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张致敏——
宜昌东站防疫“守门人”
除夕,万家团圆的时刻,作为进出宜昌的“要道”,宜昌东站的疫情防控丝毫没有减压,16名防疫志愿者放弃团圆选择坚守。来自微炬社会公益服务中心的张致敏就是其中之一。
2月11日上午8时20分,记者来到宜昌东站出站口,张致敏正在给志愿者讲解注意事项。“一定要提醒旅客出示健康绿码,中高风险地区和入境人员务必拦下,登记后等相关部门来接。”
张致敏说,防疫志愿者的工作量取决于到站旅客。“最多的时候一天到站4万多人次,查看绿码和登记的工作量特别大,只能趁没有列车到站的间隙休息。今天除夕,人比较少,估计不到1万人次。”
旅客少了,事情却来不得半点马虎。“过年了,说不定有人临时起意回来,大家多留意。” 他再三叮嘱大家。
8时58分,Z334次列车到站,信息显示有2名入境人员下车。张致敏提醒志愿者做好防护,准备工作。
旅客陆续出站,依然没有人前来登记,张致敏有些急了:“会不会出站了?快打电话!”接通电话,张致敏一边耐心地劝导他们来登记,一边安排志愿者去接人。
5分钟后,2名入境人员回到登记点,张致敏松了一口气。看见其他志愿者在登记,他小跑着去把喇叭的声音调大了:“这两人说没听见提示,可能是声音小了。今天还有5名入境人员到站,不能再出岔子了。”
在登记点,记者看到一张《春节值班表》,张致敏的姓名后面,加粗的“24小时”很显眼。今年要办婚礼,这个春节他本该到准岳父家拜年,可作为志愿者团队负责人,他选择了坚守。
“未婚妻和家人都很支持我,说心意到了就行,疫情防控是大事,我们要守好宜昌的‘大门’!”张致敏笑着说。
除夕夜,张致敏在朋友圈里晒出了和未婚妻的合影,配文“感谢媳妇的探班”,他说这是最好的新年礼物。(三峡日报全媒记者刘晶晶)
邮政揽投员古祝伟——
派送年味,传递温情
2月15日上午9时许,在中国邮政三峡大学揽投站内,一身绿色工装的揽投员古祝伟正在整理快递包裹。搬运、分拣、扫码……一系列动作干脆利落,有条不紊。
从大年三十到初二,古祝伟坚守岗位,遇上特殊情况时,常常要忙到晚上7时。他负责的片区面积广、人口多,春节期间平均每天揽投包裹超过150个。
“去年因为疫情留在宜昌,今年响应倡议,继续就地过年。”古祝伟说,家在孝感的他,已经有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虽然不能回家,但他选择将问候和祝福“邮寄回家”,年前,他特意挑选了宜昌特产,还买了两件新衣服寄给父母。
“春节期间值班也遇上了很多暖心的事。”他说,正月初一当天,一个从北京寄到三峡花苑小区的包裹上写着“祝快递小哥新年快乐”的字样,当包裹成功签收后,对方还特意打电话向他道谢。“几乎每个人在签收时都会和我说一声‘新年快乐’。”古祝伟笑着对记者说。
在提倡“就地过年”的当下,网购年货、快递特产成为了新的风尚,像古祝伟一样的揽投员们成为了传递温情和祝福、连结外地游子与家乡亲人的重要纽带。
“人民邮政为人民,既然从事了这个行业,就得担起这份职责。”古祝伟说道。谈起新的一年的目标和期盼,他希望疫情能够早日过去,“明年的春节能回家过年!”(三峡日报全媒记者谷一鸣)
公交司机曾庆许——
春节不打烊,服务在路上
正月初一凌晨5时许,曾庆许早早地来到了岗位上,仔细地检查车辆轮胎、刹车、卫生、消毒等各项工作。5时50分,他驾驶30路公交车从九安城出发,前往市二医院。
43岁的曾庆许是一名公交车驾驶员,已工作21年了,几乎每年春节他都坚守在岗位上。“请乘客扫码乘车,正确佩戴口罩。”每到一个站点,他都会反复提醒上车乘客注意防疫安全。
当车辆到达岳湾路隧道站点时,一位女士上车了。“请佩戴口罩。”曾庆许提醒后,女乘客这才意识到自己出门忘带口罩了。正当女士手足无措时,他拿出了车上的备用口罩递了过去,“车上有备用口罩,以备不时之需。”
30路公交车途经九安城、上上城、东辰二号等多个大住宅片区,是城东片区居民出行的主要线路,全线路每天发车70多趟,来回一趟2个小时,对司机的耐力和体力都是一项考验。“出车之前,就得把自身问题解决好,路上不能出岔子。”曾庆许说。
今年春节,天气晴好,30路公交沿线途经的城东公园、儿童公园游客颇多,为保障市民出行, 公交车运行时间不改,从早上5时50分运行到晚上10时,“很多市民留宜过年,出行的需求也变多了,我们更要做好出行保障。”
据了解,除夕至初六中午12时,宜昌公交集团共有1200多名公交司机坚守岗位,运行线路70条,累计发班3039趟次,日均运送乘客11.6万人次。(三峡日报全媒记者孔维敏 郭奇儿 通讯员许端)
旅游人陈雄——
守护大坝,守望幸福
正月初五,雨后三峡大坝景区。薄雾褪散后的江面尽现“宜昌蓝”,大坝壮美雄浑一览无遗。
刚过9时,坛子岭园区就迎来不少登高观坝的游客。陈雄和同事驱巡逻车穿梭其间,一路巡线检查设施设备运转状况、人员到位情况、周边环境卫生等,并随时注意协调游客排队秩序,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以及应对游客的各类特殊需要,虽细碎繁琐,却有条不紊。
这样的日常,他从正月初一开始坚持至今。
“越逢节假日越忙,干旅游这行就得有这个觉悟。”随手拾起一个空矿泉水瓶,陈雄坦言早已习惯了这种“差异化”的生活,“忙并充实着。”
他介绍,今年很多人选择留宜过节,不少市民将打卡“大国重器”作为新年祈福的新方式,从正月初二开始,景区人气一路看涨,初五预约了6000多人。
为让游客玩得安全又舒心,身为党员的他身先士卒,和园区50名工作人员、志愿者每日坚守一线,稳秩序、保运转、做服务,奔走不歇。
9时50分,先后协助工作人员捡起游客掉落坛子岭栏杆外的手机,又将一名坐轮椅的游客抬上大巴车后,陈雄额头已沁出薄薄的汗珠。
“都是些日常琐事,不值一提。”2000年,退伍归乡的他进入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三峡大坝的一名“守卫者”。二十个冬去春来,他在此看波光坝影间云舒云卷,于四海游客间迎来送往,早已和这一方沃土结下深厚情谊。
看着坛子岭上人头攒动,陈雄忍不住嘴角上扬:“人气真是最美的风景!”
