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强书记”+“磁铁支部”铸就“三在”工程
水泥道路通村到户,漂亮民居鳞次栉比,特色产业流金淌银…… 两江大地,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宜都各基层党组织的正确引领,红色引擎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今年,全国百强县市、全国文明城市宜都在党的建设上再发力,全市上下抓实“三在”工程,通过“五强书记领航行动”“磁铁支部凝心行动”“乡村振兴聚力行动”等三大行动,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全面建强基层党组织,让党员干部生活在群众中、群众生活在集体中、基层阵地筑牢在百姓心中。
“头雁”领航,磁铁支部释放磁力
五年前,弭水桥村还是远近闻名的穷村、乱村,底子薄、问题多、怨气重。
而今,这里成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湖北省旅游名村。
这一切,与返乡能人刘大卫息息相关,他主动放弃在外年入百万的生意,回村当起了村党总支书记。
群雁高飞头雁领,刘大卫下定决心,要当好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头雁”。
一上任,刘大卫定下五个规矩:坚持每户必访、群众有事半小时到现场、执行政策一碗水端平、第一时间抓落实、公家的钱不乱花。
刘大卫一直把老百姓的诉求放在心中,耐心听,用心解决。他的工作准则也被宜都市委总结为“刘大卫群众工作法”。
在他的带动下,村“两委”班子家家到、户户落,用脚步丈量民情,年年走遍800多户,一件件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把党员群众一个个聚拢来,被大家亲切称为“磁铁支部”。
“磁铁支部”用无形的磁性将老百姓吸引到一起,很快产生“磁铁效应”。
2014年,“磁铁支部”利用当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外来投资5000万元建起国家4A景区三峡九凤谷,带动700多名村民吃上旅游饭。
2019年,“磁铁支部”和大伙一起打起产业牌,红艳的紫薇、浓绿的茶叶、芬芳的果园迅速扎根,不仅让村民收获颇丰,还使得村集体年收入突破百万元。着眼实现新的发展,“磁铁支部”和宜都市委党校在村委会旁合建乡村振兴培训学院,几近落成,投用后可每年再增加数十万元村集体收入。
弭水桥的“磁力”也牵动了临近的两个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拖溪村和望佛桥村。
三个毗邻村与九凤谷党支部一起组建了“两溪两桥旅游区党委”,刘大卫任旅游区党委书记。三峡九凤谷、胡敌纪念馆、清代望佛廊桥、农耕文化馆、采摘园等旅游资源,通过一条15公里的旅游环线串联,“乡村游”、“采摘游”“红色初心之旅”成了这个区域响当当的名片,曾经的“边、穷”落后村,因为磁铁支部,正在“抱团振兴”。
刘大卫是宜都“五强书记”的一个典型代表。
今年,宜都推进“磁铁支部建设年”活动,目前已建成39个磁铁支部,一大批党性强、服务强、带富强、理事强、自律强的“五强书记”活跃在各乡村,成为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头雁”。
产业凝心,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党润百家,幸福流淌。”6月3日,记者在宜都聂家河镇白家淌村委会看到这八个鲜红大字。
白家淌曾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海拔较高,交通闭塞,通组公路不到一公里;没有任何主导产业,村集体经济为零;全村227户,有197户住着土坯房,是全宜昌30个贫困村之一。
2014年3月,退伍军人龚拥军接手村党总支书记。随即,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大换血”,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彰显,白家淌也从一张白纸开始“着色”:
进村主干道全部拓宽一米,通组公路硬化32公里;兴建天河水窖197个,建500立方米蓄水池10个;联合供电公司投入近200万元改造全村电网,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实现全村覆盖。
白家淌地势较高,土壤贫瘠,村民有种植土豆的传统。但长期以来,品种落后,没成规模,难言效益。
村两委与宜都市农业农村局专家反复磋商、实践,带动村民致富的产业发展思路还是盯向土豆。
“种土豆也能脱贫致富?估计也就是走走过场而已。”起初,一些村民不配合,有抵触情绪。
“以前村里也发展过蔬菜种植等产业,但都是‘龙头蛇尾’,没有成功过。”龚拥军说,村民的心情可以理解,这次“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村两委挨家挨户上门做思想工作,得到村民理解并支持。
