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5.26绿色生活日”暨“生态公民”讲座活动,聘请42名市道德法治宣讲团成员。
5月26日,宜都市隆重举办了第二届“5·26绿色生活日”暨“生态公民”讲堂活动;启动了“绿跑打卡上头条”活动;编制了宜都“森呼吸”10多条旅游线路图;同时将发放300万元惠民消费券,吸引市民共享绿色生活成果。
点亮绿色生活,共享绿色红利。宜都让绿水青山尽带笑颜,宜都不仅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绿色发展、投资潜力与科技创新4个百强榜单,而且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品牌农业示范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中国茶业百强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一批“国字号”、“省字头”的荣誉接踵而至。
一幅幅绿色美景,一块块金字招牌,凝聚的是宜都人民的智慧和汗水,记录的是40多万宜都人民将爱播撒在绿色生活的世界,宜都绿色生活的道路越走越宽……
向目标前行
绿色生活新引擎
以发展为目标,践行科学理念。去年,全国首个“5·26绿色生活日”在宜都启动,全国30个城市及国际国内绿色环保机构相聚宜都,确定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从践行科学理念,共创生态文明;强化制度设计,共绘绿色图景;推行简约消费,共享绿色生活;致力生态保护,共谋环境友好4部分发布了《绿色生活宜都宣言》。10月10日上午,我国首部《绿色生活方式指南》发布会在宜都举行。该指南历时半年编制,从衣、食、住、用、行、育、游、养等八个方面对绿色生活方式的具体实践进行指导。指南还分别对政府、提供服务的企业、公众提出明确的建议。制定了政府负责设计绿色生活方式推进总体目标,为绿色生活方式实施提供基础设施及配套政策并监督落实;企业负责按需生产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产品,减少排放;公众选择绿色产品、低碳出行、适度消费。思路决定出路,宜都按照《绿色生活方式指南》发展要求,上下联动,用绿色绘就幸福生活底色……
“生态童年”教育研究和实践,将绿色种子播进娃娃心田
以教育宣传为引领,让绿色生活理念入心入脑。全国首个“绿色生活日”在宜都诞生时,朗诵艺术家陈铎、央视主播欧阳夏丹、演员陈建斌、郭晓东为“绿色生活日”发声;启动仪式上还邀请世界冠军、中国举重运动员汪周雨领跑“绿跑”活动。并且,由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多次获得者、宜昌市文联党组书记周立荣作词,青年作曲家毛成东作曲的《绿色生活美》歌曲,在全国首个“绿色生活日”系列活动的当晚主题晚会上震撼登场,并全网惊艳首发。今年5月26日,从北京传来好消息,宜都选送的两件作品《各回各家》、《生态童年之歌》获得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组织的“绿色点亮美好生活”短视频大赛二等奖。同时,为了给生态童年播撒绿色种子,宜都从2013年开始,创新开展了“生态童年”主题实践活动,创编歌舞、发布生态童年公约、编制《图说绿色生活》校本教材等,让绿色生活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绿色环保的种子也在小小少年心中萌芽。今年疫情期间,一直在家中上网课的杨守敬小学三年级学生陈熙睿,作为“生态小公民”中的一员,养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用旧报纸打草稿,用废纸盒做成的收纳箱、废塑料瓶制成的笔筒。陆城一小学生管筱雅陪妈妈逛街时,利用从《图说绿色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劝阻了妈妈购买含有野生动物皮毛领的羽绒服。孩子父亲深受触动,将此故事拍成微电影《小棉袄 新棉袄》,获得宜昌市首届中小学生微电影一等奖。
老少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植树造林
以活动为载体,引导践行绿色生活。近年来,宜都绿色生活数十类活动火力全开:宜都发布了“金种子”计划,推动志愿服务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借爱国卫生月,开展“创国家卫生城市,建宜都美好家园”活动;全民“绿跑”打卡活动连续两年在清江公园、滨江公园、文峰公园等地展开。同时,还开展了青林古镇“诗意宜昌·谜润宜都”诗会活动;编制了宜都“森呼吸”地图,将“诗情画意”清水湾、“全国谜语村”青林寺、城区——桔城大道——聂沪线——大溪桥——大溪村等10多条旅游线路在“5·26绿色生活日”隆重推出,加上宜都发放300万元惠民消费券拉动消费,今天的宜都处处涌动着绿色生活的热流。
向脏乱宣战
生态环境新跨越
宜都清江(高坝洲)康养示范区环境一流
呵护生态环境,宜都以文明城市创建为统揽,启动冲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四城联创”战略。他们坚持“联”是关键,要全面发动、全员参与;“创”是核心,要全盘整治、全域美丽的原则,从小处着眼、大处着笔,优化生态环境,扮靓绿色家园。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显著。宜都在2017年11月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后,为全力打造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宜都模式”升级版,本着“一切归零,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思想。他们借助宜都市冬泳协会义务安全巡逻员队伍,启动义务安全巡逻和清江沿途巡逻救援活动。近年来,冬泳协会先后救起多名落水人员,劝阻不安全行为上千余次。为此,宜都市冬泳协会连续两年被宜都市委、市政府授予“宜都楷模”的光荣称号,协会还先后涌现出10多名省、市先进个人。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像这样的楷模在宜都层出不穷,截至目前,宜都市共选树楷模好人171人,其中,中国好人8人,荆楚楷模10人。同时,他们还举办了宜都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金种子”计划暨“福美乡韵”示范带建设推进会,会上公布了首批8支“金种子”志愿者服务队和8个“金种子”计划基地。目前,宜都已有注册志愿者8万余人,志愿服务队247支。
