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的力量虽小,汇聚了一群人的力量却是强大的,物资输送、道口监测、社区排查、困难帮扶、巡逻值守、心理疏导、代购物资……每一处,都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和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记者走近战“疫”中的天门志愿者,回溯一串串坚实足迹,感受“红马甲”带给一座城市的温暖和力量。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天门市文明办、团市委和市志愿者协会发出倡议,号召志愿者各尽所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尽一分力量。
市志愿者协会、天路户外公益志愿者服务队等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伍闻令而动。从最初几百名志愿者请缨,到现在20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近15000名志愿者分布疫情防控一线,天门,已汇聚起志愿者群体的磅礴力量。
市志愿者协会全力做好安全防护、后勤服务,让志愿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许多一线工作者逆行而上,坚守岗位,无暇修剪头发;一线防控用车出现故障也无处维修;部分农户因运输问题蔬菜滞销……市志愿者协会在了解到疫情防控志愿者及群众的相关需求后,组织纤手造型的理发师为社区卡口值守志愿者义剪;组织流动补胎平台为汽车提供补胎换胎服务;主动对接农户帮助销售配送滞销蔬菜等。
非常时期,市志愿者协会听党指挥,以实际行动彰显志愿者的初心和担当,谱写出新时代的抗疫奉献之歌。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疫情发生后,市志愿者协会会长汪维健就带领部分志愿者奔波在抗疫一线,他们通过协会筹款,购买了医用口罩、隔离服等防护物资,运送到一线医院和社区。
通过努力,汪维健成功对接“壹基金”公益组织。他带领志愿者把“壹基金”捐赠的一只只口罩、一部部对讲机、一桶桶消毒水、一副副护目镜、一件件防护衣等运送至市一医等医疗机构。他还个人出资购买医用手套等防护物资,捐赠给定点救治医院。
因为疫情防控需要,有些活动人员不能太多,为免造成聚集,他就叫来自己的弟弟汪维康,兄弟齐心战疫……哪里有需要,就奔赴哪里。
“他不是在路上、就是在车上,一天到晚没有歇的时候。”志愿者小吴说的是天路户外公益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汪平。从大年初四至今,汪平马不停蹄,不是运送物资,就是跑医院或巡逻值守。
在“火车头”的带领下,一名名志愿者正有序有力高效开展志愿服务。
父子、夫妻、兄弟齐上阵2月27日下午5点多,市文化宫地下车库里,十几名志愿者们正分装消毒酒精,准备分发给在路口执勤和值守的一线民警、志愿者。
一个精瘦的男人在人群中给大家分发饼干垫垫肚子。他叫朱有红,每次有志愿服务任务,他就发布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发动身边人参加志愿服务。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女儿朱露结霜、儿子朱龙腾宇也加入志愿服务。
2月下旬的一天,山西临汾捐赠天门生活物资,货车停在市实验小学,急需人手卸货。朱有红在他创建的“抗击新冠肺炎民间志愿服务群”一声号召,不到半小时,就有包括他们一家三口的30名志愿者投身卸货搬运,三辆大卡车的物资一下午就安置妥当。送货过来的几名山西司机很是钦佩,竖起大拇指:“天门人真棒,你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像朱有红一样,一家人、父子、夫妻、兄弟齐上阵,积极加入志愿服务的还有边文兵、晏双玲夫妻,刘洋、陈霞夫妻,孙雄、倪贝贝夫妻等。
潘俊凯、潘思聪、潘旋三人是堂兄弟,一家三个男儿上战场,起初家人特别担心他们的安危,但看到三人虽累但乐此不疲,也只有反复叮嘱他们注意做好防护。
边文兵、晏双玲夫妻的孩子读高中,他们做志愿者,懂事的孩子每天在家上网课,自己照顾自己;90后孙雄、倪贝贝夫妻,孩子年仅6岁,夫妻俩将孩子托付给公婆照看,只要群里一声召唤,随叫随到。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她叫黄华,襄阳市襄州区卫健系统工作人员,跟随丈夫回到婆家石家河镇北港湖村过年,却因疫情滞留婆家。
自2月13日以来,她主动请缨,参与北港湖村17组卡口值守、生活物资接收整理等工作。
每天下午1时至晚上8时,黄华戴着志愿者袖章值守,严格把关。“我是外地人,和当地村民不熟悉,不怕得罪人。”黄华笑称,这是她的“优势”。但是,只要村民的生活物资等到了值守点,她总是第一时间清理分类、热情服务。
他叫王勇刚,身有残疾,是黄潭镇新华村贫困户。
“平时镇里村里都对我很照顾,现在我也想尽点力。”他主动参加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封堵口子、值守哨棚、帮助村民运输生活物资……他叫龚文浩,90后党员,退伍军人。他主动联系团市委工作人员,在团市委的推荐下加入志愿者协会。由于道路封闭,他常常需要绕行一个小时才能到达志愿服务点。他也是团省委第六期“青社工程”培训班的学员,作为第二小组组长的他,还积极发动小组成员捐款捐物,截至3月4日,他所在的第二小组共捐款捐物56.5万元。
他叫龚必刻,天门最美志愿者,华泰中学青年骨干教师,抗疫期间,他号召同事一起加入志愿活动;他叫杨浩渺,一名个体户,有时因事暂不能参加志愿活动时,他就为大家送来水果和防护口罩;她叫杨红英,1966年出生的她,坚持奋战在搬运物资的一线,被大家称为“硬核”阿姨……在天门志愿者队伍里,有太多感人的故事。他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汇聚奉献、友爱的磅礴力量,让我们看到了春天的希望!(天门日报全媒体记者邓慧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