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鄂州多措并举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

A-   A+
发表时间:2020-05-27 09:39    来源:鄂州文明网

  “几十年的‘老末’,现在年年争先进!”不久前完成湖北省鄂州市“2019年度红旗示范党组织”验收评审,西山街道华光村6组党员曹裕平比村干部还高兴,“如今天天是迎检标准,人人为华光争脸。”“篾箩千只眼,蜡烛一条心”,曾经的“软弱涣散村”连续五年当先进,一套“党员公约”的创新尝试,绘出了华光村党群合力的“同心圆”,破解了由来已久的治理症结。

  症结在“毛细血管”不畅

  华光村地处鄂城区西山街道西部,距中心城区2公里,北依宝钢鄂城钢铁厂,地理环境优越。

  守着好区位,村子却端着“穷饭碗”。

  面对市政建设施工项目、村组土地划分、赔偿款分配等历史遗留问题,群众法治观念淡薄,部分人员家族观念较强,纠纷处理靠殴斗和上访;“两委”班子同样不团结,得不到群众认可,村集体欠账数百万元,村工作人员工资发不起,电话费交不了……

  “11年间,村子换了6任书记。”西山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说,街办也曾下派干部到村级任书记,都收效甚微,多年来非访、缠访牵扯了党委政府的大量精力。

  这个年年街道考核倒数第一的上访村,在2014年被市委组织部评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华光之困,症结在哪?

  “基础设施差,群众思想混乱,党组织堡垒作用没发挥,村干部和党员先锋作用不明显,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最后一公里’不通,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紧张……”

  街道党工委派出调研组深入村民家中走访发现,问题根源还是出在村党组织及村干部、党员身上。

  “乡村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关键环节。”鄂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锋说,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最终还要落在为群众办实事上。

  群众“号脉出方”定下“党员公约”

  2016年6月8日,西山街道再次为华光村换“将”,80后退役军人石笔担任村党总支书记。

  上任伊始,石笔首先抓村干部队伍建设,在街道党组织监督指导下,华光村公开选举了12名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奉献精神强的党小组组长。

  村党总支将全村89名党员划分在12个党小组,自主选择包保联系5至10户村民,负责民意收集、民间调解、重点人群帮扶,引导群众参与乡村共治。

  “党员干部做得好不好,谁来评判?”

  紧接着,西山街道在华光村创新试点实行“党员公约”制度。

  “好不好,群众说了算。”石笔是土生土长的华光村人,熟悉村情民意,“用群众的要求来规范党员的行为,才能让群众满意。”

  “希望党员带头整治‘大操大办’人情风”“居住环境要改善,得长期保持”“要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解困”……

  通过支部主题党日献计、户户响广播公告、村湾组会纳谏、微信QQ群发言、乡贤能人征策等开门定公约的方式,村党总支征集到党员群众意见46条。

  “严肃纪律规矩、建设绿色村庄、发展集体经济、引领文明新风等村级中心任务,党员关切热点,群众普遍需求均纳入公约,梳理形成公约初稿。”石笔介绍,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党员、群众围绕初稿,逐人发言,逐字斟酌,经党群表决后报街办审核,最终形成七条“党员记得牢,群众看得懂”的简洁公约。

  “党员公约”悬在全村党员户的门头上,将党员身份、职责、承诺“亮”起来。

  党员践诺纪实“红黑榜”立在乡建文化长廊里,将党员月度积分、测评“挂”起来。

  党员带头干,群众对照学

  “群众有问题,第一调解人是包保的党员,如调解不了则由党小组出面。”曹裕平说,“小事不出组,少给村委添麻烦。”

  “以往邻里闹矛盾觉得谁先让步谁吃亏,小事越闹越大。”60岁的村民李丽英说,石笔当了村支书后,谁家有事他都管,后来,党小组、党员都来管事!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

  今年,村集体决定新修一条连通城市主干道的通村路,主要占用6组土地。6组党员依照党员公约各自到包保群众家中做工作,两日便签好土地、青苗等赔偿协议。

  疫情期间,华光村各党小组带队,年轻党员守卡点,老党员也积极上前,走访包保户、摸底排查、测体温,监督蔬菜、粮食平价供应。

  党员胡启森的老父亲在疫情期间去世,他带头丧事简办,办完当日即回卡点值守,还将家中留存的酒精、中药材分送到各卡点。

  “党员带头干、走在前,群众对照学、跟着做。”村民吴友海感慨,不管是党员还是群众,“站着看”就是拖后腿,“抢着干”才能争先进。

  全村89名党员成了89个“堡垒”,大多数问题就地化解。往日的“上访村”,如今遍布党员示范商户、热心党员治安队、村级志愿服务队、“最孝顺媳妇”、“文明家庭”、“诚信标杆户”……

  五年时间,村干部精神面貌一新,村风持续向好,各项工作连上台阶。(鄂州日报)

责任编辑:万敏健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