宜都市滨江公园绿如画
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提升了宜都“颜值”。宜都以倡响“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主题活动,加大了市政务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十里铺村委会小游园、龙山公园、长江岸线宝塔湾复绿等项目建设。经过两年强力推进,宜都城区绿化覆盖率为43.26%,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11平方米,仅生态停车场在宜都就已建成14个,林荫总面积达28894.47平方米,林荫覆盖率达40%。目前,集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城市休闲湿地公园小西湖健康主题公园投入运行,既满足了市民休闲游,又能为城市提供绿色保障。据悉,创森以来,宜都全面推进城区绿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9.32%。全市共建成省级森林城镇2个、省级绿色示范乡村27个、省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村30个。当人们对百强宜都的印象还沉浸在“工业强市”时,宜都已经成功创建成湖北省首个县级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卫生城创建如火如荼。自2018年7月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以来,宜都上下坚持问题导向,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农贸市场整治,道路环境清理。陆城胜利市场家禽类商户店面以前没有排水系统,无法达到屠宰、寄存、售卖三分离的标准。相关部门和市场经营方、经营户一起参与整治,安装水管、设置下水道,卫生状况大为改善。同时,该市还对城区农贸市场的45家水产经营户、70家熟食经营户进行规范整改,设置标识标牌、更换公益广告,还配套进行了公厕改造。在此基础上,宜都全面开展“五小”行业达标整治和“三小”市场监管。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消灭旱厕14座,选址建设4座国家1类标准公厕,改造提升70多座二类、三类公厕。对老旧小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进行“十乱”集中全面整治,全市300多个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截至目前,已有潘家湾、聂家河、五眼泉等乡镇获评“国家卫生乡镇”。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高歌猛进。宜都曾有100多家大大小小的码头占据境内20公里长江岸线,61家矿山无序采矿,84.47万平方米网箱养殖严重影响水质,沿江化工高能耗高污染……在践行绿色生活中,宜都重点围绕“清、关、退、拆、治”五大重点,以壮士断腕精神彻底扭转生态被动局面。截至目前,清理非法码头74家,完成复绿面积1200余亩,复绿长度38公里;关闭矿山38家,完成矿山植被修复88.99公顷;清江、渔洋河市辖水域养殖网箱全部拆除;沿江化工企业全面“关改搬转”,全市辖区“三无”采砂船舶全部清零,在全省率先完成采砂船舶年度拆解转产任务……同时,宜都紧扣“生态保护修复”这个重点,近几年总投资14.3亿元,已经启动开工建设7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今年计划完成年度投资6.3亿元。如今,宜都市民推窗可见绿,出门500米就有休闲绿地。连续多年在全省测评中,宜都市民对创城的知晓率达100%,支持率、满意率超过99%。
向高处攀登
绿色产业新发展
生态修复试验基地——贵子湖的春天气息
把绿色理念植入发展基因。宜都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严格产业环境准入,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
工业产业项目转型升级。宜都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将宜都近50公里长江岸线定为转型升级——宜昌化工产业主战场。为此,他们制定出台了《宜都市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方案》,采取“点对点”分工,协同合作,强势打响宜都化工园区建设攻坚战。2018年以来,园区共完成征地11232亩,拆迁房屋925栋,迁坟1542座;共争取5550亩建设用地、4696亩林地指标,保障项目入园建设需求;新修6条13.97公里绿色通道,迁改杆线35公里,供热、供电、综合服务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自2018年8月宜都化工产业园正式破土动工,多家施工单位随即进驻,仅两年多时间,宜都化工园雏形初具,已有兴发绿色产业园、华昊新材料、华阳化工、新洋丰肥业等35个重点产业项目落户化工园。兴发宜都绿色生态产业园合成氨项目建成后,液氨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园区内的下游企业生产肥料,每年可节约运输成本1500多万元。同时,进驻园区的华昊新材料是全球最大的氯化钡生产企业,产品广泛用于陶瓷模具生产、污水处理、印染等行业,畅销日本、韩国及欧美市场。以前厂区在猇亭,位于长江一公里范围内,这次积极响应政府“关改搬转”号召,将厂区整体搬迁宜都入园。
