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用行动为城市增光添彩

A-   A+
发表时间:2021-02-05 17:39    来源:湖北文明网

  近年来,巴东县建设了44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充分发挥学习、活动、服务三大功能,常态化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志愿服务 温暖峡江两岸

  “小朋友们,叔叔阿姨们又来看你们啦,这次给你们带来了篮球、排球、跳绳……”12月23日,巴东县义务工作者服务俱乐部负责人冯永山带领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为官渡口镇茅坝小学的孩子们送去体育用品,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对接基金会为学校修建了篮球场、安装了净水设备。

  冯永山一直都是个“热心肠”,2012年返乡创业,乐于助人的他经常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2016年,志愿活动成了他生活中的大事;2018年,他干脆关掉了公司,成为一名专职志愿者;2019年,成立巴东县义务工作者服务俱乐部。在他们的努力下,巴东义工的志愿者由最初的五六人,增加到现在的4000余人。

  如今,“红马甲”遍布大街小巷,志愿活动百花齐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列入各单位工作日程,持续开展文明劝导活动,营造和谐风气;持续开展“情满旅途租爱回家”“爱心送考”等志愿服务,温暖归乡游子及万千学子;在重大节庆活动中,志愿者周到的接站引导和赛事服务,擦亮了巴东旅游名片;各村志愿服务队上门宣传节约、环保等知识,为打造“美丽乡村”贡献力量……文明志愿活动在城乡正逐步成为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人人可参与的一项常态活动。

  在即将迈入“十四五”新征程的起点,冯永山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就是希望巴东的志愿服务工作能越做越好,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进来,最终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党建+ 架起党群连心桥

  “作为老党员,关键时期就得第一时间往前冲,为党和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刚过完年,野三关镇木龙垭村村民谭贤清,第一时间申请成为志愿者,卡口执勤、测量体温、防疫宣传、登记信息……处处都有他身穿“红马甲”的身影。

  2020年初,木龙垭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时组织成立志愿服务队,并设立党员先锋岗,每天坚守在主要卡口,劝导居民减少外出、登记外来车辆、摸排返乡人员,协助村医每天对外地返乡人员的身体情况进行检查和登记,并利用宣传车、村村响、微信工作群等方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确保居家隔离有成效。必要时,还会变身“代购员”“配送员”,主动替辖区内居民“跑腿”,采购物资送货上门,赢得群众点赞。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巴东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迅速响应,主动作为,发动党员主动参与,组织326支志愿服务队伍、8223名志愿者奔赴疫情防控一线,流动“红马甲”为巴东防疫筑起“铜墙铁壁”。

  此外,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党员志愿者带队奔赴田野、街道以及居民家中进行政策宣讲,带领他们学习农技知识、打扫卫生,助力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效开展。

  官渡口镇东坡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就是辖区居民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基地”。“只有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大家的思想境界才能一步步提升起来。”社区党支部书记向擎峰介绍,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还不定期举办道德评议会、文化知识宣讲堂、农技知识田野培训,“家庭纠纷和邻里矛盾少了,赌博陋习也不见踪影,柑橘产业也发展壮大了。”

  尊老爱幼、和睦邻里、家和万事兴……在东坡社区,记者跟随向擎峰绕村走访一圈,发现每家大门一侧均挂着一块扇形的家风家训牌,每块牌子上文字内容、字数不一,各有风格,挂出来的家训家规,改变着居民们的日常行为;公路两旁、房前屋后,种满了各种柑橘,到处一片丰收农忙景象。

  “筑牢阵地聚民心。”东坡社区的发展历程也是巴东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缩影。

  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巴东坚持党建引领,以巩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走“党建+文明实践队”模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紧紧围绕党的大政方针政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法律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主要阵地,不断满足群众对居住环境、品质生活和乡风文明的需求,激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

  “指尖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12月22日,野三关镇田女士在手机上看到该镇青龙桥小学招募志愿者开展“放学护学”的活动后,立即点击加入。“趁着闲暇时间,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用户通过下载“云上巴东”App,点击“文明实践”,加入志愿服务,是巴东开展志愿服务的新途径。9月1日,巴东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该平台,群众可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各乡镇、县直单位或社会组织,还会根据群众诉求,开展各类志愿服务项目。

  “宋老师,今年气温骤降、雨水多,油菜越冬要注意哪些问题?”在巴东县东瀼口镇牛洞坪村一户农家的“后花园”里,20多位皮肤黝黑、带着浓厚乡音的“学生”纷纷向老师请教。

  村民口中的“宋老师”,便是巴东县农业农村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一名志愿者。这次,他们了解群众需求后,精准对接,直接为群众答疑解惑。

  文明实践活动有温度,才有生命力。为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县委政府中心工作、与群众需求有机融合,巴东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行“菜单式”志愿服务,将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列成“菜单”,通过各志愿服务组织“备单”、群众“点单”、县镇村调剂“派单”、志愿者“接单”上门服务5个流程,让群众像上餐馆一样轻松选择文明实践活动“菜肴”,从而实现群众文明实践活动需求和志愿组织提供志愿服务项目的无缝对接。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要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实践站所就提供什么。”巴东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向玉杰说。

  同时,各文明实践站、所还紧紧围绕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法律等方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利用乡镇党校活动阵地,整合县、乡两级理论宣讲员和百姓宣讲员及党校教师,组成宣讲志愿服务队,用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将党中央的大政方针政策说给群众听,增强困难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持续能力。

  资源整合提升效用,巴东通过打造“1+12+322+N”志愿服务队伍体系,把分散在各级各部门的资源有效整合。此外,结合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运用“云上巴东”平台,推出巴东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一站式”“组团式”服务,内容供给的规模更大,供需对接的精准性更高,使巴东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加均衡,叠加效应初步显现。

  截至目前,巴东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服务平台已注册志愿者7.6万人,成立志愿服务队800余支,开展活动310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7.2万小时。其中,“文化义工”“童伴妈妈”“四点半学堂”“博爱之光”“家长护学”等成为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树标杆典型 传递文明风尚

  身边典型引领文明新风。巴东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系列”、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累计推出“中国好人”4名、“湖北好人”8名、荆楚楷模3名、恩施楷模13名、县级道德模范60名……一批批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转化为广大群众的生动实践。

  各乡镇、村也结合实际,同步开展“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依托道德讲堂、百姓大舞台等多种形式宣扬身边的典型人物和好人好事,人们争相学习“身边榜样”,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

  “要把巴东建设成为文化繁荣兴盛、社会文明和谐的魅力山城。”这是巴东县“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五年来,巴东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讲堂走进社区乡村,志愿服务活动遍地开花。

  随着典型榜样的带头及各种志愿活动的开展,巴东的环境变美了、交通方便了、百姓素质提升了……如今,巴东已成功创建“湖北省文明城市”,在巴东城乡各地,活跃着成千上万名志愿者,志愿服务、爱心公益已经成为常态;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无偿献血、慈善捐款等一呼百应,让人真心感到一种温暖,站在新起点,展望“十四五”,创建未有穷期,文明永无止境。

  山城巴东,一场新时代的文明实践正涤荡人心。(恩施文明网 通讯员 向园梦)

责任编辑: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