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朱木桥:乡村文化涵养文明新村

A-   A+
发表时间:2020-12-02 15:15    来源:湖北文明网

  

朱木桥社区广场舞队代表武穴市参加2019年黄冈市广场舞大赛。

  “妹妹长得那个俏呀俏模样呀……”11月17日,武穴市刊江办事处朱木桥社区文化广场上,一边是一群妇女和着音乐,踩着节拍,欢快地跳着广场舞。另一边是几个身着运动服的男子正在篮球场上竞技,引来旁观的村民阵阵喝彩。

  “现在的社区居民生活丰富多彩,闲暇的时候,有的打球,有的跳舞,有的在社区健身器材上锻炼,各有所乐。”该社区文化站站长毕雁南介绍。

  朱木桥社区,从武穴市城北郊区的农村蜕变为“城中之城”的示范社区,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通过走访,记者了解到,他们正是以乡村文化涵养走出了一条文明新村的振兴之路。

  舞台激活乡村文化

  社区的文化广场是居民跳舞、排节目的聚集地,也是激活乡村文化的大舞台。

  “每天早上、晚上,广场上跳舞、健身的人多得很,有时候下毛毛雨,她们都还在跳。”今年37岁的社区广场舞蹈队队长宋美玲告诉记者,她们是社区的舞队之一,队伍由最初的12人发展到目前的35人,经常代表社区或武穴市参加比赛。去年,她们还代表武穴市将舞蹈跳上了黄冈市广场舞大赛的舞台,并获得了二等奖。

  今年78岁的袁桂容也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满头银发的她在队伍中,格外显眼。袁桂容家离社区大概六七里路,“天气好的时候,我就骑自行车到社区与大伙一起跳舞,碰上天气不好,就邀上几个姐妹在小区的小广场上跳,反正我就是喜欢跳舞,一天不跳,浑身难受。”说着,袁桂容哈哈大笑起来:“自从跳上了广场舞,心情舒畅了,人越跳越年轻了!”

  朱木桥社区室外有文化广场,室内有文化活动中心。每天晚上7点到10点,这里都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跳舞的、打乒乓球、羽毛球的常常都是排着队候场。

  “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社区搭台子,让群众把自发组织的‘草台班子’都拉上台练练。”社区党委副书记郭茂发介绍,把自娱自乐的节目搬上舞台,激活了社区群众的表演积极性。

  去年国庆前,社区计划举办一场大型文艺晚会,报名参加演出的节目竟然有54个。这令负责该项工作的刊江街道办事处宣传委员朱喜玉始料不及。社区党委领导班子研究决定,进行节目海选确定。经过两次海选,最后选定20个文艺晚会的表演节目。

  “群众参与的热度非常高,当时有很多人都来找我说情,想自己的节目上文艺晚会。”郭茂发说,“有的社区搞活动怕节目不够,我们搞活动怕节目太多。”

  乡村文化活动的开展,让社区有了新的文化内涵,让居民更有了情感寄托,是百姓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好出口,也是引领社会新风尚、引导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舞台。

  乡村文艺活动丰富起来了,文化的土壤也厚植起来了。

  文化涵养文明新风

  站在朱木桥社区文化广场,环顾四周,笼式球场、宽敞的舞台、长长的文化长廊近在眼前。

  近年来,朱木桥社区面貌日新月异,居民素质不断提高,文明气息越来越浓。朱木桥社区共有10个自然垸,9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达12170人。社区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文明村创建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社区的发展始终要与群众的福祉紧密联系在一起,要以创新发展、共建共享的理念提高社区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郭茂发介绍,精神上的富足要以生活上的富足为基础,涵养文明气息首先是要满足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前,朱木桥社区人均年纯收入达19708元,连续3年实现社区集体经济收入600多万元。

  近年来,朱木桥社区通过开展“互助小组”推进乡村文明建设,以活动推进文明的提升,把红色文化融入活动中,将节日文化和传统文化加入到活动中,将道德教育贯穿在活动中,推出社区“好青年、好老板、好媳妇、好婆婆、好父亲、好母亲”等先进典型。

  “以前有些居民是各扫门前雪,谁也不服气谁,记得刚进行农村环境整治的时候,为了一个垃圾桶放谁家门前的问题,大家都要争论好几天。”说起几年前的社区状况,朱喜玉记忆犹新。现在大家经常聚在一起,跳广场舞、开读书会,平时谁家遇到什么事,大家还能互相开导、互相帮助。而且,大家观念都转变了,将注意力转变到了学科技、学文化、锻炼身体上来了。

  文明礼貌、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社区新风尚,焕发了新气象,增添了新内涵,激发了社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提振了社区群众的精气神。(黄冈日报 记者 梅卓慧 范小翠 特约通讯员 郭占军)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