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我准备加入义务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志愿者队伍!”大年三十,湖北省恩施市白杨坪镇熊家岩中学教师孙军的一句话,让正在吃年夜饭的一家人顿时安静下来。年近80岁的父母没吭气,最后还是妻子刘贤珍小声地说:“你决定去就去吧,但是要注意安全!”
恩施位于湖北省西南武陵巍巍群山中,西面和北面邻接重庆市,东邻宜昌市,南邻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北接神农架林区。从孙军家到恩施市城区有30多公里路程,因山区道路崎岖,一般需要花费50分钟时间。就算不考虑新冠肺炎的传染性,参加义务接送车队都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1月23日,恩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一号通告,宣布暂停恩施州城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运行,医护人员如何上下班成了一个难题。当天,孙军从在医院上班的侄女那里得知,社会上正在组建义务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志愿者队伍。
“国难当头,必须做点什么,共产党员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冲到最前线。”孙军说。
“医生都不怕,我怕什么?”
1月25日下午4点多,孙军接到了第一个医护人员的求助电话:“我在巴东野三关,要回恩施,你能来接我吗?”
“可以,你给我发个定位,我马上过来。”来不及吃晚饭,孙军马上驱车出发了。巴东野三关距恩施有100多公里,当天正下着大雪。队里人觉得时间太晚了,道路结冰,行车有危险,劝他明天再去,孙军说:“人家医生是要赶回医院救人,他们都不怕,我怕什么。”接到人返回恩施,已是次日凌晨1点。
1月27日凌晨4点,刘贤珍为丈夫打包好了一天的干粮,她心里有些害怕,因为此前孙军已经连续两天夜里没有回家直接睡在车里了,但她想起昨夜孙军对她说的那些话,“医护人员他们太苦了,我看着都觉得心疼”,她把这种情绪强压了下去。
根据车队的统一安排,孙军负责接送龙凤坝沿路进城的医护人员。疫情防控期间,医院要求医护人员早上5点上班。
“这么冷的天,医护人员多数又是女孩子,这么早站在路口等不安全,所以只能我等他们,不能让他们等我。”于是,孙军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等在需要接送的医护人员的家门口,送他们去上班。
“你救人,我送你”
“疫情不消失,我们不收兵!”车队微信群里,大家相互打气。
就这样,孙军所在的“抗击肺炎爱心车队”成员已经从最初的8人发展到40人,既有20岁出头的青年“小哥哥”“小姐姐”,也有50多岁的“老哥哥”“老姐姐”,大家每天载着一个又一个医护人员穿行于冷清的大街小巷,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
看到孙军的义举,同校教师朱杨鑫也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他激动地说:“孙老师是我们年轻教师的偶像。”
1月29日,恩施市发布第5号公告,要求进一步加大车辆管控力度,倡议人不上街、车不上路,恩施州城中心城区实行车辆限号上路。医护人员用车需求量进一步加大。
一页页与陌生号码的通话清单和微信聊天记录着孙军的繁忙,随着他们车队的义举在社会上传播,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向他们求助,车队每人每天要接送十几趟后才能稍作休息。从1月24日加入到2月6日因学校工作离开车队,孙军所在的“抗击肺炎爱心车队”免费接送了医护人员及物资2000多趟,累计超过3000人次。
“这钱,我愿意花”
2月12日,是湖北省恩施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网络教学开学的日子,为了不耽误学生的教学,2月6日孙军依依不舍告别了爱心车队的工作。
回村之后,由于熊家岩村交通复杂,抗疫卡点设置较多,人手不足,教学工作之余,孙军又参与了义务蹲守卡点的工作。由于村里及学校防护物资紧缺,他多方筹措到100个口罩、4套防护服、75公斤84消毒液、5公斤酒精,用于村里和周边各中小学消毒,并组织人员每隔3天对学校食堂、厕所、学生寝室、教学楼、办公楼等场所进行全面消毒,为师生返校提前营造了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有人替孙军算了一笔经济账,在车队时前后共花费1000多元油钱,后期给村里和学校购买的防护物资花费1200元,全部是自掏腰包,加上其他费用,孙军前前后后差不多花了4000元。
“我敢这么花钱,那是因为教师的待遇越来越高,我虽然不是土豪,但这钱我愿意花。”孙军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疫情当前就不应仅仅局限在本职岗位上,任何一个有困难的地方都是战场。(《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