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历来都是天大的事,吃也早已融入到语言、文化当中。但从公共卫生、健康安全的角度来看,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无疑是更科学、更合理的选择。科学研究表明,病原微生物可以借助筷勺传播,引起交叉感染,典型的就有幽门螺旋杆菌、甲肝及手足口病,共餐制是致病的高危因素。
今年4月是第32个爱国卫生月,黄冈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印发了爱国卫生“十大行动”实施方案,聚焦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各地以“十大行动”为抓手,迅速掀起了爱国卫生运动的高潮,助力黄冈市创文创卫。健康饮食倡导行动是“十大行动”抓手之一。
小举动彰显大文明,小餐桌彰显大健康。当前,市区堂食类餐饮也在有序开放。进餐中餐饮单位是否提供了公筷公勺?市民是否养成了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
4月17日至19日,记者就此探访了市区部分餐饮酒店。
现状:市民用餐习惯喜忧参半
“请使用公筷 !”“好的,放一边哈。”
4月17日下午4点多,在黄州八一路马路边边火锅串串香酒店里,3位年轻人点完餐准备食用,酒店负责人童建军将两双公筷送到他们桌前,3位年轻人表示感谢,他们点了一个火锅,在进餐中,都自觉使用公筷。
童建军说 ,马路边边火锅店经营了2年多,店里摆放有24桌,每一桌都配备有公筷,公筷能够消除交叉感染的隐患、减少疾病传播的概率,尽管提供了,但来客有的用公筷,有的没有用。
随后,记者到筷子巷,巷子里有零散摆在店门口的小餐桌,桌边进餐的都是年轻人,几乎都没有使用公筷“。我们又没病,用什么公筷。”“都是好朋友,公筷太见外了。”“用公筷太麻烦了……”他们纷纷表达不乐于用公筷。
在黄州商城的一家酸菜鱼餐馆里,两位中年男子正在用餐,火锅里有公筷公勺,二人均自觉用公筷公勺夹菜舀汤“。防止病从口入,就是要注意使用公筷公勺这些小细节。”其中一位笑着说。
涵晖路与赤壁大道交汇处的山东水饺馆里,一位老人用自己使用的勺子给身边推车里的孩子喂水饺,记者提醒这样不卫生,老人不以为然,笑着说:“我的3个伢都是这么喂大的,也没什么病,哪来那么多的讲究。”
记者随机问了6位路边行人对餐桌上使用公筷的看法,一位老人表示不介意,另外三位老人均表示不会使用公筷,尤其是家人一起进餐。两位年轻女孩则表示会使用,其中一女孩熊爽极力赞成,她在北京上大学,因疫情防控还没开学,暂时待在家里。
“以前我们家里基本不用公勺公筷,疫情防控期间呆在家里,每天餐桌上都使用公筷、公勺,持续至今,慢慢就养成了这种健康的就餐习惯。”熊爽说。
倡议:文明进餐使用公筷公勺
餐桌举止非小事 ,一筷一勺见文明。
4月19日中午,在德尔福遗爱湖酒店一楼民间菜馆里,有3桌客人正在用餐,服务员陈大姐不时提醒客人使用公筷公勺。
德尔福遗爱湖酒店总经理何刚俊表示,为客人用餐提供公筷公勺是酒店必须做到的,服务员也会善意提醒,但用或不用服务员也不能过度干涉,这就需要各方引导客人使用公筷公勺。
“推进公筷行动,关键在于改变传统餐饮习惯。一双公筷的成本对酒店来说可以忽略不计,但一般放在餐桌上,用的少。在一起吃饭的多是朋友熟人,以前没用突然用起来,似乎有些尴尬,没有这种习惯,只能倡导使用。”原始部落餐饮负责人邵建兵也有同感。
戴口罩、勤洗手、常消毒、不聚集、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疫情防控时期,市民对身边卫生健康的生活小细节渐渐重视起来,大家在生活工作中的自觉防护意识也在逐步提高。
3月18日,麻城市推进“公筷上桌、健康你我”行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家家户户都知晓“公筷行动”,市民人人都使用公筷公勺,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麻城市倡导公筷行动成为餐饮新“食“尚,各方纷纷点赞,市民积极响应。
推进“公筷公勺”势在必行。
市餐饮酒店行业协会秘书长徐金超代表市餐饮协会发出倡议:餐饮行业要多引导宾客使用公筷公勺,市民聚会、围桌合餐时应主动使用公筷公勺,养成文明、健康、理性、节俭的用餐习惯,争做“文明餐桌行动”的践行者、示范者、推动者。(黄冈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桑、钱芳、李奕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