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亲人,也是战友,他们肩负使命,他们参与志愿服务,他们告别温暖小家,投身到战“疫”一线。在宜昌市点军区抗疫最前线,有并肩作战的医者父女,有携手共进的抗“疫”夫妻,有密切配合的志愿者母子,他们将亲情作为坚实的后盾,共同战“疫”,为筑牢疫情防控的堤坝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医者仁心,疫情防控“父女兵”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点军区街办塘上村涌现出许多全力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最美逆行者。其中,周建华、周晓阳这对村医“父女兵”的身影格外夺目。
父亲周建华,50岁,是塘上村卫生室室长,行医29年,负责医疗、人员信息核对、污物处理消毒等工作。
女儿周晓阳,23岁,实习医师,入职1年多,现负责村公共卫生服务、疫情期间返乡人员体温监测、慢病患者药品代购等工作。
周建华父女俩是千千万万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的缩影。他们从大年初一开始,每天坚持在岗,配合村干部做好疫情防控宣传、返乡人员的摸排和居家医学观察等工作。村民出不了门,他们就背着医疗箱挨家挨户上门服务,乡亲们看到村医亲自上门测体温、就诊、做宣传,听着自己信赖的医生宽慰的话语,也不再恐慌。
塘上村约有村民2000人,返乡人员152人,父女俩成为全村防疫战线的第一道“堡垒”。“他们父女二人对我们村防疫工作帮助是巨大的,除日常诊疗外,他们还上卡口、量体温,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毫无怨言,我们全村老百姓感谢他们。”塘上村党支部书记王静说。
“作为一名老村医,这个时候我们父女俩必须要有担当,要做好表率作用,更要尽到村医的职责。”周建华说。
为了塘上村村民的生命健康,周氏父女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用最平凡的坚守,筑牢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最美相守,并肩抗疫“夫妻档”
她是美丽的白衣天使,他是勇敢的守土卫士;她冲在抗“疫”一线,他守护后方平安。一声平安、一句加油,成为他们彼此鼓舞前行的不竭动力,疫情来临,他们并肩作战,他们是夫妻,更是战友!
他是王涛,腊月二十九接到命令后奔赴抗“疫”一线,吃住都在点军区桥边镇李家湾村村委会、值守点,每天仅能休息4、5个小时。
平日带领李家湾村工作人员对辖区开展常态化巡查、劝导值守、消毒灭杀,偶尔也客串一下代购员。在这场战役中,没有人是旁观者,王涛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入党时许下的铮铮誓言。
她是易文琴,是点军区桥边镇卫生院一名80后的护士,她也是王涛的妻子。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隔离面罩的后面,是一张张坚毅的脸;防护服包裹着的,也是一个个血肉之躯,担忧和害怕是人之常情,但易文琴却主动请缨前往车溪高速路口支援,日夜守护着桥边西大门。
这对小夫妻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12岁,小女儿不满6岁,但疫情来袭,这对夫妻还是义无返顾的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在抗“疫”最前沿!
有一种牵挂,是彼此抗疫空隙的“微信报平安”;有一种骄傲,是彼此共同为守护点军而努力。他们虽然战场不同,但是使命相同,他们冒着生命风险冲到一线,用小家的暂别换来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这便是他们的选择。
志愿服务,母子同心显担当
大年初二,点军区联棚乡泉水村的赵孟波早早赶到村委会,把辛苦储备的100多个口罩全捐了出来,又向村委会捐款500元用于疫情防控,并申请成为志愿者,义务参加村里疫情防控。
“我能跟着村干部一起为防控疫情做点事情,心里才觉得踏实!”赵孟波一句话道出了村里所有参与防控的志愿者的心声。
同时,赵孟波的母亲也主动和村委会联系,“有哪里需要值守的,一定要安排我去啊!”赵玲在电话里叮嘱道。赵玲虽然已经51岁,却始终保持老党员本色,她说,“党员就是要起带头作用,在国家和群众有难之际,我就要冲锋在前。”
时间一晃到了初春备耕时节,上不了值守岗位,赵玲从其他方面为乡亲们服务了起来。这个热心老党员又“上岗”了,忙里忙外帮村里的乡亲联系各类蔬菜秧苗,联系经济实惠的团购,儿子赵孟波笑道:“已经习惯了,她就是闲不下来。”
在每个小家里,他们是儿子、是父亲、是丈夫,是女儿、是妈妈、是妻子;但在国家的召唤和严峻的疫情面前,家人成为了“战友”,也是这千千万万个小家,成为了这场无声战争中最坚实的盾牌,默默地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力量。(点军区委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