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美丽乡村建设暨“擦亮小城镇”行动第二次拉练侧记

A-   A+
发表时间:2020-09-14 11:21    来源:湖北文明网

  千帆竞发浪潮涌,百舸争流正当时。

  9月10日至11日,仙桃市委书记周志红率全市各镇办场园区和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对美丽乡村建设暨“擦亮小城镇”行动项目进行“大检阅”。

  将考场设在现场,一线检阅、一线评比、一线推动,看增量不看存量、看整体不看局部、看特色不看一般、看成效不看材料。拉练评比规则激发澎湃动力,各地纷纷亮出新动作,端出一道道“硬菜”,验靶打分看成效。

  每一镇、每一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稻田泛黄、沃野铺金的收获季节,每个观摩点犹如一个个进位提升的足印,每条观摩线路更像一条条跨越赶超的轨迹。

  民生为本

  加快补短板完善服务功能

  “政府答应的事情,都做到了。我们很满意!”9月10日下午,当拉练第二次来到通海口镇熊庙村时,广场上百余名村民自发鼓掌,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心中的谢意。

  在第一次拉练时,熊庙村群众表达意愿,“希望继续改造熊庙村,让生活环境更优美。”通海口镇顺应民意,以百年老潭熊庙潭为中心,打造“新荆楚风貌”熊庙潭记忆家园和“地中海风格”蓝色梦想家园,兑现承诺。

  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在推进美丽乡村和“擦亮小城镇”行动中,我市聚焦群众需求,把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贯穿全过程,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提升城镇功能,让群众有看着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怎么建、建什么,让群众说了算!”陈场镇丰实垸村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投票选举11名代表,完善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并公开透明“三资”管理,村里大事小事村民说了算。

  在村民的集体决策下,村里建成了乡村大舞台、议事亭、农耕生活展示馆、农家文化图书小屋、儿童乐园、篮球场、闲置品置换市场等,并打造了“风声水起”、朱家河古桥、滚水堰石桥等景观,村容村貌日新月异。

  剅河镇前瞻性规划改造交通路,港湾式泊车位、分流车道有效破解了群众反映强烈的停车难、交通拥堵难题,精致的儿童乐园、雨水花园,则让居民有了休闲娱乐好去处。郭河镇利用基层站所腾出的老旧闲置场地,合理布局停车位、运动公园、景观节点、游园步道、公共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有效提升了小城镇“大供给”能力。

  沙湖镇以“擦亮小城镇”行动为契机,带动企业、居民自发改造修缮厂房和住房,盘活僵尸企业6家,新增城镇就业1500人,并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对镇区老旧宿舍和闲置厂房实施更新改造、拆迁还建,集镇面貌“脱胎换骨”。

  产业强基

  既要“面子”更要“里子”

  走水上栈道,体验网红吊桥,享受森林氧吧……张沟镇联潭村鲁家潭湿地公园让人流连忘返。

  因潭成景,以景聚人。联潭村以鲁家潭为中心,建设水上娱乐、森林氧吧和采摘等观光项目,既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又以乡村旅游吸引人气,带动村民发展采摘经济。

  既要美丽“面子”,更要幸福“里子”。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擦亮小城镇”行动,核心是让村庄美、村民富。我市突出产业为核,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盘活闲置土地,不仅让环境美起来,更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远眺是田园,庭前是花园,屋后有菜园,中间是果园,到处是游园……剅河镇赵湾村,满目青翠,让人心旷神怡。

  赵湾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宣战矮破旧,清除脏乱差,改造旧庭院,旧貌换新颜,成为“花园式村庄”。而作为重点贫困村,赵湾村引进兆宇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多亩,发展稻虾连作,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目前,该村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出列,村民收入稳步增加,村集体收入持续增长。 

  村庄整洁、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村民富裕,郭河镇建华村的美丽蜕变,离不开强农公司。强农公司是一家从事水产品生产、加工、物流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在强农公司的带动下,建华村有近30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仅此一项便可人均增收3。6万元。建华村依托强农公司的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资源优势,引导群众发展水产和水生蔬菜种养殖,增加收入,而强农公司可就近获得大量原材料,节约成本,实现共赢。

  此外,建华村利用215省道地理优势,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形成以瓜果、蔬菜、苗圃种植为主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当前,该村发展了家庭农场8家,户平年收入30万元。

  文化筑魂

  提升内涵留住最美乡愁

  沙湖镇凉亭村,因汉王陈友谅而得名。相传陈友谅当年驻兵在此,将士酷暑难耐,汉王夫人组织搭起大凉亭,并煮茶水帮他们解暑,令士气大振。“凉亭”因此得名。

  挖掘汉王文化,建设汉王游园、联舟码头、点将台等村头小景,并做足水文章,连通房前屋后村旁水系,新建九曲桥、亲水栈道、码头,凉亭村不断提升村庄文化内涵,打造留得住的最美乡愁,成为新晋“网红村”。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城镇生生不息的根脉。我市坚持以文化为魂,注重把富有地域特色的自然风情、历史文化元素有机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和“擦亮小城镇”行动中,让镇、村更具品质、更富内涵。

  西流河镇人杰地灵,曾走出了中山舰长李之龙,创造了“一镇五将军、十里三大使、一门双冠军、影视一明星”的神话。在推进“擦亮小城镇”行动中,该镇凸显“奋斗之源”红色主题,紧紧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主题公园,把“擦亮小城镇”的过程变成打造特色城镇的过程,变红色资源为红色产业。

  全市重点贫困村沔城回族镇黄金村,是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费散人的故乡。该村秉持费散人耕读传家的历史传承,以“耕读传家、黄金小院”为主题,将美丽乡村、扶贫产业、耕读文化、公益服务融合起来,打造了励学广场、耕读廊桥、黄金书屋等,展现黄金村群众传承农耕文化、共建小康家园的美好愿景。

  胡场镇麻港集镇,在原有老旧房屋基础上整体改造规划,融入麻港老街的文化元素和群众的实用需求,主动对接排湖风景区的“发展通道”;杨林尾镇永合村立足打造“生态名人故里”,挖掘乡贤文化,将乡贤精神和文明乡风有机结合,制定村规民约,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优良传统。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评,一幅幅乡村美丽画卷呈现,一张张村民幸福笑脸展开,拉练见证了美丽乡村建设和“擦亮小城镇”行动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比项目、争上游,学长处、补漏洞。拉练现场,与会代表认真观摩、思索,更加坚定了信心和决心。

  汉江潮涌,千帆竞进。俯瞰仙桃大地,一场你追我赶的接力赛仍在继续,一幅竞相发展的蓝图正在铺展。(仙桃日报全媒记者 李辉)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