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脱离危险后向彭志勇(右一)表达谢意。
“查房、制定方案、抢救病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志勇的工作轨迹,单调却惊心动魄。
1月22日,彭志勇连同他主导的“湖北首次采用人工心肺技术成功救治一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技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虽然,有着“一夜成名”的光环,但在短暂的欣喜过后,彭志勇陷入沉思:“这个个案的成功,能否定格为普遍适用的救治方案?如何更好地降低治疗费用?”
一次大胆的挑战
一次不寻常的抢救经历,在彭志勇心里激起不小波澜。
1月中旬,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诊了一名患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53岁男性患者。住院后,患者体温升高、血氧饱和度不断下降。给药、气管插管,在一系列常规抢救措施紧急实施后,医生们依然无法拽住患者呼吸日渐衰竭的脚步。
眼看着患者生命即将走向尽头,彭志勇的心不禁震颤了,何不奋力一搏?
在与急诊中心等多科室紧急商议后,彭志勇决定为患者建立体外膜肺氧合(人工心肺)治疗,帮助他恢复正常血压、心跳及维持呼吸功能,让肺部得到充分休息。
“做此决定,斟酌万分。”彭志勇说。当时,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无章可循”,一切都靠摸索。这是人工心肺技术在该病上的首次试用,前途未卜,且费用高昂,约需20万。“当时做了最坏的打算,万一失败了,费用我自己掏。”彭志勇笃定决心。
在密切观察的48小时里,彭志勇几乎不敢合眼。幸运的是,患者没有出现任何异常,连续2次(间隔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1月28日康复出院。看着患者离开医院的背影,彭志勇禁不住泪水滂沱,他深切感悟到:“在未知的领域里,更需要医生坚持一下的努力,这往往可以改变患者的命运。”
1月29日又传来好消息,一名72岁男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重症患者,通过该技术治疗后脱离生命危险。令彭志勇感到欣慰的是,从1月6日收治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重症患者以来,共治疗40余名患者,其中八成成功康复。
你不勇敢面对,医学就停滞不前
这已是彭志勇第三次主动请缨冲在抗疫最前沿。
17年前SARS疫情发生时,彭志勇参与会诊、抢救多位重症患者;2016年禽流感突袭时,他作为省专家组成员,在前线负责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此次疫情暴发,他再度出征。
他深深地明白,这是救治责任最重、自己压力最大的一次。作为重症医学科负责人,不但要全力救治病房里的患者,还要对所有医护负责,安排调度医护人员最大效率工作的同时,尽量保证他们不被感染。“因为疫情潜伏期长,症状指征也不明显,因此我们每天都不敢懈怠。”
对于重症患者而言,病情瞬息万变。近在咫尺的家,彭志勇已然无法回去。他便住在科室,累了就在办公室沙发上靠一会。
争分夺秒的努力、挑战极限的尝试让许多命悬一线的生命,有了更美好的结果。借助人工心肺技术,武汉72岁何爷爷搏回一命;黄冈53岁的胡先生康复出院;江西30岁的李先生重获新生……
目睹患者们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际遇,彭志勇感慨良久:“医学就是这么一个富有挑战的学科,你不勇敢面对,它就停滞不前。”
除了勇气,更需科学精神
抗击疫情,除了勇气,更需科学精神。虽然科室里彭志勇的经验最丰富,却也最小心谨慎。他按照对待SARS疫情的标准进行病房改造,严格制定流程,规划好医护人员的进出口。危重病房的病人病情各异,每个病人都要根据其身体状况给出一套相应的方案。每个方案,彭志勇都要亲自参与。隔离服一穿上就是5个小时,不能脱,也不能吃饭、喝水,但即便这样,53岁的彭志勇也要完成得一丝不苟。
“这次疫情其实蕴含着对医学极限的挑战,大到技术上的突破,小到医疗行为的‘吹毛求疵’,都有着对精益求精更深层的注解。”正因如此,本来最容易感染的重症监护病房,彭志勇团队里的150余名医护人员只有1例轻度感染。
有许多耀眼光环环绕着彭志勇:麻醉学、重症医学博士;通过美国执业医师执照考试;发表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文章40多篇;参编美国重症医学权威参考书多部……但在他看来,这都只是一个铺垫,最终是为了救治病患。
“我热爱我的专业,哪里需要我,我就一定会倾我所能。”彭志勇说,自己5年前选择回国,就是为了让更多同胞获得健康,这也是自己最有成就感的地方。
目前,在各大定点医院治疗中,“人工心肺”已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中的危重症患者”治疗,这让彭志勇有些欣慰。因为这个“湖北首例”的创举,彭志勇也收获了不少赞许。人们在为他的成绩欢呼雀跃时,他却冷静下来思考:“瞄准医学前沿,尽可能减轻患者痛苦,这个首例只是起点。向医学巅峰进发,永无止境。”(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蔓 见习记者 胡雯洁 通讯员 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