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之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临危不惧,奋勇逆行,有火一样的热情,也有水一般的柔情,他们是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艾家镇的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在共同参与疫情防控的同时,他们用细致的帮扶和关怀解决了疫情期间百姓们的急难事。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
“一对一”帮扶
在防疫期间,点军区艾家镇的42名党员,以“就近就便”为原则,细化包保措施,对辖区75位孤寡老人、病残人员、精神障碍患者和子女不在身边的高龄老人等四类特殊群体,落实党员志愿者“一对一”帮扶工作机制。通过定期上门、电话问询、代买配送及全民体温监测、发放防疫物资等工作,及时收集需求、解难帮困,确保“生活有人照料、困难有人解决”。防疫期间累计联系、探访特殊群体200余人次,解决生活难题20余件。
胡春华给独居老人测体温
邹某是桥河村一名精神障碍患者,爱人和女儿常年在外务工,他一人独居。在得知他腿疾复发无法行走时,包保党员胡春华立即联系村医一同前往诊断、配药,并送去米油、口罩等物资。吴述昌是大栗树辖区康养城的包保党员,虽然康养城的老人们不属于四类特殊群体,但是为了保障封园之后100多位老人的正常生活,吴述昌成为了他们的“特殊儿子”,定期为老人们送去口罩、生活物资和所需药品,并联系爱心人士为康养城捐赠蔬菜6次。艾家镇福利院是七里村唯一的养老机构,虽然只有5名老人,却是七里村党支部的牵挂。疫情期间,作为包保党员的胡斌,除了安排支部党员在福利院大门口“安营扎寨”24小时值守外,还多次为老人们送菜送药,专门安排志愿者队伍为养老院进行全院消杀。
为严格保障特殊群体的正常生活,疫情防控期间累计发放特殊困难群众生活补助198人次60600元,对城市低保、拾荒无生活来源人员等群体,发放米、油、菜、口罩等物资6户8人次。
一个难题一条对策
“一对一”化解
为解决群众就医难题,点军区艾家镇党员干部第一时间摸排辖区医疗物资储备底数,通过对上争取、多方采购、社会捐赠等方式,切实保证医疗物资、卫生用品、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和供应,确保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具备保障群众基本健康安全的条件。对于发烧或特殊疾病患者,党员干部挺身在前,第一时间协调通行手续,明确就诊流程,及时跟车送诊。
村民捐赠爱心蔬菜
为解决种养殖业农户农产品相对过剩又无法外销的问题。朴实的艾家群众却没有丝毫怨怼,反而提出了一个新的“难题”——把富余的蔬菜瓜果,送到战疫一线去。为了把好事办好,镇指挥部迅速组建了党员“爱心送菜小分队”,积极对接各大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及居民小区,联系物资需求和配送事宜。在艾家、七里、桥河、柳林等村,60余位农户,累计为城区4家定点医院、辖区2所养老机构送出近9600斤果蔬。对于部分家庭困难的农户,通过党员干部个人认购的形式,帮助销售蔬菜1000斤、土鸡73只、鸡蛋1400个、鸭蛋70个。
一项需求一支队伍
“一对一”关怀
面对疫情,点军区艾家镇志愿者们纷纷加入生活用品、母婴用品、药品“代购”小分队,春耕备耕小分队,爱心义剪小分队和心理援助小分队等25支民生保供队伍,全领域、多层次保障居家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代购”小分队志愿者谢顺琦是一位90后小姑娘,战疫期间一直和“两委”班子战在一起。由于学过护理,就担起了为群众买药的重任,城区各大药房都有她奔走的身影。整个防疫工作期间,她为131户累计购买247种药品635盒。
龙晓燕义务为村民理发
爱心义剪小分队志愿者龙晓燕是柳林村的无职党员,看到值守点同志们长期坚守,在向村委会报备获准后,第一时间到值守点义务为所需村民理发,解决了他们的“头等大事”。
农资保供配送小分队队长刘家铭,是集镇最大的农资超市负责人,截至目前,他累计为各村(居)运送种子、肥料等各类农资35000余斤,涉及金额10万余元,有效保障了群众的春耕备耕。
心理援助小分队是点军区艾家镇按照“5+N”的模式组建的志愿者队伍,为满足群众心理援助和疏导服务需求,通过线上咨询交流的形式,为辖区群众开展心理疏导志愿服务。
宜昌市点军区艾家镇通过三个“一对一”举措,通民情、问民需、解民难、顺民意,用最接地气的方式,用实际行动扛起责任、经受考验,办好了一桩桩民生事。(点军区委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