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夷陵区小溪塔街道文仙洞村“美丽宜道”风光。 记者孔维敏 摄
城乡接合村处于城市与农村地域交叉的特殊地理位置,多年来一直是文明创建工作的“短板”和难点。今年,点军、夷陵、猇亭等区的4个城乡接合村无论是村民文明素质还是村容村貌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和提升,以全新的文明形象赢得了各方关注。城乡接合村改变和提升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样的原因和奥秘呢? 7月29日,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因地制宜载体多样
潜移默化提升文明素质
走进点军区桥边镇新村村,漂亮的农村墙画随处可见,雪白墙体上一幅幅描绘美丽乡村风貌的画面配上“无牌无照,不上路”等文明宣传标语,图文并茂,营造出浓厚的文明创建宣传氛围,将文明乡村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位村民心中。
“房前屋后常清扫,垃圾入桶别忘了”“再生垃圾不乱倒,美丽家园我做好”“环境得改善,村民得实惠”……在夷陵区小溪塔街道文仙洞村“美丽宜道”旁的堡坎上,印有文明宣传标语的红黄蓝白彩色轮胎,错落有致,令人印象深刻。“将文明宣传标语编成顺口溜,朗朗上口,更方便村民记忆。这些彩绘轮胎标语既装点了乡村环境,又起到了文明宣传的作用。”村党支部书记黄廷权说起乡村文明创建颇有心得,目前,村里印有文明宣传标语的彩绘轮胎共800多个。
作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文仙洞村道路两旁的三峡奇石纷纷印上了“公平正义”等法治宣传标语;法治广场上,印着“爷爷请喝茶——(谜底)公约”等法治谜语的石质标牌,与该村环境融为一体,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画卷。
人居环境评比火热
扮靓家园成为自觉行动
“黄代明、赵玲、赵春才……”在点军区联棚乡泉水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宣传栏上,照片上的“十星级”文明户笑容十分灿烂,他们分别是爱党爱国星、遵纪守法星、诚实信用星、文明新风星等十星。泉水村党总支书记赵飞华介绍,“十星级”文明户每年评选一次,评选标准严格,比如“环境卫生星”评选标准就包括庭院绿化、干净整洁,家庭成员讲卫生并自觉维护公共环境卫生,参与公共场所、设施整治和村庄绿化,不燃放烟花爆竹和焚烧秸秆、垃圾等。
为了充分调动村民自觉维护村居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各个城乡接合村纷纷设立了人居环境评选“红黑榜”。在猇亭区云池街道福善场村人居环境评选红黑榜上,“最美家庭”和“整改名单”对比鲜明,该榜从“清洁家园、孝敬老人、勤俭持家、勤劳致富、团结邻里”5个方面对农户人居环境进行综合评选,每季度评选一次,以村组为单位,在200多户村民中评选出若干,并公布在村委会广场宣传栏上接受监督。“对于出现在‘整改名单’中的家庭,我们积极进行入户宣传,督促整改,直至其人居环境合格。”村计生委员杨平说,通过整改前后的对比照,直观展现文明创建成效。
乡村治理仅靠几个村干部远远不够,志愿者队伍是每个乡村一条流动的风景线,垃圾清运、河道清洁、文明宣传都是志愿者们的日常工作。福善场村共有志愿者148人,除了常态化保护水源外,还帮助整治清理3口村民集中用水的堰塘,对善溪冲河道进行疏通整治,包括硬化、加宽河道,砌堡坎,沿岸复绿等,恢复生态湿地。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村民乐享环境整治成果
如今的城乡接合村,鸟语花香、绿树成荫、村庄整洁、马路宽阔、环境优美,蝶变成城乡边界一条美丽的风景线。健身器材、乒乓球台、生态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百姓大舞台、休闲广场、休闲公园等场所比比皆是……
在文仙洞村,山坡上一片花开正艳的月季花园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是该村刚建成不久的长岭公园。村党支部副书记廖桂玲介绍,公园占地13亩,投资30万元,建设了可以“瞰江观坝”的观景凉亭、休闲碾庄等基础设施。
新村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农家书吧”别具一格,书架上除了农机、医学等读物外,还有不少学习辅导书,书吧旁还配备了休闲座椅,方便村民阅读学习。村委会主任张丙国认为,书吧既满足了村民生产学习需要,又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生活。
新村村按每200米一个垃圾箱的标准,沿着乡村公路放置垃圾桶,修建垃圾屋、垃圾池,对村民生活垃圾进行日产日清;建立了污水“微动力处理站”,将部分村民的生活污水接入处理,避免污水直排,污染水源;在村道及村广场空地种植绿植花卉等,绿化沿线空地,美化人居环境……各种基础设施配备齐全,让村民充分享受乡村环境整治成果。
“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发动群众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15.7万人次、清运农村生活垃圾19.4万吨,清理疏浚河塘沟渠2.4万处、消杀和整治黑臭水体6621处,开展河塘沟渠沿岸沿边清洁环境卫生1.5万公里,乡村环境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周京表示,下一步,该局将补齐城乡接合村环境整治短板,聚焦工作盲区、垃圾清运、村民不良生活习惯等突出问题,加大宣传发动和督促指导力度,进一步改善城乡接合村环境面貌。(三峡日报全媒记者揭兴伟 见习记者孔维敏 通讯员刘颖 严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