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转工”的五彩蝶变——来凤县石桥村村民自治互助会助力乡村振兴记

A-   A+
发表时间:2021-02-26 15:58    来源:湖北文明网

  石桥村是湖北省民政厅实施“精准扶贫”对口帮扶村,地处来凤县三胡乡西南部,经济发展落后。2018年,来凤县民政局引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五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五彩社工”)驻村服务,成立了“转转工”村民自治互助会,组织村民互帮互助,帮助村民增产增收,在提升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助推基层自治、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

  

社工组织“转转工”成员为留守老人茶田锄草

  “结茧”:传统土家文化中的邻里守望

  “转转工”是恩施少数民族地区土家族人民过去在农忙季节,村民之间义务互相帮忙,集中干农活的传统农耕文明。“转转工”互相不收取任何劳务费用,主人只需为当天前来帮忙的村民提供饭食。“转转工”这种互帮互助、邻里守望的农耕文明精神一直都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打工潮盛行,“转转工”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收费形式的劳务工。同时,大量精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力不足成为制约石桥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传统乡村是一个“熟人”共同体,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大多数家庭呈现“两老带几小”“妇孺带几小”或“两老守独巢”的情况,村民之间联系减少、关系疏远,乡村社会关系无法再现过去因血缘纽带形成的信任,给基层治理带来了挑战。

  民政部门支持并引导五彩社工成立“转转工”农活帮帮团,帮助村民重拾美好记忆,传承优秀的土家族传统文化,首先就是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留守人员劳动负荷大、雇工经济压力大等突出问题。接下来,社工以“转转工”为纽带,在此基础上帮助成立多个村民自治组织,把村民团结起来,组织起来,构建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基层农民逐步走上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自治道路,切实提升发展内生动力,建设乡风文明的美丽新农村。

  “成蛹”:“转转工”变身村民自治互助会

  平台孵化。“转转工”村民自治互助会项目采用公益创投社区组织孵化的方法,由五彩社工带领村民组织活动,通过社工前期全程参与,发现潜在带头人、增能带头人,社工半退出、增能带头人继续,资源链接、社工全退出的运作模式,逐渐引导和过渡来实现村民自治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将“转转工”村民自治互助会打造成村民相互交流的互动平台,助力农村脱贫攻坚。2018年7月,五彩社工通过前期调研和动员,正式帮助成立石桥村“转转工”农活帮帮团,成员27人,其中男性3名、女性24名。“转转工”农活帮帮团一成立,就在五彩社工的带领下为村内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及贫困家庭完成播种土豆、收稻谷、采茶、锄草等农活。

  有序转型。经过多次活动,五彩社工在“转转工”农活帮帮团中发现潜在的目标带头人,于是决定半退出,由潜在的目标带头人带领“转转工”农活帮帮团开展活动,以便增强目标带头人的能力。五彩社工适时组织“转转工”农活帮帮团成员召开会议,经过成员会议讨论,推选出组织带头人,成立“转转工”村民自治互助会。在五彩社工的协助下,组织带头人带领“转转工”村民自治互助会帮助村民完成稻谷播种、收割等农活,实现增能目标带头人。“转转工”村民自治互助会通过向村民众筹劳动力、整合村内有限的劳动力资源等形式,引导成立农村社区组织,解决了村民的自我发展问题,促进了本地区社会工作的长远发展。

  自我发展。“转转工”村民自治互助会有了稳定的组织者和固定成员后,在五彩社工协助下,制定完成积分清单、兑换清单、分工职责、行为公约等,并采用“积分制管理”长期开展活动。通过对村民参加“转转工”活动累计积分,根据“积分兑换公约”和“积分兑换清单”为村民兑换相应服务(义剪、义诊)和物品(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极大地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

  为了保障组织的持续发展,五彩社工还积极协调各级政府、基金会及爱心人士等资源,争取资金等支持,以此保证积分兑换物资的持续性。同时,加快推进“转转工”村民自治互助与农村社会信用体系有机融合,探索一条适合广大农村的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邻里守望相助的发展之路。

  “化蝶”:“转转工”村民自治互助会成立的使命

  缓解劳动力不足。石桥村青壮劳动力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村里10个村民小组,共357户、1412人,其中外出务工57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1%。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是主要劳动力,一遇农忙,劳动力严重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劳动效率。“转转工”村民自治互助会定期征求汇总村民农活需求,适时组织“转转工”帮忙,30余名成员成为农忙时节留守家庭的坚实后盾。

  减轻经济负担。石桥村一个普通家庭每年的劳务费支出大约在2000元左右:犁地400元,种植水稻400元,摘茶叶400元,收割水稻500元,宰猪300元,这对于贫困家庭而言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很多贫困家庭为节省开支,延长或耽误播种、秋收等时间,造成产量不高、质量欠佳等后果。“转转工”村民自治互助会成立后,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节约雇工劳务费用1500元左右,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

  缓解精神压力。石桥村有留守老人87人、留守妇女21人、留守儿童39人,“三留守”人员多且劳动负荷重。以往村民们基本采用各管各家的农作物种植及秋收的方式,除了住房较近的邻居会偶尔相互问候,无更多的有效交流。通过“转转工”做农活和社工组织的一些社区活动,增加了村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营造了农村互帮互助、邻里守望的良好氛围,帮助留守老人排解了孤独,缓解了留守妇女的精神压力,增加了农村活力,为基层和谐奠定了坚实基础。(来凤县民政局)

责任编辑:何霄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