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明之光照亮战疫之路——南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强化疫情防控纪实

A-   A+
发表时间:2020-03-16 15:03    来源:湖北文明网

  突发的疫情,考验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活力与能量,南漳3万名志愿者冲锋一线,从城市到农村,从大街到小巷,从网上到网下,南漳城乡到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

  他们传递爱心、传播希望,在战疫路上,用温暖的志愿服务筑起铜墙铁壁,挡在病毒和群众中间, 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志愿红”也将擦亮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凝聚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

  “红马甲”一呼百应

  “疫情发生后,南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一时间向全县广大志愿者发出了倡议书。”南漳县委常委 、宣传部长李晓佳告诉记者,南漳县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依托县镇村三级文明实践组织网络,及时印 发了《开展“隔离病毒、传递爱心”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全县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整体联动,同频共振,建立党员干部带头、热心群众积极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形成了3万名志愿者抗疫力量。

  “小区、村巷是整个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各实践所的指导下,各实践站都 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到排查、防控等工作中去。在小区门口、村巷路口都有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身影。这抹红色成了寒冷冬日里最暖心的颜色。”李晓佳说。

  志愿者奋勇当先,志愿团体也争先恐后。“红马甲”“红袖章”“党徽”志愿者按照防控预案,如棋局摆布在抗疫一线,重点开展了防疫知识宣传、心理疏导、物资运输、生活资料配送、协助农业复工复产 等20多类志愿服务活动,为决胜冠状病毒夯实坚定的基础。

  “预警哨”全域渗透

  面对新冠病毒的强传染性,隔离与防护不仅是决胜的关键,也是全民宣传的重头,“预警哨”能否深入人心,决定了疫情防控的成败。在开展抗疫行动中,南漳县发出“同舟共济、抗击疫情”的倡议书,号 召志愿者就近组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小分队”,各镇区、村社区利用村村响、微信朋友圈、宣传标语 、等各种“硬核”接地气的宣传形式,形成了疫情防控宣传引导的“矩阵效应”。

  南漳县文明办主任张大江介绍说,连日来,南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挥志愿者人数多、分布广的优势,发挥乡村“土办法”的优势,组织志愿者采取打铜锣、提音箱的形式,深入偏远的村落进行宣传教 育和防疫劝导,田间地头、乡村道路、街头小区都留下了“志愿红”宣传教育的身影。

  志愿者走上街道、走进社区、深入村组、深入楼宇,张贴宣传海报、悬挂横幅标语、发放预防手册、宣传防控政策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南漳县九集镇宣传标语新颖接地气,被央视作为经验播发。作为宣传主阵地,南漳县融媒体中心通过“ 嗨,南漳”“南漳发布”等活动,组织广大群众通过晒视频、朗诵、诗歌、书法、绘画等形式,为抗击疫情加油助威。

  “保姆队”贴心服务

  针对居家隔离的需求,南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联动辖区志愿者组织成400多支 “保姆队、”,为居家群众贴心服务。来自机关单位、社区、企业、学校等各级社会组织的志愿者,开展 摸底排查、宣传引导、物资保障、卫生健康、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

  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启动“云上南漳”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板块“点题服务”,自2月中旬以来,“点 题服务”共接收线上群众点单500余单,所有点单都由志愿者领办落实。依托全县各级文明实践所站平 台,开展“线上线下”服务。县融媒体志愿者开创了“我的居家生活”主题活动,以不同的形式向市民 推送有趣味性的居家生活方式,解决长期居家造成的身主困扰。

  全县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志愿者化身“快递哥”“外卖员”“卫生员”,对留守老人儿 童和居家观察人员贴心服务,为村民体温监测和返岗健康服务。

  “航向标”引领示范

  “喂,是何总吗?我需要10斤稻谷种,可以送来吧?”每一天,“中国好人”何文国要接到很多这样的 电话,他一一记下来,然后一家一家的送到农户手中。“不误农时很重要,群众困在家里,我要解决他 们的后顾之忧。”何文国每天从早到晚没有停下来。

  大灾面前,南漳道德模范、南漳“好人”起到了“航向标”的引领作用,他们利用自身影响和优势,带 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防疫物资紧缺,全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紧急动员,呼吁爱心人士 、爱心企业踊跃捐赠医疗耗材和防护用品等急需物质。

  “荆楚楷模”耿辉连续50天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 线,为群众输送各类生活物资;“中国好人”袁明杰带领蓝天救援队志愿,身处防控一线,参与重要路 段、社区消杀行动,并为一线检查站提供消毒原液、口罩等防护物资。一大批志愿服务者纷纷捐款捐物 ,人人争先成为道德模范和好人的局面。(襄阳日报 通讯员 罗洋 全媒体记者 朱贤 特约记者 赵霞)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