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榜样 编村志 定村规
吕伟(右一)接待前来咨询的村民 通讯员谭艳 供图
在伍家岗区伍家乡旭光村治保民调委员吕伟办公室电脑里,藏着旭光村的许多宝贝。打开文件夹,一个个文档,一张张照片,记录着这些年旭光村孝心敬老模范、德高望重前辈、无私奉献的志愿者……9月1日,在旭光村委会办公室,吕伟给记者讲述了旭光村这些年以德服人、以德化人、以德立人的故事,解开了旭光村的“德治”密码。
榜样力量
好人引领风尚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今年6月27日,一场暴雨突袭宜昌,路面积水严重。吕伟担心路上有村民被困,驾车沿路巡逻。在旭光村十组,他见到有人被困洪水中,赶紧想办法施救,最终让被困人员脱离险境。不顾瓢泼大雨,吕伟又继续驾车冒险巡查。尽管旭光村财务受灾有损失,但在村党支部的指挥下,吕伟和同事的尽心守护,旭光村无一村民受伤。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吕伟除了自己带头做表率,他还不断发掘村里的模范典型。旭光村十组村民位孝心敬老模范赵春玉就是这样被发现的。赵春玉十年如一日照顾公公公婆。2012年,婆婆因病住院,赵春玉一直陪伴在老人身边从未离开过,精心照顾,还宽慰婆婆放心养病,自己却从未叫过苦诉过累。婆婆出院后逢人便道自己有一个好儿媳。
道德力量首先来自道德模范。在旭光村,榜样引领处处彰显,一件件好人好事的发生,激励着旭光村人凝聚起共识,进而转化为行动。这种人人争做“最美”、事事都当榜样的共识,无疑是乡村平安健康发展的最好凝聚力。
文化浸润
精神激励人心
走在旭光村,围墙上张贴着村里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还有孝敬父母等成语来历,放学的孩子和路过的村民时不时驻足阅读,这成为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吕伟介绍说,把这些榜样的故事在村里广为宣传,成为他们“德治”工作的重心之一。越来越多的村民响应号召,积极为村集体添砖加瓦。
2018年3月,村民胡以林和郑光满响应号召,承担编撰旭光村村志工作。虽然因高血压中风残疾,行动不便,但是胡以林没有退却,每天靠着他的残疾代步车走村串户,上门走访,用了一年半时间就完成了17万字的旭光村村志。
胡以林说,乡村的历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保留下来以便激励子孙后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
如今,村民志愿者服务已成为旭光村村民的一种默契,村里哪里有需要哪里就会有人主动作为。2020年初,疫情防控紧要关头,在村党支部的号召下,旭光村村民赵学峰、刘涛、张永红等百余名志愿者(其中党员33名)挺身而出,迅速集结,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走村入户,日夜值班排查,确保旭光村无一例确诊病例。疫情期间,村党支部共收到特殊党费10300元旭,光村村民自发捐赠的爱心蔬菜约6吨。
文化已经通过各种形式走进村民的生活中,这些精神文化财富将在旭光村一代代传承下去。村里不定期都会有道德模范事例宣讲,“道德模范”的故事等也在村里频频开讲。每每有这样的活动,村民都来得特别齐。
无疑,文化讲堂已经成为旭光村的一个大课堂,更成了一个开展道德教育的新载体。文化的力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孕育出更多美丽风景,充盈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立下规矩
夯实制度基础
在旭光村,“德”已不光是一个纯粹的精神意识,更是一种扎实的制度行动。
2006年起,昔日闭塞的旭光村逐渐与宜昌城区融为一体。村民“洗脚上岸”,旭光村村民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往日的陋习却未见减少。
在村党支部指导下,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各村组不断规范旭光村《村规民约》,组织村民签字确认后组织实施,不断规范群众行为,并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相结合,如“因违规操办红白喜事的,按照《旭光村村民红白喜事操办暂行规定》五年内以家庭为单位取消村级福利待遇。”伍家乡旭光村一组村民郑光满主动取消生日宴,以实际行动支持村规民约,为旭光村人带了个好头。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村规民约》正式实施后,村民赌博打牌的不见了,村民发现有损村集体利益的敢于举报作斗争,全村村民文明道德素养提升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刚性约束涵养出更好的自治能力,“德”的力量也被更好地发扬光大。
伍家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代明涛说,崇德向善,明德惟馨。旭光村以“德”为基,让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之风不断发扬光大,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朴素的展现,亦是一个基层社会治理的优秀实践。旭光人正在以实际行动编织着属于自己的幸福花篮,努力把旭光村打造成城东新区的璀璨明珠。(三峡商报全媒记者陈飞 通讯员谭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