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强基塑形 文明城市牌子更亮

A-   A+
发表时间:2020-11-23 09:47    来源:宜昌文明网

  在新时代的滚滚浪潮中,如何擦亮文明城市金字招牌,让文明创建持之以恒?宜昌人用实战作答。

  近年来,全市各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队伍牢固树立“塑形、铸魂、惠民”创建理念,立足本职岗位,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与时俱进创新开展创建活动,涌现出一批社会知名度高、群众获得感强、示范效应好的创建创新品牌。

  这其中有着眼乡村、致力于扶贫攻坚的“光明使者进乡村”;有开展16年,5500名出租车司机免费送5万多考生进考场的“爱心送考”;有为患者生命赢得希望的“五分钟生命链”;有从一人到数百人参与行动,5年超过4万人次参与志愿活动,在江边捡拾垃圾总量超过千吨的“三峡蚁工”……

  透过这些文明城市的品牌,我们可以显著感受到,跃动在宜昌城市发展血脉里的“文明基因”。

  光明使者进乡村精准扶贫

  多年来,国网宜昌供电公司主动融入地方扶贫工作大局,创新创建出“光明使者进乡村”项目,定点扶持秭归、长阳,实现了扶贫资金到乡村、扶持产业到乡村、文明新风到乡村的工作目标。多次获评“全国文明单位”,连续多年获宜昌市“消费者满意单位”、宜昌市民主评议行风第一名、“诚信经营”企业等多项荣誉。

  公司主动对接贫困村产业发展用电需求,加大贫困村电网建设投资力度;紧密跟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智能电表改造、节能改造等项目,实现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不缺电”、产业发展“不愁电”、老百姓“用好电”的目标;针对“用电安全”问题,开展“供电服务下乡活动”,向农户提供户内用电线路免费“体检”、义务“诊疗”等志愿服务。

  全面实施“三在工程”、“服务队到村、结对党员到户、第一书记到岗”等一系列帮扶措施,切实保障脱贫攻坚力量。党员干部通过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在脱贫攻坚中打头阵、当先锋,在贫困村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支持党员联合片区组建劳务、技术企业,党员带头创办致富项目、组建新型合作社,发挥好党员在扶贫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让群众更加信赖。

  围绕“家家有项目,户户有产业,人人能脱贫”目标,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扶贫的主阵地,充分利用当地农业资源,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经营管理模式,引导农民规模化发展种植、养殖、加工等特色产业项目,以销售渠道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形成特色产业村上百个。外引内联,吸引各类企业参与贫困地区产业培育,推行村民合作社等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确保帮扶对象造血功能的健康性和持续性。国网宜昌供电公司通过“四步走”,“光明使者进乡村”,走出了一条阳光扶贫的康庄大道。

  出租车爱心送考温暖全城

 

出租车爱心送考。(资料图) 

  14年前,出租车爱心送考第一次出现在宜昌市民视野,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雷锋车队”、“文明使者车队”、“刚毅车队”、“预备役车队”、“长兵车队”等宜昌出租车公司的文明示范车队,纷纷助力爱心送考活动,首届活动就组织出租车404辆,接送考生及家长5000余人次。

  从第一届到第十六届,参与出租车爱心送考的司机越来越多。这些平凡而热心的的哥的姐,搁下繁忙的生意,贴上免费接送标识,走进爱心送考行列……他们用善举为家庭贫困和住处偏远的高考学生送去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出租车爱心送考16年来,总行程200多万公里,没有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和差错。这一令人惊叹的成绩,得益于该活动形成了一套切实可用、温馨细致、深受市民广泛赞誉的文明服务规范,成为宜昌文明创建响当当的品牌。

  的哥的姐延续了16年的奉献精神,也无形之中影响着这一座城市里同呼吸共命运的市民,很多私家车主也加入到活动中来,社会各界积极献计出力,企业积极捐助,大力支持,使活动声势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好。16年来,共有5万多人次考生免费乘车,为考生家庭减免费用达200多万元。

  如今,爱心送考大型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了宜昌这座文明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央视《新闻联播》也对宜昌市出租车“爱心送考”活动进行报道和点赞。出租车成为了宜昌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展现文明风采的“流动窗口”。

  “五分钟生命链”创造生命奇迹

 

直升机救援。(资料图) 

  医学上,急危重症抢救中有“黄金五分钟”的说法。五分钟之内对患者进行最有效的医疗干预,就抓住了患者生还健康的最后生机。

  2015年初,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在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中,着力打造集院前急救、院内抢救、急诊手术、危重病监护为一体的“五分钟 生命急救链”,依靠先进的急救理念和急救平台,与死神争夺时间,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生命奇迹。

  对于急救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分钟救治就多一份希望。医院保证患者的5分钟黄金抢救时间,靠的是多学科协同作战,急救体系高效运转。在整个“五分钟急救生命链”上,至少有5个科室的400名医护人员在同时守护急诊患者。同时,医院还在全省市州率先打通航空救援通道,运用直升飞机救援开展急性胸痛患者院间转诊,为患者提供更多生存的机会。

  2018年3月28日上午,兴山51岁的聂女士因持续头疼到县人民医院就诊,发现其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出现意识模糊,病情危重,需立即转院救治。因其病情危急,无法承受长途转运,患者家属向医院求助。医院申请救援飞机进行转院,仅仅59分钟就完成转运,聂女士通过绿色通道立即手术,经及时救治挽回了生命。

  类似救治危重患者的案例,不胜枚举。自2015年9月“五分钟生命链”运行以来,已成功救治各类急诊、危重症患者四万多例。

  多年来,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始终坚持患者利益至上,践行团队协作精神的核心价值理念,在以速度、强度以及精湛的技术著称的急诊学科上,让“五分钟急救”成为现实,真正为一方百姓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三峡蚁工”守护长江颜值

 

“三峡蚁工”在江边捡垃圾。(资料图) 

  每到周末或者法定节假日,江边就会出现这样一群人,他们三五成群,带着塑料袋,戴着胶手套,弓着身子寻寻觅觅,弯腰捡拾着各种垃圾,所过之处,破瓶子、烂衣物、废弃袋都被清理,留下干净的江滩沙地。

  他们身份不同,年龄不一,甚至彼此之间不太熟悉,但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三峡蚁工”。他们像蚂蚁一样众志成城,像蚂蚁一样一点一点清运垃圾,还原江滩的美丽。而今年53岁的李年邦,一名普通的发型师,就是“三峡蚁工”的发起人。

  数十公里的长江沿线是宜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是市民亲水、休闲娱乐好去处。然而,江滩上的白色垃圾曾一度是困扰人们的难题。从2015年11月起,家住长江边的发型师李年邦坚持每天早上6点钟到7点半,前往江边捡拾垃圾,并将自己的行动“每天早起半小时”发到朋友圈。5个月后,李年邦从只身一人到身边慢慢出现了同行者,如今队伍日渐壮大并命名“三峡蚁工”,现有300多名固定成员,他们以“保护长江母亲河”为口号,每逢周末和法定节假日都会自发组织到长江岸边捡拾垃圾。

  如今的宜昌江滩干净美丽,成为周边市民散步、休闲亲水的地方,还有不少新人前来江边拍摄婚纱照。“三峡蚁工”的善举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据不完全统计,“三峡蚁工”志愿者组织成立5年,参与志愿活动的市民就超过4万人次,捡拾垃圾总量超过千吨,志愿活动范围已从城区江滩拓展到城郊及沿江风景区,并在宜昌市夷陵区及西坝成立了“三峡蚁工”志愿者分会。(三峡晚报全媒记者邹前俊)

责任编辑:乔 奇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