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选拔表彰第三届“湖北工匠”

A-   A+
发表时间:2022-11-17 10:02    来源:湖北文明网

  

  王 飞

  

  吴春桥

  

  黄春萍  

  日前,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加快推进“技兴荆楚”工程,大力实施技能强省战略,进一步营造尊崇劳动、尊崇技能、尊崇工匠的社会风尚,省政府决定授予10人“湖北工匠”称号、20人“湖北省技能大师”称号、70人“湖北省技术能手”称号。11月17日至19日,湖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三届“湖北工匠”表彰大会在武汉举行。

  从省人社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每年统筹1亿元用于技能强省建设,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五年来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06.7万人次,推动全省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一批又一批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与此同时,我省强化技能人才激励机制,2017年以来共选拔表彰“湖北工匠”30名、“湖北省技能大师”59名、“湖北省技术能手”209名,分别奖励50万元、10万元、2万元,为激励广大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树立了榜样。

  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我省技能人才总量达956万人,占全省劳动人口总量的28.2%;高技能人才总量达292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达30.5%,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魏红权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钳工 

  魏红权被誉为“新时代研磨大师”。他先后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最美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技能大师、荆楚工匠、武汉工匠等30余项市级以上荣誉。

  身为中国兵器首席技师,他不仅能熟练操作车、铣、磨等多种精密加工机床,更擅长机械零件的精密加工和各种刃量具的制造与修复,能对复杂精密零件在加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突破加工制造瓶颈,创新性地攻克产品在生产制造中因设备精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的难题,并通过手工加工修复弥补机床在机械加工中的不足。

  30余年来,他始终坚守一线,先后参与了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直径8米高精度地平式跟踪机架转台,使我国在大视场天文学研究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国家计划专项——七轴五联动数控重型机床CKX5680,该项目用于大型舰船螺旋桨加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还主持装配了军舰使用的方位减速器、编码器、长征五号火箭底部壳体焊接专机、核燃料装置专机HT—801等50余项国家和省市重大项目的研制,为我国重型机床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国防装备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权海峰 

  ——中石化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数控车床工 

  权海峰深耕数控加工领域23年,精通数控车铣、加工中心操作,擅长西门子、发那科、华中数控等国内外编程系统,凭借一身绝技、执着追求,从普通一线岗位工人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数控技能大师。他秉持“以匠人之心、铸大国重器”,在高端油气装备核心部件的加工试制中大显身手,以精湛技艺助推产品持续攻关突破,3000型、5000型、8000型压裂泵相继问世,实现100%国产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坚持精益求精、创新进取,首创先进操作法10余项,形成技术革新成果46项,编制优化加工程序上千个,创效增效近千万元。他坚信人人皆可成才,自编教材培训数控工人1500多人次,带领团队攻克生产难题131项,领衔的创新工作室被评为“湖北省示范性职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

  周德民 

  ——江山重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加工中心操作工 

  周德民是中国兵器杰出工匠、中国兵器首席技师,江山重工研究院数控操作工、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周德民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

  参加工作27年来,周德民始终坚持扎根生产一线,先后参加了我国多种型号火箭炮武器科研试制、攻关及生产线建设工作,逐渐成长为湖北省、兵器行业乃至全国数控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首席技师、湖北省楚天名匠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湖北省政府津贴。在此期间,他用坚定而执着的工匠精神,演绎了一个从技工学校毕业生成长为数控大师的传奇。

  王飞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焊工 

  在一线磨砺成长,从竞赛脱颖而出,用产品实现价值。现年42岁的王飞,先后参与了军工、军贸等多型国家重点军工产品及其它公务船的建造工作,主要为海军各型潜艇、大型登陆舰、扫雷舰、护卫舰、巡逻舰等军品船舶管系的焊接工作攻坚克难,还解决了多艘公务船及民船的焊接难题,成为了军工舰艇生产、维护、改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专业人才,为祖国海防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技能带头人、高级技能专家,第十三届、十四届湖北省青年联合会常委、技能人才界别副主任,全国船舶行业行指委委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湖北省焊接协会会员,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北省技能大师”及“湖北省首席技师”称号,还被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首届“武汉工匠”“五四青年奖章”荣誉称号,并成立以其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杨文华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仪表维修工 

  杨文华,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湖北省首个5G智能化工厂的主导者、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智能推进办公室主任。

  34年来,杨文华多次参与仪表技术攻关改造,从一名普通仪表工成长为化工仪表装配和智能控制高技能人才,先后获国家专利156项,3项创新技术获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培养出2名全国技术能手。他潜心研究、主持建成湖北省首个5G智能化工厂,推动湖北省乃至全国化工行业从“传统工业制造”向“智能数字智造”蜕变。他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荆楚工匠、荆楚楷模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湖北省政府津贴。他说,要以钻研精技艺,以创新求突破,推动全省化工产业在绿色发展、转型升级高质量道路上砥砺前行!

