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小厕所关系大民生,小空间展示大文明。小小公厕,不仅为市民提供方便,更是一座城市卫生水平和文明水平的缩影。近年来,荆门市城管部门下足“绣花功”,强化建设改造,深化城市“厕所革命”,致力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颜值,惠民、为民、便民,助力荆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体育文化中心公厕
人性化 颜值靓
城市厕所变得“高大上”
“我经常来这儿上厕所,干净清爽,也没有异味。这就是最直观的感受!”近日,谈及如今的如厕环境,刚从公厕出来的市民胡女士感叹道。如今的公厕地方宽、透净亮,走访中,市民异口同声地对城区公厕变得“高大上”点赞。
荆门市城管委市容科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我市启动城市“厕所革命”时,明确了三年内新建和改造178座城市公厕的任务。近三年来,市城管委从这件“小事”入手,扎实推进“厕所革命”。截至今年10月,全市已完工185座(新建97座、改造88座),在建4座,其中,荆门城区完工87座(新建56座、改造31座),超额完成城市“厕所革命”三年攻坚行动任务。
炼厂路公厕
巧布点 妙设计
公厕成为城市“新景观”
“实用、美观、方便”几乎是城区繁华地段和人流量密集区几座装配式智能化公厕的代名词,也是市民群众对城市公厕的最高评价。
2019年以来,市城管委针对城市商圈和人流密集区公厕布点不足、建设选址难等短板,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多次深入实地踏勘调研,充分征求周边居民、商户意见和建议,见缝插针,巧妙布点,有效解决“邻避问题”,先后在中心城区建成7座装配式智能公厕。
装配式智能公厕具有节能、环保、美观、占地少、投资小、建设工期短等特点,并装置了人脸识别出纸、自动给皂、中央空调、智能清洁、感应出水、灯光、音乐等智能设备和系统,且设有“第三卫生间”,其内部配置婴儿椅、婴儿床、成人和儿童坐便器,外部建有无障碍专用通道、管理人员休息室、志愿者服务岗等,真正体现了人性化和实用性。
严规范 高标准
公厕管理也有“新常态”
“变化真的太大了!以前的公厕无人管,很多人用完不冲水,进门就恶臭难耐;如今每座厕所都有人管,附近有导向牌,内部手纸、洗手液等一应俱全……这才是真正的文明创建成果!”家住城区望兵石路附近的齐大爷说。
荆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启动以来,城管部门坚持紧盯城市公厕“七公”标准(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治理、公益服务、公共宣传、公共环境、公共素质),对城区所有公厕实行专班指导、专人管理,对照标准一项一项促整改,一点一滴抓落实,同时先后在中心城区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道路两侧和公园广场、学校医院、商圈街区等重点地段及周边,设置公厕指引牌(导向牌)700多处。
“这几年变化真是太大了,大家都说公厕环境越来越好了!”公厕管理员陈首英说,自己是城区海慧路装配式公厕管理员,从事环卫工作20多年来,她见证了荆门的公厕从设备改造到环境提升一点一滴的变化,特别是“厕所革命”行动开展以来,要全天候保洁,每天早中晚各清洗一次,要做到地面净、墙壁净、厕位净、周边净、无异味,市民群众从方便如厕这样的小事中也能有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了。
谋共享 促开放
市民就近如厕“更方便”
“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社会公厕的开放,为市民打开了方便之门!”市民姚先生说,以前单位厕所不让进,内急时让人手忙脚乱、心里发慌;现在走在大街上,每隔两三百米就能找到厕所指示牌,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一处便民卫生间或社会公厕,单位问明来由也不会阻拦。
今年疫情过后,城管部门在强化公共场所公厕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同时,安排专班力量,对城市社会公厕进行全覆盖摸底,上门指导临街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商场、宾馆、餐饮门店规范各自内部卫生间设置和管理,并在明显位置设立“内设厕所,对外开放”标识牌和投诉举报电话,同时还将各单位内部公厕开放情况纳入“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和考评范畴,为市民“方便”提供更多就近的选择。截至目前,荆门城区已有268座社会公厕对外免费开放。(荆门日报 记者周虎平 通讯员 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