“目前全村种植土豆200亩,户均增收千元以上。”龚拥军介绍,村里采取党总支+合作社+种植大户+贫困户发展模式,注册了“白家淌”土豆商标,产品成功打进北山、雅斯等大型超市,价格也呈几何倍数增长,村民种植土豆积极性进一步提升。
“以党建为引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形成磁铁力量,全村52名党员长期联户,一定能把白家淌建设得美丽富饶。”龚拥军信心满满。
产业是聚拢人心,让群众生活在集体中的制胜法宝。集体谋划确定产业方向,成立经济合作社带动,宣传打响各自“名片”,让群众发展产业不再“孤单”。在宜都,茶叶、柑橘、中药材、小水果、特色蔬菜等专业村庄,已遍地开花,形成了一村一品,各有特色的发展模式。群众在党组织的带领下,通过产业致富奔小康。
多元发展,“红色力量”领动乡村振兴
初夏时节,姚家店镇油榨坪村风景如画。
宽敞明亮的村主干道两旁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漂亮的农村新居相映成辉,错落分布;田野里、山岗上,柑橘挂果,茶园成行……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很难想像,这里的农村这么漂亮!”外地游客发出由衷称赞。
“活了半辈子,没想到还能像城里人一样天天跳跳‘广场舞’。”村民邓宗秀感慨。
从落后到先进,也就在最近三年。
以前的油榨坪,虽说离城区不远,但属于“被遗忘的角落”,村里无产业,致富无门路,年青人都往外跑,村里“老弱病残”靠种几亩苞谷、茶叶维持生计。
“油榨坪的变化,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功不可没。”村民们众口一词。
2018年当地能人邓少杰经村民推选当上村党总支书记后,团结班子一帮人,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百年油榨坪注入动力。
桥河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00多万元建成传统豆腐加工坊,带动30多户贫困户增收;台湾客商在当地投资澳州龙虾养殖项目,宜农科技高标准建设精品橘园,春雨茶叶合作社投资对当地茶叶进行深加工,高标准建成稻虾、荷虾基地200亩……
“以前茶叶、柑橘品质低,没人要,现在经过改良,价格翻了一番还供不应求。”邓少杰说,村里变美了、变富了,如同磁场吸引了越来越多在外创业的“能人”回来投资兴业,一大波带动乡村振兴的项目即将“开花结果”。
乡村振兴,支部聚力。宜都123个村级党组织围绕乡村振兴作文章,产生了强大的磁力效应。全国文明村鸡头山、响水洞,中国谜语村青林寺,土家山寨吕家坳,百里桃源全心畈、架锅山等一批美丽村庄闪耀宜都。
另外,通过建设“磁铁支部”,宜都整合资金3000多万元,对54个村(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进行新建和改扩建,推动13个三类村进位升级,扶持81个村的村集体收入过10万元,11个村的村集体收入过50万元,7个村的村集体收入过100万元,进一步激发了基层活力。(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方勇华 高炜 见习记者 郑延 通讯员 黄海涛 朱灿义)
短评
党群齐心 其利断金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就是一个产业“加速器”。
支部书记是党支部的“灵魂”,是带领全村人民实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关键少数。支部强不强,关键在支部书记。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全国百强县市宜都,一大批党性强、服务强、带富强、理事强、自律强的“五强书记”成为引领当地百姓发家致富的“领头雁”,他(她)们用智慧、汗水精心浇灌党性,感染身边每一个人,带动身边每一个人,为全面实现小康、决胜脱贫攻坚凝聚磅礴的集体力量。
“磁铁支部”是宜都的一个党建品牌,支部如磁铁一样,将党员群众聚集成团,才能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合力,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小康路上加速奔跑,才能加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在宜都,“磁铁支部”的磁力就是党群齐心的代名词。如今,这份磁力不仅在村级党组织内部得到进一步优化,而且向网格支部、党小组、非公党建延伸,并且已经在宜都全市范围传播开来。相信“磁铁支部”的新磁力一定会形成更加强大的磁场,焕发出更加强大组织力,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夯实组织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