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决战脱贫攻坚 把幸福“种”进村民心田

A-   A+
发表时间:2020-07-20 11:36    来源:湖北文明网

  “啥?你问我现在过得幸不幸福?”“告诉你,我现在幸福着哩!”日前,巴东县清太坪镇思阳坪村的五保户谭明志接受采访时满脸笑意地说。

  思阳坪曾是远近有名的贫困村,村民总觉得在外人面前抬不起头,其原因是:缺水、缺电、缺路、缺产业、缺钱。

  看似山穷水尽,谁能料到有朝一日一跃“龙门”!是脱贫攻坚工作帮思阳坪村打了个漂漂亮亮的翻身仗。

  思阳坪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292户818人,地处偏远、资源匮乏、交通不便等因素,导致村民生活贫困,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118户382人、边缘户1户、存疑户8户、监测户3户,人均年收入不到800元。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前,村里没有一条入户公路,唯一的通村公路坑坑洼洼的,随处可见“炮弹坑”,想外出的村民好不着急。

  “我儿子在野三关镇上读书,每次送他上学时都得好好收拾一下,就是为了不让他在同学面前丢脸。但每次到学校时,我都只能躲在远处目送孩子,就因为自己浑身是尘土,看起来像个乞丐。”村民向宏祝说。当时,出村仅靠一辆大卡车,孩子们坐在车厢内,大人只能坐拖箱,由于道路坑太多,要不时下车去推车才过得去,所以一趟下来浑身是泥。回想当时的情景,向宏祝心有余悸。

  该村属于喀斯特地貌,缺水严重,村里没有蓄水池,吃水全靠挑。村民经常排队围着一个水坑等水,动不动就得守一整夜。

  “我虽然性格刚硬,但那次为水的事真是伤透了心。”九组村民谭志阶说。一次,他走了八九公里路才到达水源地,又排了一整夜队,最后舀到了两担水,却因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摔倒。对那天的事,他记忆深刻。

  外面的世界很光亮,而思阳坪村每到夜晚却“默默不闻”。由于电压过低,电灯不亮,村民没看过电视,没用过电饭煲。每到晚上,全村一片漆黑。

  老百姓都知道:有困难找政府。但思阳坪村却是个例外,因为村支“两委”班子没配齐,村里邻里宗亲各成一派。召开村民会议时,总是闹事扯皮外,正事从来“插不上话”。因村民经常上访,思阳坪成了清太坪镇的“刺头村”。

  没有主导产业,村民靠玉米、土豆过活,穷得叮当响的思阳坪又多了个外号:“光棍村”!村里的女子嫁不出去,外面的女子娶不回来,据统计,四十岁未婚的男性多达五六十人。

  为改变思阳坪村的贫困面貌,2016年,县林业局扶贫工作队与村支“两委”成员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大力实施扶贫项目,全力解决贫困家庭“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的难题,充分发挥“尖刀班”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村干部积极宣传村支“两委”换届选举的重要性,介绍相关要求和程序,引导村民选出年轻有为、担当敢为、干净纯朴、团结向上的班子。目前,思阳坪村村支“两委”组织健全,工作强而有力,班子成员在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等方面起到表率作用。

  在落实在校学生“两免一补”“雨露计划”基础上,村委会利用村集体经济收入,对考取一、二类大学和重点高中的学生家庭进行奖励。同时,大力倡导乡风文明,发放村规民约牌200余张,要求每家每户悬挂在显眼位置。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引导村民养成禁放鞭炮、美化环境的习惯。村委会评选并表彰“十星户”9户、村务先进工作者3名。

  5年来,村里建设蓄水池18口、小水池200余口;为292户进行入户电线整改;硬化公路15.7公里,沙石化公路17.6公里;4G移动网络实现全覆盖;完成易地搬迁40户、危房改造91户、改厕100余口;发展葡萄122.5亩、脆李280.3亩,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发展采叶用银杏550亩;免费发放外二元母猪60头;建设规范化办公楼1栋、文化广场2个、公厕1个、卫生室1个。

  谈到现在的生活,村民邓席召非常开心:“像在做梦一样!”曾经,他由于家境贫困被列为贫困户,38岁时还是单身。后来,“尖刀班”上门宣传扶贫政策,带领他和村里的几十名村民学习种植技术。他抱着试试的态度种了6亩葡萄,待葡萄丰收时,第一次感受到了腰包装着几万元钱的快乐。

  自此以后,越干越有劲的邓席召不但出售葡萄,还将葡萄酿成葡萄酒销售。去年,“尖刀班”举办了农产品展销会,全村销售了价值100万元的葡萄。邓席召在此次活动中大卖特卖,加上平时零售的收入,年底算账时,全年收入达到12万元。如今,邓席召不但建了新房,而且还娶了妻子生了娃。

  考虑到村里有些贫困户不能从事重体力活,2018年,“尖刀班”发放了60头外二元母猪,鼓励他们发展养殖业。七组特困户张民位家中有两名残疾人,看着乡亲们种植葡萄致了富就特别着急,“尖刀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给他送去了两头母猪。去年,母猪生了30头小猪,张民位收入了近3万元。

  水、电、路、网的问题解决了,经济也发展起来,老百姓腰包鼓了,就把心思放在产业发展上,昔日的贫困村发生了质的变化,欢声笑语充满整个山村。

  2019年,思阳坪村被巴东县委、县政府表彰为“乡风文明榜样”,昔日的“光棍村”翻了身,幸福接踵而至。(恩施日报 通讯员谭黎)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