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十三五”以来,宜昌以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为总抓手,扎实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抓手,着力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种种矛盾:化解义务教育大班额、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均衡教师资源、推动教育信息化、实施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性改革……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
从“有学上”迈向“上好学”,从“学有所教”迈向“学有优教”,宜昌教育走过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历程,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成就。
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近年来,宜昌市学前教育蓬勃发展,义务教育跨越了“全面保障”和“基本均衡”两大关口;高中阶段教育步入特色发展的新阶段;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迈入“大众教育”;职业教育“星火燎原”,民办教育从弱到强,从强到精;特殊教育从隔离走向融合发展;终身教育已逐步形成体系。
这是宜昌教育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这是朝教育现代化、迈向教育强市的“宜昌路径”。五年来,宜昌教育点亮文明心灯,让每一个孩子美好地生活在当下,使每一个个体的人生因教育而焕发美好。
一路闯关夺隘,硕果不胜枚举。宜昌市“生态小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市教育局收获“全国文明单位”、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性改革荣获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宜昌被确定为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秘书局信息联系点、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整体试点市……构建区域教育中心实现新突破,全市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把方向
教育突出优先
“2019年,西陵区财政教育年度总投入为7.31亿元,相较4年前翻了一番,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支出比例增加到31.15%,相较4年前增幅达10%。”一组数据,呈现出近年来西陵区对教育的投入力度。
办好每所学校,让每个孩子尽享优质教育!作为“首善之区”的西陵,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工程,在全省率先创建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全面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
突出教育事业优先规划、优先发展、优先投入,西陵区只是宜昌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期间,市教育局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全市统一思想认识、积极行动,在宜昌大地澎湃展开一场关于教育优先发展的浪潮。
数据显示,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由2015年的70.01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92.13亿元,增长31.6%,财政教育投入保障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抓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宜昌市在全国地市州率先出台《关于教育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推进德育品牌学校创建,认定市级品牌学校63所,广泛开展“新春第一课”、汉语言文化知识大赛、青少年诗会等独具宜昌特色的德育活动。
以创新理念推动宜昌教育高质量发展,宜昌市在全国率先开办“生态小公民”课堂,将“绿色基因”植入数万名学生的课堂,“生态小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走出校园、拓展视野,宜昌市确立的研学旅行“1+4”宜昌模式,成为全国经验,挂牌市级以上学生研学旅行基地66所,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学校被确定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三个研学实践示范营地之一,诗和远方已成为宜昌教育的新常态。
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宜昌市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总体要求,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谋全局
各类教育均衡发展
在全省率先实施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工程,整体推进,各类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全市创建657所现代化先进学校幼儿园。
2020年9月29日,夷陵区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工作正式签约,保利发展宜昌公司、碧桂园房地产鄂西区域宜昌城市公司、恒大地产集团宜昌公司、宜昌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等单位建设的8所小区配套幼儿园正式移交给区政府统筹管理,此次集中移交,可增加优质普惠性学位2250个,将有力推动全市打赢学前教育“两个比例”提升战,努力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期盼。
五年来,宜昌市教育系统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打造基础教育更高质量、职业教育更高水平、高等教育更有特色、社会教育更有成效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宜昌市制定完善全市幼儿园布局规划,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截止目前,全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9所,每个乡镇实现至少建有一所公办中心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4%。
义务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宜昌市强化“双线”控辍保学机制,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
