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几乎天天都要接受高温“烤验”。在“高烤”模式下,许多基层劳动者坚守岗位,巡堤员顶着烈日,每隔半小时就要巡查一次大堤;基层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工人们在施工现场埋头苦干,或在工地挥汗如雨,或头顶烈日身处高空作业……他们头顶烈日,默默坚守,用敬业和无私奉献换来人们的清凉与幸福。
交警烈日下戴着口罩执勤晒成“口罩脸”
烈日下,交警戴着口罩执勤,回岗亭取下口罩喝口水,脸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口罩印,除了口罩遮挡的区域,其余的肤色黑了几个度。
交警被晒出“口罩脸”。 图片来源:武汉晚报
本周以来,武汉逐渐收起了之前暴雨连天的态势,开启暴晒模式。周末两天,室外最高气温已经直逼40℃,武汉交警们冒着酷暑,依旧坚守路面岗位,为道路畅通和群众的安全护航,同时也全力保证防汛通道的良好秩序。
8月2日中午12时许,硚口汉警快骑队员李松、尹业智在巡逻时遇到一辆小车因故障抛锚,而且推不动。两人连忙呼叫拖车前来,并指导驾驶员摆放警示标志。
在中山大道利济路口,利济路岗的民警在高温下劝导、纠正电动车违法行为。中午12时许,警长童庆云回岗亭喝口水,取下戴了一上午的口罩,同事们发现,他戴着口罩的地方却是白的,其余的皮肤黝黑,成了一张看了让人心酸的“花脸”。
烈日下,交警执勤保畅通。 图片来源:武汉晚报
在东湖,炎炎烈日挡不住武汉市民逛绿道的热情,东湖交警早早就守在东湖磨山落雁听涛景区,继续加强周边道路的排堵保畅工作。为游客做好指引和引导,交警取下帽子擦汗的动作被市民拍下来,制成慢动作,称“帅呆了!”
守堤人套鞋里的袜子能拧出水
防汛人员头顶烈日在巡堤。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8月2日下午,烈日炙烤着长江干堤。巡堤人员却穿着长裤套鞋,每半小时就要在烈日下巡查一次大堤。
护镇堤全长1500多米,由金口街文字港社区、二道堤社区和杨园社区的防汛人员负责巡堤值守。
大堤上骄阳似火,在护镇堤上,大堤外江水滔滔,堤内金口集镇百姓生活如常。金口街文字港社区组织的巡堤人员周光穿着反光背心,脚上穿着套鞋,手拿竹竿,在烈日下行走在堤坡上,边走边拨杂草,仔细查看,丝毫不敢放松巡查。只见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流下,脸被太阳烤得通红,衣服上留下汗水浸湿后的汗渍。“我的衣服每天都要被汗水浸湿好几次,湿了干,干了又湿。”周光说,巡堤时为了防蛇要穿胶鞋,胶鞋里的袜子能拧出水。“不论气温多高,我们一定要坚守岗位,洪水不退我们不走。”
在防汛哨棚,桌上放着西瓜、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品,空调和电扇也让哨棚内十分凉爽,巡堤结束后,周光和同事换班回到哨棚内休息。街道防汛工作人员胡涛介绍,巡堤人员每两小时轮班一次,每班3个人巡堤,隔半小时就要巡查一次,不论烈日或暴雨保证大堤上时刻有人,严密监视大堤。
景区园丁烈日下辛勤护花
8月2日下午,武汉花博汇景区园艺工人舒耀华为花卉浇水。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记者晋晓慧 摄
8月2日15时,园艺工人舒耀华在武汉花博汇景区为草坪“理发”。此时地面温度47.5℃。
修剪花枝、修剪草坪、浇水、施肥,再将新鲜抵达景区的花苗种到指定花海片区,这是舒耀华及100余位园艺工人的日常工作。据介绍,1日当天,5000余名游客因花而来,欣赏这让人流连忘返的一片片、一簇簇的向日葵、百日草、夏瑾、百合花海等,这些花都出自这群默默无闻的园艺工人之手。
15时的太阳较中午略微柔和些,但晒在皮肤上仍令人感到炙热。舒耀华宽檐草帽下的黝黑脸颊微微泛红,汗水流淌,推动除草机的手却没有停。
除草工作结束后,舒耀华没有闲着,一边拿着花洒浇花,一边说:“花缺不得水,这可是我们的‘宝贝’。”他说,把草帽戴好、防晒袖套穿上,加上景区给的装有防暑物资的贴心“小包”,他并不觉得很辛苦。“能看到我们种的花健康开放,看到游客喜欢我们种下的花,就是最高兴的事了。”
花博汇景区园艺部副经理秦宏道说,园艺工作对于以“花”为主的景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是景区持续运营的重要基础。为了尽量减少高温作业,该景区将园艺作业时间作了调整,避开正午时间。上午气温不高时,主要安排园艺工人在户外无遮挡的露天处作业,下午则尽量让工人们在有树阴的区域工作。景区为每位工人都准备了藿香正气水、人丹、风油精等防暑物资,工作区域配备足量的桶装水饮用,中午也会准备冰冻酸梅汤为他们解暑。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花博汇不会这么美。辛苦了,园丁们!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热也要把预检分诊做深做细
高温天防疫未放松。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基层防控的前沿哨卡,8月2日正值高温,在硚口区、江汉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疗单位疫情防控严密。
