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必须担起这个职责!”3月20日,正在应城市人民医院门诊入口值守的“90后”青年志愿者陈瑾说。
今天是陈瑾在卡点义务值守的第三天,面对每天1000多的人流,量体温、询问病史、导分诊,她用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双眼,为每一位来院患者筑起第一道防线。疫情尚未取得决胜,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时候进出医院仍然有着很大的风险。但陈瑾没有犹豫,“我很早以前就给医院团总支郭书记打过电话,要求来做志愿服务,无奈当时小区管控太严,不能自由进出。”直到近两个月后,身为医学院校应届毕业生的陈瑾才满足心愿,走上了自己心仪已久的岗位。“我学医,为的就是为社会尽责,要我宅在家里,那我所学有什么意义?”
值守在CT室的王子乐同样是一名“90后”青年志愿者,“进院必查CT”的入院规定,让CT室顿时人满为患,火速成为高危风险区,“面对疫情,每个人都应该勇往直前!”为避免患者候诊聚集,她耐心引导堆积如山的患者登记、排队、排查,解释医学术语,提前告知患者检查注意事项,检查完毕后,她又向患者指引下一步的诊疗室去向。每天,她还帮忙给机房、走廊、办公室及值班室进行卫生消毒,任劳任怨。由于长时间佩戴密封口罩工作,鼻梁都被划破了,满不在乎的她贴了一块创可贴继续工作。
“医生,怎么还没到我!叫号系统显示里面的人进去都半个多小时了!”门诊二楼B超室,一名患者焦虑的质问医务人员。“您别着急,因为这个患者申请了脾脏、胆囊、胰腺等三个脏器检查,所以时间要用得久一点,您放心,她一出来我就安排您进去。您这边再坐一会……”青年志愿者李雪梅迅速上前,在电脑里查验当事患者的B超申请单后很快找到原因,在她的耐心解释下,刚才还一脸不耐烦的患者带着满意的笑容回到自己的座位,整个候诊大厅迅速恢复了秩序和宁静。每天,李雪梅都要接待安置几百名做B超的患者和家属,有的要叮嘱憋尿,有的憋不住了要引导去洗手间,有的找不到饮水杯、饮水机诸如此类,她都一一耐心引导,为B超室的有序就诊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整个城市刚刚解封,就在许多人认为外面还不安全选择宅在家中的时候,却有这样一群年轻人挺身而出,她们主动联系医院,毫不犹豫的冲上一线,甘愿无偿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她们就是应城市人民医院青年志愿者,让我们记住这一串闪亮的名字:郑正、郑楠、陈瑾、张维、皮咚涵、陈倩、辛雅竹、王子乐、李雪梅、程佳妮、张舒婷。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传递社会正能量,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传播了文明,传播了理想和责任,这种“爱心”和“文明”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暖流,温暖着每一个人。你们都是好样的,应城市人民医院青年志愿者!(应城人民医院宣教科 华潇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