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娟多年上门为老人送赡养费 调解农村“家事”纠纷
王莉娟工作照 通讯员供图
上山下乡为老人亲送赡养费,苦口婆心劝解助力亲情回归……连日来,宜昌市远安县女法官王莉娟“为民跑腿”的事情在远安各网站及论坛引发强烈关注。面对赞美之声,王莉娟很低调,一句又一句“都是应该的”。
3月1日,记者通过一起起“小事儿”,深刻感受这位扎根乡村6年的基层女法官的爱民情结……
上门为老人送赡养费
奔走“最后一公里”
“都这么多年了,你们还一直记挂着我,太谢谢了!”看着登门为他送来女儿赡养费的法官,远安县茅坪镇八角村的八旬老人汪某连连道谢。在当天的送赡养费队伍中,远安法院茅坪场法庭庭长王莉娟便是其中一员,而她做这件事情已坚持多年。
回想起与汪某父女之间的缘分,王莉娟十分感慨。早在2010年,远安法院茅坪场法庭成功调解汪某的赡养纠纷案,汪某父女最终达成协议,小汪每年给付汪某定额赡养费。由于父女多年隔阂,都不愿见面,于是小汪每次都将赡养费交到法庭。承办法官考虑到汪某年事已高,加上山路崎岖,便决定亲自将赡养费送到老人手中。2016年,王莉娟调至茅坪场法庭,她接过了这个接力棒。
此后,只要小汪将钱交至法庭之后,王莉娟只要有时间都会亲自送上门,实在走不开便请同事或村干部将钱第一时间送到汪某手中,最大限度地减轻群众负担,积极落实服务“最后一公里”。
“帮助他们打开心结,让他们真正和解,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多年来,除了上门帮老人送赡养费,王莉娟更多地劝说双方放下芥蒂,重拾亲情。
关注农村养老矛盾
融情于法缓和亲子关系
无独有偶。王莉娟送赡养费的远不止汪某一人。只不过,这一次,王莉娟可喜地看到了亲情的回温。
瓦仓村的秦某(化姓)已80多岁,与女儿的赡养纠纷也曾持续多年。法院判决后,王莉娟同样承担起了“送货员”和“和事佬”责任,一来二往间,每年来交钱的秦某外孙感触很深,慢慢地从不相往来变得逢年过节回去看望,得知这个消息,王莉娟很是欣慰。“20公里的路并不长,但我在这条路上能逐渐缩短他们亲情的距离,我就觉得非常值得。”
身处基层,王莉娟办理了不少赡养纠纷案件,也让她将更多的目光投放在了农村养老上,“不是简单的案件判决,而是融情于法,尽力缓和亲子关系助力亲情回归。”两年前的一次巡回审理,王莉娟至今记忆犹新。
两河村居民周婆婆诉六子女赡养纠纷,远安法院茅坪场法庭将庭审现场搬到村委会,由于其小儿子在外省务工,当时利用“云庭审”的方式进行审理。调解现场,初期依然伴随着争论,王莉娟和同事们从法理、情理入手,讲法律,讲亲情……一个多小时后,达成一致。当天,昔日剑拔弩张的这家人站在一起照了一张全家福,看到大家握手言和,在场人员都十分感动。
找准纠纷症结
8成案件调解促和谐
远安法院茅坪场法庭,包括王莉娟在内共有两名工作人员,一年案件近百起,非常忙碌,上山下乡更是家常便饭。“找准矛盾症结,融情于法缓和关系,调解是我们最优先考虑的结案方式。”王莉娟介绍,在每年的案件中,婚姻家庭、养老抚小等“家事”类案件占了四分之一左右,另外就是一些合同类、侵财类等案件,茅坪场法庭每年的调解率基本上在80%以上,用心妥善化解纠纷,维护社会和谐。
亲情无价,血浓于水,这是王莉娟经常说的话,也正是由于深受触动,一起起“家事”纠纷得以化解,亲情得到回归。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大家都会有下一代,赡养善待老人,使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就是给子女最好的榜样。”在周婆婆案件的调解现场,王莉娟有感而发,这几句寄语将一位基层法官的“爱民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三峡商报全媒记者方言 通讯员左璐 熊枭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