  吴春桥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筑炉工 

  参加工作30多年来,吴春桥从一名普通的砌筑工成长为知识型、实干型、创新型于一身的砌筑技能专家,获国家专利20余项、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攻克焦炉及干熄焦大修工程施工中多项技术瓶颈,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他的“毫米级”筑炉工艺在国内焦炉砌筑领域处于领先水平,广泛应用于冶金行业大容积焦炉建设项目中,每年有效降低工程建造成本超过800万元,碳排放量减低7%,为我国冶金行业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曾获得第十五届“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冶金建设行业高级技能专家、“中国大能手”砌筑冠军、湖北省首席技师,荆楚工匠、楚天名匠、武汉工匠等荣誉称号,是湖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中国五矿“首席技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毫无保留地传播砌筑技艺,先后培养出3名全国技术能手、2名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和百余名砌筑领域技术技能骨干。

  杨强 

  ——劲牌持正堂药业酿造工 

  1975年9月出生的杨强,是国家一级品酒师、一级酿造工(高级技师)、中国白酒国家评委、中国白酒工艺大师。2005年获得“湖北省技术能手”,2012年获得“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2015年获得“全国劳模”称号与“湖北省首席技师”,2016年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从业多年来,他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授权10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中、英文专业论文22篇,作为主要起草人完成国家标准《小曲固态法白酒》《露酒和配制酒质量要求》《白酒质量要求 第2部分:清香型白酒》制定工作,还参与编写了《酿造学》《清香类型白酒生产工艺集锦》《中国酒曲制作技艺研究与应用》等白酒行业专业书籍。如今,他还担任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技术委员会委员。

  刘琴梅 

  ——中铁大桥局集团试验工 

  千锤百炼成工匠,试验能手绽芳华。1983年出生的刘琴梅,如今是中国中铁大桥局工程试验工工匠技师。她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功勋工匠、湖北省楚天名匠、荆楚工匠、湖北省首席技师、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标兵、中国中铁优秀工匠等荣誉称号,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

  扎根施工一线20年,刘琴梅始终坚守质量底线,先后主持(参与)了赤大白铁路、汉宜高铁、杨泗港长江大桥等12个铁路、公路项目的试验检测工作。她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共计创效2500余万元;积极开展机制砂、超细矿粉等新材料科研课题,节约成本4000余万元,申报国家专利18项。以其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被授予湖北省技能大师工作室、湖北省创新工作室、中国中铁创新工作室;团队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湖北省工人先锋号、湖北省五一巾帼集体。

  杜军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气试验工 

  在电气试验领域,他开拓奋进、硕果累累,牵头成立的“杜军劳模创新工作室”斩获创新成果10项,授权专利54项,全国及地方QC成果15项,电力行业标准3项,核心期刊论文27篇,研究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服务器高效运检技术”获得国网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1971年出生的杜军,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湖北省技能大师、湖北省首席技师、楚天名匠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伟大源自平凡、归于极致。杜军在工作中秉持严谨细致的作风,从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练就一双发现隐患缺陷的“火眼金睛”,近百次发现并带队消除重大设备隐患,多次避免危及电网的重大事故发生。他将扎根现场30余年的宝贵经验薪火相传,教导的徒弟在各种技能比武中屡获佳绩,为电气试验人才队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春萍 

  ——武汉市武昌区锦绣坊黄春萍汉绣工作室民间工艺工 

  “似绣非画、似画非绣”是黄春萍40多年创新汉绣技能的写照。她用一针一线传承技能,在文化坚守上推陈出新。

  10多年来,黄春萍走社区、到工厂、进学校、下乡村、帮扶贫弱、公益传承;她依托黄春萍大师技能工作室、汉绣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刺绣技能精准扶贫基地、刺绣产业乡村振兴基地,致力于汉绣技能教育和汉绣文化传承,通过多层次、多途径的线上、线下教育培训活动和相关技能学习实践,每年开展技能培训百余场,带动城乡社区妇女创业就业万余人。她让大家获得一门技能,在学习中传承汉绣文化,在文化传承中发展汉绣,为学习型城市建设、和谐幸福社区文化建设、乡村振兴作出了应有贡献。

  她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一心跟党走,为汉绣坚守拼搏,用梦想铸就未来,以技能报国绣出大美画卷。(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