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区鄂西南边陲,占地2372平方公里,辖五镇三乡,散居着20万土家儿女。境内山峦起伏、沟壑交错,属于国家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湖北省深度贫困地区。
在推进脱贫攻坚、乡风文明的进程中,部分群众学法用法意识不强,陈规陋习问题一度突出,各类矛盾纠纷交织叠加,成为影响基层社会治理,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精神桎梏。
自2015年起,五峰创新构建具有区域特点、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公民诚信守法档案体系,将“枫桥经验”本土化,走出了一条让“自治更加有序、法治更加有力、德治更加有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途径。
从“命题”到“破题”
诚信守法“晒”出来
2015年,五峰县委、县政府受该县渔洋关镇三板桥村“好人好事”和“不良行为”记载簿的启发,在充分调查研究后,一种全新的构想被正式提出——建立“公民诚信守法档案”,并确定由五峰司法局组建专班开展工作。
公民诚信守法档案是指对常年居住在县内年满18周岁以上的农民居民,以家庭户为单元,以纸质和电子双重建档,针对每名家庭成员的诚信守法行为和失信违法行为,依法依规进行信息记录和管理运用。
其中,诚信守法行为包括: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助人为乐、保护环境、奉献社会、孝老爱亲、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等;失信违法行为包括:债权债务、履约失信、征地拆迁、劳资纠纷、医患纠纷、大操大办、违法经营、信奉邪教、黄赌毒、滥砍滥伐、破坏基建、阻碍施工等。
2016年3月,五峰以采花乡栗子坪村、红渔坪村,渔洋关镇三板桥村、三房坪村为试点,一场关于基层治理的大胆实践由此拉开序幕。
档案收集涉及生产、生活、生态等各个方面,全县公民诚信守法档案建设的推进,必须与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发展协调推进。作为探索公民诚信守法档案建设的责任部门,五峰司法局从严、从高、从细、从实出发。
——建立乡镇为单位、村居为基础的诚信守法档案管理系统。乡镇设信息中心,办事机构设在司法所,负责信息甄别,指导各村(居)信息录入工作。
——实行部门为主,各负其责的收录机制。建立公民诚信守法档案信息采集、甄别录入、档案管理、动态管理和档案利用5项制度,刑事犯罪行为由司法部门依据判决书录入,违法行为由各行政执法部门依据处罚决定书录入,违反村规民约失信行为由各村(居)录入。对于有较大影响的好人好事、积德行善等诚信守法行为由各相关部门予以记录。
——开发运行公民诚信守法档案管理系统平台,实行线上线下同步走。在信息平台上,对诚信守法户予“红点”标记,对失信违法户以“黑点”警示,由村委会以“红黑榜”形式定期公示。
“我们建立公民诚信守法档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惩戒或约束群众,是为了更好地引导群众遵规守法、向上向善,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的人文环境和发展环境。”五峰司法局局长张泽林介绍,目前,已对全县所有农民居民完成建档,采集到诚信守法记录和失信违法行为记录共3000余条,并对公民个人和有关单位提供查询服务,有失信违法行为的将在公务员招录、企事业招聘、评先树优、劳务用工、征兵、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受到考量,从而倒逼广大公民自觉学法守法,争做诚信守法好公民,赢得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好评。
有“法治”更有“德治”
文明乡风“亮”起来
“多亏有这个诚信守法档案,我这老太婆往后的日子就好过啦!”临近2018年春节,五峰仁和坪镇富裕冲村村民黄某和母亲薛某获得了久违的团聚。母子俩关系融洽、其乐融融,可就在一个月前,母子之间还有着深深的矛盾。
原来,黄某的母亲在儿子6岁时离家出走,在母亲回来后,儿子在心底深处淤积多年的怨恨始终难以化解,不愿与母亲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一起母子赡养纠纷持续了20多年。期间,镇村干部无数次对黄某做思想工作,但黄某坚决拒绝。2017年12月,调解小组充分运用公民诚信守法档案严肃教育当事人黄某,必须遵守法律法规,遵从诚信道德,消除心中怨恨,赡养亲生母亲,否则将因违法受到法律的严惩和因失信受到社会的谴责,并将被记录公示“声名远播”。在诚信守法档案的法律强制力、道德威慑力下,黄某将母亲接回家居住。
为了更好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维护农村和谐稳定,近年来,五峰将公民诚信守法档案广泛运用于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让双方当事人明理、知错、诚信、守法,引导公民依法合理表达诉求,成为成功化解矛盾纠纷的“秘诀”。
截至目前,全县共运用公民诚信守法档案化解矛盾纠纷2894起,制止越级非法上访83起,有效化解了仁和坪镇富裕冲村长达20年的赡养纠纷、采花乡白鹤村10年的山林土地权属纠纷以及渔洋关镇桥河村涉及“财产、赡养、伤害”等一批积案、骨头案。
