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送患者到接种疫苗 向亚飞:挺身而出的先行者

A-   A+
发表时间:2020-03-31 11:54    来源:湖北文明网

  向亚飞是巴东人,今年29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他在武汉当社区志愿者,开着救护车接送确诊患者,与疫情赛跑。如今,他又有了新身份——首批重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苗(腺病毒载体)Ⅰ期临床试验志愿者。

  3月15日,向亚飞接到军事医学专家陈薇院士团队研发重组新冠疫苗招募志愿者信息,他瞒着家人报了名。

  3月16日早上,江苏疾控中心打来电话,通知向亚飞下午到武汉特勤疗养中心体检,看是否符合接种重组新冠疫苗的条件。

  3月17日,向亚飞接到电话通知,他正式成为首批重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苗(腺病毒载体)Ⅰ期临床试验志愿者,编号006。向亚飞简单收拾行李后,前往接种了重组新冠疫苗。

  重组新冠疫苗接种试验招募的志愿者共有108人,年龄在18至60周岁之间。试验期间,志愿者要进行7次血液样本采集,注射疫苗前后需要各采集一次,后面5次采集将在接种后的第7天、第14天、第28天、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

  向亚飞说,由于重组新冠疫苗具有未知性,开始有些恐惧是难免的,但是这种恐惧很快就消失了。

  目前,向亚飞在武汉一家疗养院进行为期14天的医学观察,状态较稳定。“晚上会发低烧,白天我在房间里锻炼,和家人视频聊聊天。”他说。

  向亚飞义无反顾报名成为首批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Ⅰ期临床试验志愿者的故事,还得从疫情刚发生时说起。

  1月22日晚,向亚飞收拾好行李,准备23日回巴东过年。但在家里看电视上对武汉疫情的报道,向亚飞坐不住了。从在华中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读书开始,到后来在东湖附近开餐馆,自己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在武汉度过。是不是应该留下来,做点什么?

  向亚飞决定,留在武汉当志愿者。1月23日,向亚飞加入朋友组建的接送医务人员的微信群,当晚便开始接送医务人员上下班。后来,武汉市政府招募青年志愿者,他第一时间报名。

  1月26日,向亚飞接到志愿者任务通知。他的任务是开救护车送确诊患者至各定点收治医院。向亚飞被安排到华中科技大学梨园医院。

  1月27日,向亚飞第一次一个人开救护车去接新冠肺炎确诊病人。坐在驾驶位上,他顿感心跳加快。确诊病人坐上车后,向亚飞不由得平静下来。“那会儿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快点把患者送到医院,让患者早点得到救治。”他说。

  当天,向亚飞共接了8个确诊病人到定点收治医院。直到次日凌晨2点,向亚飞才结束一天的工作。第二天、第三天,向亚飞逐渐适应,开始与患者交流。

  “有次值守医院,有个老人孤零零地在发热门诊大厅。”向亚飞连忙上前询问,并第一时间联系医生。经过检测,老人被确诊为重症新冠肺炎。

  向亚飞迅速找来轮椅,把老人送到ICU病区。ICU病区在6楼,只能坐电梯上楼,向亚飞屏住呼吸,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将老人送到ICU病区。

  后来,向亚飞总是打听老人的情况,帮她买些生活用品。第五天,向亚飞请一位在ICU支援的江苏医疗队医务人员帮忙给老人送点粥,这名医生告诉他,老人当天上午已经离世。

  “头一天她还说想喝粥,现在粥送来了,人却不在了。”向亚飞瞬间红了眼眶。

  抗击疫情,向亚飞冲锋在前,是生命的“摆渡人”;疫苗实验,他挺身而出,是勇敢的“先行者”。这两个月的经历,有一颗种子在向亚飞心里悄悄萌芽。

  朋友问他:“回去后你最想做什么?”

  “我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描绘愿望,向亚飞眼里有光。(恩施日报 记者 向东平 通讯员 黄 华)

责任编辑: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