉及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汪韬坦言,这份工作让自己收获了很多感动,“在帮扶之余,能注入新理念和生活态度,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三峡日报全媒记者谷一鸣)
大学生志愿者陈智乐:
情暖抗战老兵
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陈智乐,是上一届愉婷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近日,他正在对现任队长进行志愿服务活动策划指导。
即将大学毕业的陈智乐说,受“学姐”黄愉婷的事迹影响,刚进大学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以黄愉婷名字命名的愉婷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一次次的志愿服务活动,坚定他坚持做公益的决心。大二那年,他当选为志愿服务队队长。
每周四,陈智乐会和志愿者们探访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等,多次发起“探望老兵,发扬红色革命精神”活动,与我市多位抗战老兵结下特殊情谊。
城区的屈克明老人和夷陵区雾渡河镇的张清汭老人,陈智乐和志愿者们每月周末会去看望。带去水果、奶粉,为他们做饭、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听他们讲解抗战往事……
“为抗战老兵送去一点关爱,让我们了解过去的历史,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陈智乐说,大学最难忘的就是“志愿者时间”,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快乐。
黄愉婷曾经得到别人的帮助,又去帮助别人回馈社会。多年来,愉婷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们始终坚持服务社会,让志愿服务精神在一届又一届大学生中不断传承。(三峡日报全媒记者蔡昶 通讯员万相奇)
志愿服务 奉献“智”力
今天是学雷锋纪念日。
雷锋的奉献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如今,传承的接力棒交到了新一代青年的手中。 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00后”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正以他们博学的知识、专业的特长、突出的能力贡献着“智”力。
有的志愿者在献血的同时还宣讲无偿献血知识,有的利用专业特长进行义务心理咨询,有的以大学生的激情关爱着老兵,有的在社区教老年人玩转了智能手机……
在生活料理、医疗保健、职业培训、法律援助、助学家教、赛事活动等社会服务中,同样活跃着一大批青年志愿者的身影。
充满青春的朝气,张扬青春的活力,年轻一代为志愿服务注入有生力量, 在志愿服务中践行着雷锋精神,传递出新时代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为更好地传承志愿服务精神,要为志愿者多多搭建平台,匹配更多资源,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提升各项专业水平,让志愿服务成为社会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