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千万身家的残疾老板:开包子铺让残障人士抱团取暖

A-   A+
发表时间:2020-10-16 11:15    来源:湖北文明网

   

残疾人梁正(右)在襄城仁义巷卖包子 通讯员刘晓洁 全媒体记者孙修廷摄

  连日来,细心的市民发现,有残疾人骑着电动车在街头叫卖“爱心包子”。这些包子、馒头等食品均出自“襄阳爱心包子集团”。

  每日凌晨四五点钟,当大多数居民还沉浸在梦乡中时,樊城衡庄社区的一家包子铺就已经亮灯。伴随着制作间机器的轰鸣和弥漫的蒸汽,一天的工作开始了。

  这家叫“襄阳爱心包子集团”的包子铺和其他的包子铺不同,老板邓毅和多数员工是残疾人。

  今年56岁的邓毅3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12岁开始学习修钟表。他先后修过钟表、手机,做过服装和房产中介生意,还卖过砂石……“卖衣服的那几年,每次到武汉进货,我只能凭借板凳慢慢挪动,别人上午去下午就可以回来,我需要三天的时间。”如今,经过多年打拼已是千万富翁的邓毅说,他自己是残疾人,知道创业的艰辛。

  2019年5月,邓毅发起成立了襄阳市残疾人创业就业促进会,有两百多个会员。同年,他创立了“襄阳爱心包子集团”,助力残疾人创业就业。“之所以做这个包子铺,是希望让残疾朋友走出困境、树立信心。”邓毅说。而他的这一做法也得到好友郭公安的大力支持。

  邓毅把自家的一楼腾出来当操作间,二楼和三楼给残疾人员工作宿舍。“我做了几十年的烹饪,做面点是我的强项!”郭公安说,他和老伴儿退休后,没有其他事。“到这里义务做面点,很有意义。”

  邓毅和郭公安投入十多万元购买了各种设备。“为了让大家更有积极性,包子铺采取股东制。”邓毅表示。“我入股了400元,算是一名小股东,每天有大概30元的收入。”员工梁小辉告诉记者。

  其实,入股的费用不高,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21名股东共筹集了四五千元,他们大多是残疾人。

  邓毅不仅不分红,每个月还拿出1000元,用于补助残疾人。

  和面、擀包子皮、做包子、蒸包子、蒸馒头、摊饼子……记者在操作间里看到,6名员工分工明确,各自做着不同的工作。

  42岁的胡道玲从表面上看和常人无异,实际上她的腿部骨骼已因类风湿而变形。

  她进入包子铺之后负责包子、馒头的制作,有时候也出去售卖。

  29岁的梁正口齿不清,有一定的智力障碍,他负责在一楼的操作间里帮其他员工推蒸车,或者给附近订购馒头、包子的居民送货。

  40岁的梁小辉步子很慢,走路时一瘸一拐。原来他小时候因小儿麻痹症双腿僵硬。

  邓毅从零开始做食品加工,在后来的经营中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做食品加工是从零开始,没做的时候觉得很简单,开始做之后觉得很难。”邓毅说,为了学习蒸馒头的流程,他跑遍了市区几家大规模制作馒头的工厂,学习别人是如何操作的。

  后来,他了解到襄阳居民吃馒头的习惯,针对不同的人群推出不同的品种,“看买的人喜欢吃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据介绍,他们做的馒头、包子重量统一,都在115克左右,馒头每个0.5元,包子每个1元。

  邓毅会不定期进行抽查,如果馒头、包子的重量没有达到标准就要重新制作,包子馅的制作选用天然调味料,用最好的面粉。

  目前,包子店做好包子、馒头后,由残疾员工运至鼓楼、北街、衡庄、乔营、人民广场、拉美步行街等处销售。

  如今,“襄阳爱心包子集团”的包子、馒头在销售点受到居民的欢迎。每名员工每月有1500元至3500元不等的收入。“市残联和樊城区残联给了我们很多支持!”邓毅说,现今,残联正在为包子店协调摊位。今后,大家可以在更多摊点尝到“爱心包子”。(襄阳晚报 通讯员邹静雯 刘晓洁 全媒体记者孙修廷)

责任编辑:何霄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