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黄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由应急性超常规防控转变为常态化防控,对特殊群体进行心理疏导已成为现阶段的重要工作。6月30日,市政协召开月度协商座谈会,就“疫情后期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协商议政,筑牢疫情防控的社会心理防线。
政协委员陈彬在调研中发现,新冠肺炎康复者、隔离人员和病亡者家属等特殊群体中,普遍存在因疾病而焦虑等共性的心理障碍。
“卫健部门、社区和社会力量要积极联动,做好‘三个一’。”陈彬解释说,所谓“三个一”,即卫健部门要在各县(市、区)确定一个康复定点医疗机构,社区要建立一个康复室,社会力量要开通一条热线,从而健全康复机制,引导新冠肺炎康复者、隔离人员和病亡者家属等特殊群体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做好人文关怀,是心理疏导工作的重要一环,陈彬建议我市以社区为阵地,以家庭为服务对象,建立由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公益慈善资源和心理服务专业力量参与的联动服务模式,定期对新冠肺炎康复者、隔离人员和病亡者家属等进行上门走访,主动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感受,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难题,排解心理上的苦闷。
黄石港区政协委员陈小芳表示,疫情期间,相对而言残疾人心理压力比平常更大,这个群体存在的难点问题也亟待关注和解决。
“建议探索建立专项心理疏导电话平台,缓解残疾人心理压力,在条件成熟社区开展残疾人心理辅导试点工作。”陈小芳建议,要从残疾儿童康复、精神残疾人救助、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保障等方面入手,更好地开展残疾人服务工作。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首次面临大范围社会群体隔离和一再“延迟开学”的中小学生群体尤甚。
针对疫后中小学生在学业学习、亲子关系等方面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民进市委会基础教育委员会委员费敏指出,在提升线上学习成效,多方合力为疫情后期学生心理健康疏导保驾护航的同时,也要积极调整居家生活方式,精准施力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
中小微企业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自3月初开始,中小微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各级政府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涵盖财政支持、税费支持、金融支持、稳岗就业支持等方面。但关于中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和举措在执行过程当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效能的发挥。
致公党党员万勇等建议,要扩大房租减免政策的适用范围,搭建企业政策的信息化平台,创新金融政策,为中小微企业保驾护航;要加强对疫后中小微企业主的关爱和培训,为中小微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目前我市已经加大了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建议政府将执行层面的问题进一步细化,如在每一个区域内设置政策业务办理的定点银行,并通过各种途径告知企业主。”
会上,西塞山区政协常委李进,介绍了在开展我市心理健康体系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例如心理健康知识的科普、宣传、人员不足,行业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等。
“目前我市拥有1家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心理咨询行业协会1家,公益性心理咨询机构1家,引入专业性社工机构1家,实际各单位在心理援助服务工作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也凸显了我市心理健康体系建设工作的短板和不足。”李进举例说,我市常住人口有280万,而全市注册精神卫生医师仅70余人,心理咨询师较为匮乏。
“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党政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李进认为,政府要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在巩固原有公益队伍的基础上,鼓励和发展社会化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实现“公益有偿、双向发力”。
各委员和民主党派代表在协商过程中纷纷表示,要结合不同群体的特点,为受影响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心理干预,同时要积极预防、减缓和尽量控制疫情的社会心理影响。(黄石日报 记者 朱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