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群众文化工作解读:沃土盛开文明花

A-   A+
发表时间:2020-06-28 11:27    来源:湖北文明网

咸宁市群众文艺演出现场

  “建设非遗场馆”“建好志愿团队”“强化文旅融合”……近日,在2020年咸宁市群众文化暨非遗工作会议上,群众文化工作者们热议该市群众文化、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未来。

  志愿队伍打造文艺盛宴

  台上,文化志愿者们展现着精湛的艺术功底,歌舞曼妙喜气洋洋;台下,观众们零距离、深层次感受到了地方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全家欢喜其乐融融……自从成立了文化志愿队伍,咸安的文化惠民文艺汇演活动时时上演,公益演出服务小分队、文化扶贫小分队走进各个乡镇,为群众奉上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文艺盛宴”。

  为满足群众对文化建设的需求,2017年,咸安群艺馆组建了一只文化志愿者团队,通过内培外引,文化志愿者队伍和规模不断壮大。现在,团队已有芙蓉艺术团、尚雅艺术团、桂香文化志愿者艺术团等4支志愿队伍,共计700余名志愿者。

  咸安区群艺馆馆长罗利民介绍,为了给文化志愿团队们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咸安区群艺馆按照自愿、无偿、利他、平等的原则向社会招募文化志愿者;为志愿者们建立志愿者服务档案,与志愿服务队员签订了“文化志愿服务协议书”;按照有场所、有标志、有队伍、有制度、有档案、有管理、能服务的标准,建设文化志愿者团队。

  按照区、乡、村三级联盟服务互助模式,咸安区群艺馆文化志愿者团队开展辅导培训、活动展演、知识讲座等“种”文化和“送”文化系列服务活动。

  宣传扶贫题材快板舞《精准扶贫到我家》,根据文化志愿团队事迹创作生产诗朗诵《我们自豪,我们是文化志愿者》……文化志愿者们一边走在绿色的大地上,播种文化种子,一边用汗水辛劳浇灌文化之花,让其发芽开花结果。

  文旅融合迸发无穷活力

  “张打铁,李打铁,打到张家门前落大雪……”通城县大坪乡内冲村遥望千年广场,一支穿着瑶族盛装的队伍正在表演拍打舞,吸引游客拍照欣赏。

  优秀的非物质文化展示进入美丽乡村景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焕发了活力。

  “文化馆在全县已建成的13 个美丽乡村开园活动中,开展‘非遗+旅游’活动,促进传统文化与旅游景点的新融合。”通城县文化馆馆长朱红星介绍,文化馆早期培训的大坪乡拍打舞展演队伍,由于人员的不稳定性,难以保证每次活动有足够的人员参演,文化馆利用非遗进校园活动,在通城二中和大坪中学分别培养了100人和40人的两支拍打舞展演队伍。

  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通城县文化馆承接了塘湖镇“通城秋收暴动纪念馆”与大坪乡内冲瑶族风情村“古瑶陈列馆”的设计与布展工作,两馆建成后成为游客了解当地历史及文化渊源的重要目的地。通城秋收暴动纪念馆从开馆以来已接待游客 45 万余人次。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在多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下,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迎来了重大机遇。”朱红星说,基于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文化馆,在向公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同时,契合新时代文旅融合的实际,在文化服务中不断推进创新,让文化成为旅游发展新推手。

  文化场馆绽放艺术光彩

  走近已经开馆试运行的通山县文体中心非遗展览馆,一座“诗书传家”的大户人家院落呈现眼前,这里俨然是木雕的世界。

  木质相框挂墙展示,精选的通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色与保护工作成果的相关照片,木雕作品由线条和雕塑的块面立体造型,图像保留着原木天然纹理色泽,简约朴素,深度浮雕和多层次镂空雕,让动植物的造型生动可爱,活灵活现,近景远景重叠而不含糊,主题鲜明突出,让人有画中有戏、戏里观画的感觉。

  通山县非遗中心主任谢志兵介绍,整个非遗馆占地300多平方米,以通山木雕为整体装饰设计元素。通过传承人民间艺术表演、传承人绝技绝活展示、互动式音乐欣赏、动态场景演示,展馆增强了参观内容的体验性、互动性和传承教育性,力求通过沉浸式观感体现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以更好地帮助来此参观的人了解通山的非遗资源和非遗保护现状。

  5月份以来,咸宁市各大小文化场馆逐渐对外开放,市图书馆、市群艺馆、市非遗展示馆等文化场所运行后,获得众多市民的认同感。2019年,我市在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挂牌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新建改扩建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1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60个、文体广场210个,新建一批百姓舞台、文化礼堂、乡村记忆馆、村史馆、文化俱乐部等,实现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达标全覆盖。

  “无论是非遗文化还是群众文化,传承都需要一定的载体。文艺工作者所要做的便是不断的创新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结合,不断提升我市文化旅游业核心竞争力,激发更多人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亚平 通讯员 余娜)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