此外,宜昌市通过实施《宜昌市消除义务教育中小学大班额专项规划》,全面消除超大班额,大班额比例下降至4.1%,起始年级大班额清零,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完美跨越。
“办好新时代特殊教育,促进残疾学生更好融入学校生活,我们构建了符合宜昌实际特点的‘融合教育’模式。”宜昌市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王丹介绍,市县两级成立随班就读指导中心,建成使用随班就读资源教室72个,同步推进的市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建设将于2021年秋季将投入使用。
坚持“公平而有质量”、坚持“医教结合”、坚持“多向互补”,让残障孩子拥有平等学习的机会,具备融入社会的能力,树立绽放梦想的追求。
高中教育显特色,宜昌市率先完成城区普通高中结构调整,普通高考一本上线率连续第十年增长,保持全省前列;职业教育收获丰硕,宜昌三峡职教集团入围教育部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在全省唯一完成学校布局调整和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全市高、中职院校开设专业125个,专业设置涵盖18个专业大类,形成了紧密对接宜昌市产业“一校一策、错位发展”的专业体系;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三峡大学入选“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荣登全国高职“教学资源50强”榜单,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宜昌广播电视大学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湖北航空学院筹建工作稳步推进。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是今天也是明天。五年来,宜昌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一个更加公平、更加优质、更具活力的教育强市已逐渐现实。
壮“筋骨”
教师队伍焕发生机
“教学的最高境界不仅是给学生一桶水,也应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更要点燃学生心中的一团火。”在夷陵中学,“全国优秀教师”曹俊松所带的班级有点“特别”。
这个班级没有班长、团支书等职务,取而代之的是25个班级微部门,每个人都有机会到不同部门进行锻炼。曹俊松说,“各部门高效运转、协同配合,便实现了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成长。”
三尺讲台上的教师,是决定教育质量高下的“第一道关口”。
“十三五”以来,宜昌市以改革创新为主旋律,以现代化、专业化、均衡化为目标,以育师德、促发展、提素质、保待遇、抓落实为重点,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在政策端“发力”。宜昌市相继出台《加强全市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细则(2016-2020年)》《宜昌市中小学校本研修指南(试行)》《宜昌市中小学教师培训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文件,全面启动卓越人才培养行动计划,遴选未来教育家、卓越教师、青年名师培养对象1857名。
在落实中“给力”。宜昌市积极开展乡村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定向申报评审工作。组织名师团队巡回讲学、送教下乡510场次,参训教师达4.5万人次。推行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督导及公报制度,促进教师待遇逐年提高。
在培养中“聚力”。在宜昌,“师德培育月”活动已连续开展17年。通过建立宜昌“最美教师”月度全媒体推介制度,涌现出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刘发英、全国“模范教师”陈发喜、全国“师德楷模”郑琦、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宋芳蓉等为代表的先进教师群体。
“‘县管校聘’改革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是一场教育人事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夷陵区教育局副局长谢庆平介绍,通过推进“县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进步落实了用人单位自主权,优化了教师资源配置,也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 。
2019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充分肯定宜昌在“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中作出的可喜探索,为全国提供了鲜活案例。2020年,夷陵区被评为湖北省“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十三五”期间,宜昌市坚持师德师能建设并举,建立起一支潜心育人、悉心从教的人民教师队伍,为实现宜昌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加满油
教育保障取得新实绩
随着教育扶贫工作的持续推进,“变好”是身处贫困线的人们最真切的感受。对五峰傅家堰中小学的孩子们来说,似乎每个学期都有一些变化。
几年来,孩子们眼见单人单铺的公寓楼有了,新的初中教学楼有了,连录播室、多功能厅、校史馆和民族团结德育活动室也都有了……
“硬件”到齐,“软件”跟上。在2019年全县青年教师大比武中,8名教师获得课堂教学、专业技能、综合能力评比“一等奖”,4位青年教师进入中层管理团队,一批优秀青年教师挑起教育教学大梁。
教育扶贫,是最基础、最根本的脱贫工程。近年来,市教育局紧抓“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目标,突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和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两个工作重点,实施并全面完成“全面改薄”工程规划(2014-2018年)、“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计划”(2019-2020年),扎实推进教育脱贫攻坚战。
这是一场有纪律性的控辍保学战:对乡镇工作考核,控辍保学不达标实施“一票否决”,切实将各级政府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各地各校开展控辍保学突出问题摸底排查,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净入学率100%。
这也是一场有温度的控辍保学战:瞄准“开学前”“开学时”“考核时”三个节点,防止适龄学生辍学,确保一个不漏;实现每一个学生到校就读,确保一个不跑;实现辍学生常态化动态清零,确保一个不少。
在远安,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化身”为每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选聘的“第二导师”,从扶物、扶智、扶志、扶技等方面构建全方位帮扶网络。如今,831名“第二导师”在远安教育扶贫一线扶持1547名贫困学生成长成才。