去年此时,庚子大疫,万籁俱寂。选择在园区防疫值守的他,守着空荡荡的景区一待就是五十多天。“那种凄凉的感觉,这辈子都不想再经历。”
“再没有比国泰民安更美好的词汇了。”形容此时的心境,陈雄如是描绘。相比无事可干的落寞,他更享受牺牲休息时间坚守岗位的忙累。
“旅游就是城市的一面镜子,人气越高,说明这座城市发展得越好。”陈雄祈愿:“疫情早日散尽,景区再现昔日游人如织场景。我会一直在这里,等着大家来!(三峡日报全媒记者王莹 杨春艳 通讯员韩伶娟)
讲解员黎国健——
史志馆里“话”新年
正月初五13时许,记者在宜昌史志馆看到,来这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大家时而讨论交流,时而合影互动,气氛热闹,秩序井然。曾顾明、黎国健简单吃过工作餐,开始新一轮巡馆。
黎国健是史志馆工作人员,春节期间值班,为市民、游客提供讲解服务,维护参观秩序。曾顾明是市史志研究中心青年干部,为了给群众提供更好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春节期间轮流到史志馆值班,参与志愿服务。
“这里是由八个投影仪组成的宜昌全景展示窗口,如果有一个没调试好就会影响播放效果。”黎国健手持平板电脑,对照中控系统确认展陈设备运转情况。
在宜昌古码头展陈窗口,一名小男孩正踮脚努力够VR“望远镜”,曾顾明见状,赶紧跑过去帮他调节伸缩杆,教他轻触“望远镜”了解古码头的历史文化故事。
在方志展馆最后一个展厅,50岁的市民李华胜正在寻找通过拍照留影系统拍摄的全家福。“您好,在这里输入照片编号就能查看。”黎国健协助李先生找到了全家福,一家人开心地又拍了几张。“来这里看看宜昌的老地图老物件,了解宜昌的历史文化,还蛮有意思的。”李华胜说,这是他春节期间第二次到史志馆参观。
检查完中控机房,曾顾明和黎国健来到了党史展馆。入口处的雕塑前,一对父子请曾顾明帮忙合影。拍完照片,曾顾明主动介绍,这组雕塑叫“继往开来”,由七尊人物塑像组成,代表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来了民族独立与解放,人民接续奋斗,努力实现中国梦……
“感谢你们的讲解,为我这个入党积极份子上了生动一课。”20岁的李小华在辽宁上大学,去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春节回乡过年,在党史馆学习了解党的历史,感觉非常有意义。”
一轮巡馆完成,耗时46分钟,期间解答问询8次,现场讲解、引导10余次,检查设备10多处。“像这样巡馆一天有七八次,脚和嘴基本没停过,目前展馆已经接待了3500多人。”曾顾明说,“今年响应就地过年倡议,很多市民留在宜昌,史志馆成了大家就地过年的好去处,我们在这里做好服务,努力让大家的春节更精彩。”(三峡日报全媒记者曹阳 通讯员周开军)
医护人员习娟——
坚守“医”线 守护健康
“请扫码、测温、佩戴好口罩……”大年三十上午8时许,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中心卫生院门口,医院感染科主任习娟如往常一样站在预检分诊台前,提示着前来就医的患者。
去年春节,还是护士长的习娟放弃休假,主动返岗,将7个月大的女儿留在家中,带领她的护理团队坚守在防控一线。2021年的春节,习娟的身影仍然穿梭在全院各个科室。
为更好地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医疗保障服务,春节期间,院感科继续实行24小时医疗服务。除了预检分诊的工作,习娟每天还要去临床科室进行现场指导,确保每位医务人员知晓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区域。“虽然不能回家团圆,但能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就诊环境,我感到非常自豪。”
“安心工作,不要担心家里,你负责守护大家,我负责守护小家。”正月初三上班前,习娟的爱人给了她一个温暖的拥抱,笑呵呵地鼓励她。
“守护健康是医务人员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习娟说,既然从事了医务行业,就要担起责任和使命,甘愿坚守岗位。(三峡日报全媒记者沈媛 通讯员陈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