在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同时,五峰积极发挥公民诚信档案的法律强制力和道德威慑力,将公民诚信守法档案与村规民约有机结合,广泛运用于治理大操大办、履行赡养义务、开展环境整治等工作领域,营造良好道德风尚。
2017年初,渔洋关镇大房坪村修订乡村民约,明确抵制大操大办之风。适逢居民杨开琼的孙子满周岁,本该举办周岁盛宴庆贺,但杨开琼和家人最终取消了这场宴席。“村民违反规定整无事酒、大操大办,会被记入诚信守法档案。”该村村委会主任邓宏平说:“一旦进入诚信守法档案的不良记录,所有的社区福利待遇都会被取消。”
自诚信守法档案建立以来,五峰全县共治理约束农村大操大办590件,农村风气逐年好转,村民们人情消费观变了,经济负担也减轻了,皆拍手称快。
同时,五峰以公民诚信守法档案为载体,联合六部门下发《关于开展敦促赡养人将被赡养人接入安全住房共同生活》的通告,将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失信违法行为记入公民诚信守法档案。通过宣传运用,全县共敦促子女履行赡养义务59起,保障了老年人合法权益。
在“文明乡村 洁净家园”创评活动中,该县各乡镇、各村每季度组织村干部+组长+保洁员的工作专班,严格对农户房前屋后卫生进行检查,并在考核评分、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公示等环节后,将排名前5名记入红榜,后5名记入黑榜,对“红榜”农户授予“洁净家庭”荣誉称号,并给予一定物资奖励,充分调动了村民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有“法治”更有“德治”。五峰用一本诚信帐,一个红黑榜,管理出一片文明乡风。
要“脱贫”更要“诚信”
百姓生活“美”起来
“自从有了村规民约,建起了诚信档案,很多事都有了一个比照,蛮好。”“大家变得互相团结了,开展义务公益活动越来越多。”1月6日,在五峰镇小河村九环坡片区屋场会上,村民们拿着新印发的《小河村村民手册》,热烈地讨论着。
村民手册由村“两委”讨论制定,并经党员、村民代表评议通过后,将安全饮水制度、公路养护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等内容合订而成,作为“诚信档案”农户积分管理的评分标准,对村民进行积分制管理。
自2018年3月小河村实施积分管理“红黑榜”以来,该村有4人因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勤劳致富荣登红榜,有2人因享受政策但未履行承诺进入黑榜。失信的2人在进入黑榜后主动履行承诺迅速改正。
“脱贫攻坚是20万五峰人民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委副书记柯志强表示,在这场攻坚战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特别是改变少数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五峰加大公民诚信守法档案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的成果运用。对住新房不拆旧房的搬迁户、子女住新房老人住危房的搬迁户、申请搬迁房屋建成后又不愿意入住的搬迁户等类型的失信对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拒不改正的一律记入公民诚信档案,以“黑榜”公开曝光。据统计,通过宣传运用,全县共化解异地搬迁纠纷36起,依规发布“黑榜”12期。
与此同时,以公民诚信守法档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约束“等靠要”依赖思想,依规依章取消了采花乡白溢坪村村民向某等一批“拿着低保去打牌、领着救济去酗酒”的贫困户,营造了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发展氛围。
要“脱贫”更要“诚信”。深入开展扶贫小额信贷专题宣传教育活动,五峰广泛运用公民诚信守法档案建设工作敦促信贷履约,全县共敦促1075户还款337.8万元。同时,将档案广泛运用于征兵、入党、大学生扶贫村官招录、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等方面。通过公民诚信守法档案共审核2500余人,其中50余人受到限制和考量,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让诚信守法蔚然成风。
为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2020年7月,五峰在全县各乡镇选取了11个村(社区)开展“诚信守法超市”试点建设。各试点村(社区)群众依据公民诚信守法档案管理系统平台积分,即可到“诚信守法超市”兑换相应价值商品。
走进试点村的“诚信守法超市”,粮油、米面、衣物、家电、农资、日用品等样样俱全。“单凭劳动,不花钱就能买到各种生活用品,以后要多参加村里组织的各种活动,多赚积分!”不少村民凭借积分兑换商品,在感到新奇的同时,也觉得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小超市,大效应。”五峰司法局副局长覃劲松表示,“诚信守法超市”让“诚信档案”的奖惩闭环更有序、更有效,催生了“诚信档案”的更大活力,这种活力正引导着广大群众依靠双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北频道 通讯员袁满 王登府 陈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