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亲文化浸润心田
自2018年入驻阳新县龙港镇阮家畈村以来,黄石港区驻该村扶贫工作队十分注重文化扶贫工作。
很快,工作队请来了黄石女子艺术学校的美术教师,到阮家畈的村口、广场,绘制出以“孝”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墙。经过2个多月的精心绘画,共绘制文化墙700多平方米。
当年重阳节,扶贫工作队与村委会联手,举办了“弘扬孝道文化·助力精准扶贫”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观看演出的群众达500多人。
村委会还不失时机地组织了20多户贫困户,把自产的农副产品拿到活动现场出售。参与活动的黄石港区机关单位、旅行社和学校踊跃购买,当天交易金额达2万多元。
去年重阳节,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召开“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恳谈会。40多名70岁以上的老人,饶有兴趣地参加了活动。
工作队还出资1.3万元,购买爱心物资,当天慰问了百余名70岁以上的老人,营造出浓厚的敬老氛围。
春晚文化提振精神
今年春节期间,扶贫工作队与村委会联合举办了“追梦新时代 奋进阮家畈”首届春节晚会。村民肖绪强喜不自胜地说:“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村里办的春晚!”
方寸舞台,尽显水土风情。村里首届春节晚会的节目,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反映群众生活面貌,展示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村民们看得很开心。
参与演出的村民吴水仙,是位60多岁的老人,也是村里的一名环卫工。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广场舞,既锻炼了身体,又展现了风采。“第一次上舞台,既紧张又兴奋。老伴、儿子媳妇、孙子孙女都在台下为我加油。”
当天的春晚节目,都是村民自编自演的。捕捉身边事、传递邻里情、唱出心中梦,其乐融融。
“过去,村民都唠叨着年味淡了,老年人过年对着电视机,年轻人对着手机。今年不一样,举办村庄春晚,提振了村民的精气神。”村民肖本相说。
诗词文化传承国学
阮家畈村口,一座彩虹桥连接老屋和三角洲新区。桥中央挂着一副“好梦成真看水卧蛟龙河飞彩练,故乡如画任风梳烟柳鸟试新音”的对联。
这副对联是村里退休医生肖本农所写,受到了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林峰先生、湖北诗词学会会长黄金辉先生的好评。
当然,阮家畈村的对联还有不少。在老区桥头广场上游亭有“勇立潮头当有我,雄飞云外更无天”的对联;在三角洲新区里仁小区有“子若知鱼鱼共乐,君如怀德德为邻”的对联……这些对联,雅俗共赏,脍炙人口。
村民肖唐好是村里有名的“秀才”,他为里仁小区文化长廊作序言《里仁文化赋》:泱泱华夏,礼仪之邦;薪火相传,人文蔚起……内容丰富,意境深远。
村里老人介绍,阮家畈村人文底蕴深厚,历史上涌现出王质等文化名人。正如村党支部书记肖龙伟在《咏王质》一诗中所云:自喻继坡公,比肩陆放翁。才华倾后辈,谋略冠诸雄。通判拂然去,长吟诗意浓。珠玑随口去,洒在富河中。
阮家畈村还涌现出肖本农、肖绪良等20多位诗词爱好者,诗作颇丰。其中,肖本农的诗词曾获“中国金湖第三届青莲杯廉政诗词大赛一等奖。”
广场文化愉悦身心
每天夜幕降临时,结束了一天劳碌的村民们,来到老区桥头小广场,或三角洲新区百姓大舞台上,跳起欢快的广场舞。
跳广场舞的大多为留守妇女。她们中年纪最大的有70多岁,最小的20多岁。随着欢快的旋律,她们锻炼了身体、消除了疲劳、愉悦了身心。幸福的歌声穿越时空,欢乐的舞蹈跳出吉祥。
村支部书记肖龙伟认为,精准扶贫要实行“文化扶贫”,乡村振兴要塑造文化灵魂。
如今,扶贫工作队正积极配合村委会,加大对乡村文化的帮扶力度,让村民唱出好声音,跳出优美舞,抒发内心的向往,从而驱动乡村文化的振兴。(黄石日报 记者 吴高斌 通讯员 尹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