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而失学。2015年至2020年,宜昌市累计资助学生80.43万人次,发放资金11.22亿元,实现了学生资助“全学段全覆盖”的目标。全市在三个贫困县实施了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3.4万贫困地区学生,年发放专项资金近3000万元。
树新风
教育生态风清气正
清正为师当师表,廉洁从教铸师魂。
西陵区东山小学“三融三红·先锋2+1”党建品牌,融理想信念+红色引领,以“红领巾课堂”“红领巾争章”为阵地,创新战“疫”德育实践课,让师生在战“疫”中成长,让堡垒作用强起来;融中心工作+红色细胞,抓好“青蓝成长师”“红色先锋队”“幸福指导师”三支队伍,让先锋旗帜飘起来。融东山文化+红色阵地,东山讲坛搭建党建活动“大平台”,让党员形象亮起来。
以“办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统领,全力打造“红色东方”教育新品牌。2020年,金东方荣获湖北省民办教育行业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宜昌市优秀阵地建设奖、宜昌市直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用绣花的功夫发展教育。从2017年开始,宜昌每年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组织实施“党的教育方针进校园”等“宜昌教育微改革”行动。
以“微改革”推动“大变化”,“微创新”形成“新成效”,“微调整”释放“正能量”,让学校动起来、变起来、好起来,让教育真正为每一个人带来美好。
互联网时代,宜昌市中小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基本普及,全市中小学校的教育城域网和宜昌教育云平台已建成覆盖。在2019年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评估中,宜昌位居全省市州第一。
大胆闯,放手干!谋划早,行动快!宜昌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多个“率先”打造“宜昌样板”——
在全省率先整体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率先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率先完成以寄宿制学校为重点的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率先实施城乡教师援助工程;率先整体推进“高效课堂”创建工程;率先开展“走进十万家庭、温暖十万心灵”活动;率先建立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新机制;率先实施以互联网和交互式电子白板为主要方式的“班班通”工程,启动全市教育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率先建立对县市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目标考核体系;率先建立教育工作创新奖励机制......
如今,宜昌教育人正朝着心目中理想的教育生态,让市民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宜昌教育发展更加科学、均衡、优质、可持续,将“宜学之城”打造成新的城市名片。
筑根基
文明之花绽放校园
“去年12月文明寝室名单上,男生302、303、311等9个寝室,女生306、309等18个寝室上榜。”宜昌市科技高中党委办公室主任叶颖萍说,寝室文明是学校基础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明新风润校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
让校园文明浸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市科技高中持续开展“博士进校园”活动,年年举办校园科技节,并成功举办首届足球文化节,由此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举止文明、品德优良且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在连续五届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市外国语高中,文明新风也吹拂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该校以情怀教育德育品牌为抓手,形成以山水情怀、人文情怀等6个情怀为主轴的教育模式,建构主题班会、仪式教育等12个显性课程和家校共育、校园文化等3个隐性课程。
丰富多彩的课程教育、社团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弘扬着文明新风尚。
塑文明新风,筑城市根基。市教育局把建立长效机制作为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先后出台《关于推进全国明城市创建工作常态长效的实施意见》《关于持续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通知》《宜昌市教育局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五年规划》等,将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
立足常态,追求长效!市教育局将文明创建与德育品牌学校、体艺特色学校、法治示范学校等有机结合,推动形成“一校一品、一校一特”文明校园格局。
疫情来袭,宜昌市全力关爱帮扶特殊群体,实现网络教学一个不少。其中,市教育局为五峰县“案板下的小女孩”柯恩雅捐赠宽带和设备的举措,受到《人民日报》刊文点赞。
1300多名党员教师下沉社区、100多名专职心理教师参与“安心行动小组”志愿服务、新增公益广告2393块......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市直教育系统倾情全力擦亮宜昌“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
创建为民、创建靠民,最终实现文明创建惠民。2019年,宜昌城区86所学校被命名为文明校园,12所学校被命名为文明单位。2020年,市教科院教研员向立政同志被评为“宜昌楷模”,外国语高中顾琳娜老师被评为“宜昌好人”,他们共同筑起新时代文明城市的精神高地。
“十三五”时期,宜昌市教育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办人民群众满意教育,团结带领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主动适应教育发展新常态,努力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教育整体发展成效显著。
一个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丰硕的时期圆满结束,一个充满希望而又特别值得期待的新时期正在到来。
下一个五年,宜昌教育发展路径也已明晰。全市教育系统将深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宜昌教育发展从全省领先向全国先进转变、从基本满足向更加满意转变、从外延拓展向内涵深化转变,奋力谱写新时代宜昌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三峡日报全媒记者杨帆 田豆豆 通讯员张黎磊 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