绿色品牌项目快速推进。宜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农家变商家”的发展思路,加快美丽经济的发展。他们在绿色品牌建设上,着力打造了宜都蜜柑、天人果汁、土老憨橘子厨房、天然富锌茶、宜红功夫茶等一批精品品牌;在乡村振兴上,红花套、高坝洲建立了10万亩优质柑桔示范区;枝城镇投资1亿元兴建了10里桃花农旅融合项;潘家湾土家族乡吕家坳美丽乡村生态旅游项目;梁山美丽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奥陶纪石林旅游提档升级项目;茶旅文融合示范项目等。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上,他们以打造全国“康养之都”为抓手,着力打造青林古镇康养旅游度假项目、三江康养新城建设项目、市民活动中心、长江山城水都健康城、荆门山文化旅游等项目。绿色产业项目实施,加速了绿色生活方式的推进。
一条带领数千名村民致富的双溪环线
绿色家园项目发展迅猛。宜都抢抓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机遇,以改造破旧路,提档升级建设经济路、资源路、旅游路为重点,充分融合了村镇布局、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等产业项目,同步建设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排水工程、绿化工程和危桥改造,达到村级主干路“黑化”、旅游路“亮化”、区域路“环化”、危险段“安化”的建设标准,打造“美丽宜道”宜昌品牌。目前,宜都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3220公里,路网密度为2.4公里/平方公里,公路路网密度居全省前列。新修的五眼泉镇“秀美双溪”环线全长14.1公里,有着5.8公里的骑行道,一路上有九凤谷景区、胡敌纪念馆、丑溪农耕文化馆、紫薇花海打卡梦幻地等,成为春天的蜜桃、夏天的西瓜、秋天的葡萄、冬天的草莓的全省“四好农村路”旅游线,沿线上万人亨受着“美丽宜道”建设成果。去年7月上旬,在全省“四好农村路”建设现场会上,宜都市枝城镇等45个乡镇为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同时,环境治理项目正加速推进。2019年8月,宜都市政府与三峡基地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共抓长江大保护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减少汇入长江污染物、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区域排水通畅、完善区域基础设施水平、提升流域周边土地价值等相关要求,合作建设一批长江大保护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生态修复、水污染治理两大部分,涉及14个子项目,概算投资27.35亿元。目前,投资3800万,宜都廖家湖湿地生态修复示范区项目于3月底已经正式开工。不仅如此,宜都为提升城市品质,今年城市建设项目再次火力全开:总投资1.97亿元的城市基础设施新建项目,将新建宝塔路、国商2号路、夷水路棚户区配套道路、大小西湖公园二期工程、城区节点绿化工程和环境整治等;总投资2.1亿元加速城市基础设施续建项;总投资1.02亿元加快城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总投资6.85亿元,促使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提速。
向幸福出发
生活方式新变革
生活因绿色而美好。宜都在大力发展绿色社区、绿色建筑、绿色公交,推动形成“自然、健康、适度、节俭、生态”生活理念同时,以全国首个“绿色生活日”系列活动在宜都启动为契机,主动顺应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的新期待,坚持绿色福利与绿色理念一起提升、绿色文化与绿色责任一起培育,使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深入人心,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自觉。
4.5公里城市健康步道、百余公里乡村跑道遍布城乡
共亨绿色成果。伴随九凤谷成功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龙湾改造升级、小西湖健康主题公园正式建成,加上宜都城区已经建成5个健康主题公园和3个健康广场,在配上健康步道网,不断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健身休闲需求,也成了市民打卡健康生活目的地。
乐享生态红利。宜都在践行绿色生活中,全市123个村实现了村村通客车,100%组通公路,98%的农户通公路,农村公路养护优良路率每年保持在85%以上,“市、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形成,物流信息化平台已经连接到千家万户。目前开通货运班线路5条,客货联盟线路18个,配送范围已覆盖10个乡镇89个行政村,基本实现货物当天到达村级站点。今天的宜都,已经实现买卖不出门,红薯、柑桔、茶叶、盐菜等特产畅销全国的新景象。
点亮绿色生活。宜都在生活方式上创新思路高招频出:近日,宜都市文明办、宜都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餐饮行业开展推行公筷公勺、餐前洗手、明厨亮灶和禁食野生动物的“三推一禁”专项行动,动员全市餐饮服务单位主动参与,共建文明餐桌,克服生活陋习,用“小餐桌”带动“大文明”,引领“大健康”。活动推出,广受市民热捧。同时,宜都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红白事办理暂行规定》,规定中提出:摒弃婚丧喜庆活动中的封建迷信、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炫富攀比、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事项不办”的操办方式和不收送礼品礼金等健康文明的交往方式,狠刹人情风,树立移风易俗文明乡风,深得村民响应。
今天,高位起跳看宜都,宜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绿色出行蔚然成风、绿色居住成为时尚。(三峡晚报 记者 王铁 通讯员 朱灿义 周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