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保洁员在清理水流冲下的垃圾。(恩施日报恩施图片库 黄澄 摄)
燕子镇垃圾中转站。(恩施日报恩施图片库 黄澄 摄)
村民在环境保护倡议书上签字。(恩施日报恩施图片库 牟琼 摄)
干部职工带头打扫卫生。(恩施日报恩施图片库 牟琼 摄)
干净整洁的文明实践健康广场。(恩施日报恩施图片库 牟琼 摄)
恩施州燕子镇地处鹤峰县以东,西临容美,北靠木林子原始森林,南抵南渡江岸,素有“鹤峰东大门”之称。
“田中黑石棋布,如群燕掠地而飞。”《容美纪游》中如此记载。曾经的燕子镇虽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自然资源丰富,但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制约。
如今,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燕子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产业蓄势而起,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切实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农村新风貌。
抓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现在厕所的环境和以前比是天差地别,镶了瓷砖,配上水盆和花洒,和城里没两样。”9月1日,燕子镇荞云村一组村民陈群娥感叹道。
两年前,陈群娥家还是旱厕,用砖块简单搭了个没封闭的格子间,冬天冷风从四面八方钻进来,夏天臭气熏天,蚊虫苍蝇到处乱飞,上厕所都得踮着脚尖、捂着鼻子。以往的鹤峰农村,这样的旱厕比比皆是,有的旁边还圈养着牲畜,环境卫生堪忧。
经过两年的“厕所革命”,如今这样的场景几乎见不到了。
走进燕子镇,宽阔整洁的公路蜿蜒盘旋,集镇热闹无比,一栋栋特色民居引人注目,一路上没有看到散落的垃圾,街上也鲜见垃圾桶。
据悉,该镇实现垃圾清运全覆盖,集镇每天一运,村内每周1至3次,居民已养成良好习惯,统一收拾垃圾等待环卫车清运,除学校等人口密集处,不在街上摆放垃圾桶。该镇还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创新机制,免费为居民分发专用回收袋,贴上个人识别码,居民将可回收垃圾统一装好后拿到环卫公司便能累计积分,然后可兑换现金、物资等。
“我们实行的是村收集、乡镇转运,在转运站进行二次分类后,将不可回收垃圾统一运到县城处理。我们还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先锋带头作用,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全民参与垃圾分类。”负责该镇环卫工作的鑫贸环卫公司负责人覃文雅介绍。
近几年,燕子镇投资2900余万元新建1座污水处理厂,投资800余万元新建2座垃圾中转站;投资600余万元新建28座农村公厕、3座集镇公厕,改造3100户农村户厕;聘请320名生态护林员对全镇16万余亩山林全面管护,聘请22名河道管理员对全镇6条67公里河流全面保洁。
近年来,燕子镇通过开展环境大整治活动,美化人居环境。针对垃圾乱倒、污水乱排、墙体乱涂、占道乱堆、车辆乱停等现象,以集中清理卫生为重点,全面开展“六项清理”。通过扎实推进环境整治,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全域旅游和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等活动,严格落实村民“门前五包”,在各村(社区)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评比,引导广大村民从“要我整治”向“我要整治”转变。
抓实效,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
“除了垃圾,杂草也要清理,我们分头行动,效率高些。”
8月26日,燕子镇茶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1名志愿者义务整修该村一组道路,清理道路垃圾、杂草等。
“每次大扫除,都是先清理、打扫,然后还要消毒。”自4月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来,燕子镇把每周五定为“燕子洁镇日”,镇政府机关干部、23个镇直单位干部职工带头打扫卫生。
6月5日是第49个“世界环境日”。当天,燕子镇举办了系列环保宣传活动,29个村、1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队纷纷行动,通过垃圾分类、定向宣传、环境卫生评比等方式整治人居环境。
燕子坪社区100余户居民自发对集镇安置点公共活动区域进行清扫,当天共发放468份环境保护宣传单;镇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对镇直单位环境卫生进行检查评比;三溪村志愿者组织村民学习垃圾分类知识,面对面宣讲环境保护相关知识……
燕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人表示,爱国卫生运动并不是简单的清扫卫生,该镇采取包片包干,分区域分时段推进,同时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队伍作用,志愿者带头,全程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通过干部、志愿者带头,村民们也自觉参与爱国卫生运动,使爱国卫生运动成为常态。”油坪村党支部书记罗斌说。
在全镇人民自上而下的共同努力下,昔日穷山村变成美丽“后花园”,当地“休闲养生董家河”“康养体验石龙洞”“农业观光犀牛洞”等名气大升,多地成为网红打卡地。2019年,该镇石龙洞村被确定为州级乡村振兴第二批试点村;今年4月,燕子镇入选2020年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今年8月,该镇被命名为国家卫生乡镇。
抓习惯,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8月26日上午,燕子镇政府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线上渠道,发起勤俭节约、杜绝餐饮浪费倡议书,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厉行节约粮食、反对餐饮浪费;倡导餐饮企业减少食材采购加工过程中的浪费行为;鼓励村民把“光盘行动”当作一种习惯、修养和责任,摒弃“爱面子”“讲排场”等陋习,做到用餐不多点、拒绝铺张、争取不剩饭、剩餐要打包;反对红白事宜大操大办,反对铺张浪费。
“护林防火、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绿化家园;不乱堆乱放,滥用农药;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在龙坪村,修订完善后的村规民约以挂历的形式悬挂在每家每户最醒目的位置。
“我村规范了村规民约,整无事酒的、燃放烟花爆竹的,这几年基本上没有了。一开始村民们不太理解,但通过党员带头,慢慢坚持下来,都养成了好习惯。”龙坪村党支部书记田芳美介绍,“村民现在都拒绝使用一次性碗筷和一次性纸杯。通过宣传车、宣传栏、宣传单等线下宣传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线上宣传,村民逐渐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日常生活习惯。”
今年6月初,龙坪村向村民发放了使用公筷倡议书,倡导绿色健康生活。
“如果不使用公筷、公勺夹菜,很容易感染。”村民们积极响应,对于不文明行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曝光台上进行曝光。
2019年1月,龙坪村村民委员会被评为“全省百佳村民委员会”。
像龙坪村一样,该镇其余29个村(社区)通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重点整治农村无事酒等陈规陋习,修建文化广场,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持续开展“最美评选”等系列活动,通过树先进典型引领文明新风,在全镇范围内逐渐形成明礼仪、知荣耻、树新风的良好氛围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恩施日报 全媒体记者 廖原 通讯员 牟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