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的非典,那时我4岁,是被保护的对象。2020年的新冠,我21岁,轮到我来保护你们。”写下这段文字的,是21岁的宜都姑娘李璇霜。2月下旬,当从单位得知需要派人驰援武汉市社会福利院时,她主动请战,逆行武汉。一个月后,完成任务,平安归宜。4月16日,李璇霜将结束14天的集中隔离回家。
李璇霜说,这世上可能确实没有超级英雄,不过是无数人都在发一份光,然后萤火汇成星河,所以我带着“山河不重光,誓不还家乡”的决心,踏上武汉抗疫战的征程,融入到这星河中尽着我的绵薄之力……
“我单身无负担,请让我应援一线”
“面对国家的召唤,作为一名湖北人,我必须勇敢站出来,让我去吧!我是护士,我单身,没有家庭负担,我能吃苦,请让我应援一线!”2月24日,宜都市民政局接到上级紧急通知,要从宜都市社会福利院选派两名工作人员,驰援武汉市社会福利院。21岁的李璇霜主动向领导请战,一口气说完这些话,她年轻的眼睛熠熠发光。
宜都女孩李璇霜出生于1999年年末。去年毕业后,被一家医院派驻在宜都市社会福利院工作。今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李璇霜也早早住进福利院。一边护理着福利院的老人,一边在网上关注着疫情。
李璇霜的请战,很快得到批准。当天,犹豫再三的她还是给父母打了个电话。电话另一头,父母嘱咐她:“爸妈支持你的选择,你只管冲锋在前,家里的事不用操心。但是,你记住,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平安回来,家里好吃的都给你留着呢。”
出征武汉,护理70多名特困对象
2月29日,李璇霜和其他12名医护人员在宜昌集合后,出征武汉。
老年人是新冠肺炎病毒的易感群体,在护理上需要做到事无巨细。李璇霜所在的隔离区域有70多名老人和特困对象,其中30多人身患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危险系数极大。
早上7点,李璇霜要开始给护理对象发药喂药、量体温、量血压、更换口罩。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喂饭、喂水、如厕。谁的药是一天吃几次,哪种药是饭前或饭后吃。从最初的一一记在小本本上,到一个星期后的倒背如流,李璇霜下了大量功夫。
有的“不听话”的病人会趁她不注意偷偷将药吐掉,李璇霜发现这个端倪,此后喂药时,总是要哄着他们全部喝掉,张开嘴检查才放心。为了节省时间,她每天晚上会将30多名病人的药一一整理,用写好病人名字的一次性小杯子装好摆放。这个过程,往往需要一个多小时。
由于护理对象的特殊性,为避免发生意外,李璇霜和其他护理人员每两个小时会查一次房,检查每个人的身体状况。
耐心和温和,可以抚慰伤痛
李璇霜所负责的隔离区,有90多间房,住着70多名护理对象。经过一个星期的了解,哪间房住着什么人,是什么具体情况,她都了然于心。
特殊时期,福利院里每几天会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所有护理对象都隔离在自己的房间里,不能外出,唯一的消遣是看电视。时间一长,难免在情绪上有波动。
李璇霜常常陪他们说话,聊聊今天看了什么电视剧,或者有什么有意思的事情。隔离区有个20多岁的男孩,心智还似几岁的孩童。封闭管理期间,他时常觉得饭菜里有针。
李璇霜发现他的异常,尽量多花时间关注他,陪他说话,教他写字、做手工。这些需要专注的事分散了男孩的注意力,缓解了他的紧张。看着他一天天好起来,歪歪扭扭地写下一个个汉字,李璇霜松了口气。是啊,对于这个特殊的群体,护理人员的耐心和温和是一剂良药,可以抚慰他们的伤痛。
签名防护服,是青春最好的纪念
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心理疏导、专业护理、规范防控。是李璇霜的日常状态。像其他年轻人一样,李璇霜也是“手机控”,但进入隔离区后,她忙得根本没时间“惦记”手机。
在隔离区“全副武装”,经常护目镜会勒得头疼,口罩、防护服套着,闷得汗一直流。六个多小时不能吃喝不能上厕所,长时间戴口罩,脸颊上压出红印,鼻梁起了水疱,长期消毒让双手起了裂痕……虽然辛苦,但这位99年的女孩却不觉得苦。面对那些急需帮助又对自己充满信任的老人,她认为没有理由不坚持下去。看到老人们期盼的目光,听到他们在每一次护理操作后的那句“谢谢”,都让她内心百感交集。
4月2日,根据安排,李璇霜和战友们经过严格的核酸检测后,撤回宜昌。离开武汉时,她带走了一件战友们签名的防护服,她说:“这是最珍贵最有意义的礼物!”
在集中隔离酒店门前举行的欢迎仪式上,隔着五米多的距离,李璇霜看到了已两个月没见的妈妈。母女相望,含泪而笑。
“愿冬去春来,黄鹤楼上,看汉江澄澈,已是新篇。”21岁女孩,用她的行动,书写着新时代年轻人的担当。(三峡商报全媒记者 王晶晶 通讯员 翁世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