中午1时,在硚口区汉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控和平常一样,门口有专人值守预检分诊台。值守护士朱春芳先用电子体温计为记者测体温,显示36.1℃,体温正常后才允许进入就诊区域。
预检分诊台上摆放着发热登记本,体温达到或超过37.3℃的就诊居民的个人信息、健康状况、发热日期、具体诊断、处理方式等都会详细记录。朱春芳介绍,凡入内者,体温必量,病史必问,信息必记。当用电子体温计量体温高于正常值时,则会用水银体温计复测,当确定体温异常后,立即联系其所在社区工作人员,送至上级医院。“我每天都穿着隔离衣,戴上手套、头套、面屏、口罩。严格做好防护,坚守预检分诊台,再热也要穿好防护装备,再累也要把预检分诊做深做细做到位。”朱春芳说。
下午3时,气温高达38℃,在江汉区新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检分诊台旁边设有无接触式自动手部消毒站,将手放在机器下方,通过感应自动流出免水洗消毒凝胶。65岁的居民罗雨平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我们考虑得很周到全面,这么热的天,他们还穿得这么严实,防控认真细心,为我们把好健康关,看到这样的严密防控,我就医没有了顾虑。”
水稻科研人员烈日下等待水稻扬花
上午10时到下午2时,是武汉市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的研究员邓辉在夏天的常规工作时间。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8月2日中午,武汉市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的研究员邓辉一动不动蹲在他的水稻田里,等待着水稻扬花粉。
7月的连日阴雨让邓辉很着急,温度不高,下雨,水稻都不会扬花粉。没有水稻扬花粉,他们实验室里杂交水稻的实验就无法进行。
终于盼来了高温,邓辉和同事们带着实验器具赶到实验田边。“农民夏天干活都是一早一晚下地,我们做水稻实验的可不行。谁叫水稻只有在30多摄氏度正中午的时候才会扬花呢?”邓辉说。
上午10时到下午2时,是邓辉在夏天的常规工作时间。水稻扬花不仅在中午的烈日下,扬花时间也很短,只有一周左右,错过了这个时期就没办法做杂交了。所以盼望着,盼望着,盼来了高温,一帮子人高高兴兴地蹲在田里,像抚摸孩子一样,抚摸每一个稻穗。
早稻、中稻、中晚稻、晚稻,每种水稻扬花的时间不一样,整个夏天的高温日,邓辉和同事们都要呆在田里。
邓辉和同事们虽然防晒防暑都做得好,但偶尔难免有中暑的。不过采集到合适的样本再辛苦也是值得的。他所在的联合实验室正在进行四倍体水稻的研究。如果研究成功,那么水稻的产量和营养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水稻人都以袁隆平老先生为楷模,这点苦在科研上真的算不上什么。”邓辉抱着一束稻穗说。
工人冒着高温紧张施工
顶着高温紧张施工。 图片来源:长江日报
8月2日下午3时30分许,在武昌区中北路襄阳大厦项目建设现场,此时烈日当空,300多名工人正冒着高温紧张施工。
在2楼操作平台上,钢筋工闫大军、宋满满戴着厚厚的手套,正在有条不紊地绑扎钢筋,两人脸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滴。不远处,塔吊指挥员黄亚娜站在平台上,仰望高空,拿着对讲机指挥塔吊司机吊装钢筋等建筑材料。为了防暑,她“全副武装”,不仅戴了作业必备的安全帽,还特意戴了防晒帽,在脖子上围了防晒围巾,手臂穿上防晒袖套。“塔吊起吊、装卸材料过程中,我必须在现场时刻盯着,所以要做好防晒防暑措施。”她说。
“现在既要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又要战高温天气。我们调整优化施工工序和作业时间,保障项目施工正常推进。”项目施工方中建三局襄阳大厦项目建造总监张武说,每天早上提前1小时上岗,晚上延迟2小时下班,10:30—15:00高温时段则停止现场作业,确保工人休息,避免高温中暑。
项目部还配备人丹、十滴水等防暑降温药品,定时定人发放,每天上午、下午给工人配发冰镇酸梅汤、凉茶等饮料消暑。在作业现场,施工方还加装了5台鼓风机换风,放上冰块降温,加速空气流通。
施工人员加紧进行沥青摊铺作业 图片来源:楚天都市报
8月2日中午,武汉东四环线建设现场,施工人员加紧进行沥青摊铺作业。测量显示,当时水泥路面温度为52.8℃,沥青温度更是高达177.1℃。中建三局武汉东四环线路面标段项目生产经理曾明介绍,沥青摊铺作业一旦展开就不能间断,施工通常从早晨一直持续到下午3时许,工人们连午饭都是在工地上吃。为防施工人员中暑,项目部准备了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物资。此次沥青摊铺施工从北湖互通至青山长江大桥,长8.18公里。目前,参建单位正利用晴好天气抢抓施工进度,为东四环线年底贯通冲刺。
向每一位在高温下坚守岗位的人致敬!(武汉文明网综合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