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湖北4万多名驻村干部初心闪耀

A-   A+
发表时间:2022-09-23 09:40    来源:湖北文明网

下沉一线帮 带领群众干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重在实干。

  去年以来,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启动新一轮驻村轮换工作,持续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全省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共组建1.23万支驻村工作队,4.26万名驻村干部奔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主战场。

  “我是农民的儿子,乡村振兴是我们共同的梦想!”

  “我是党的干部,对组织重托、群众期盼必须竭尽所能!”

  一封封《请战书》,意志坚决,初心闪耀。

  从机关到基层,从城市到乡村;把村民当家人,把他乡当家乡。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从此改变——运动鞋、黄草帽、竹拐杖、手电筒,成为他们通勤路上的“四件套”;跨田埂、趟河沟、爬陡坎、翻大山,白天入户走访、夜里围炉夜谈,成为他们融入乡村的“基本功”;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小到一户村民的柴米油盐、大到一个村庄的未来规划,成为他们日思夜想的“心头事”。

  乡村振兴路上,他们把群众利益举过头顶,千方百计让群众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

  接续推进不断档,群众都说——

  看到工作队,就有了主心骨

  日前,宜昌市国资委驻秭归县屈原镇凤凰溪村第一书记周俊获评省级“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凤凰溪不腾飞,我就不回去!”周俊作为受表彰代表走上宣讲台,说出这句曾对乡亲们许下的诺言。

  七年前,周俊主动请缨,到凤凰溪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村民摆脱贫困。

  凤凰溪村是远近闻名的“地缝村”,位于西陵峡与大老岭的幽谷之间,山大人稀,贫困发生率37%,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

  “帮钱帮物更要建个好支部。”经过深入调研走访,周俊发现导致凤凰溪村贫困,除了客观上资源贫乏外,更重要的在于支部组织力较弱、战斗力不强,驻村帮扶必须首要从根本上扭转支部软弱涣散局面。他从建强战斗堡垒抓起,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让群众真正有了主心骨。

  为解决强村富民问题,周俊走遍全村28平方公里的角角落落,通过多方研讨论证和村“两委”研究商议,决定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主攻方向。

  村民有抵触情绪,他组织大家外出参观、开拓视野;村民有畏难情绪,他垫资出钱,送种子上门。他发动村里的党员干部自掏腰包,筹建试验基地,卷起裤腿下田当劳力,为成立专业合作社东奔西走。2020年,凤凰溪村不仅脱贫摘帽,还从原来的“空壳村”变成了秭归集体经济“十强村”。

  凤凰溪村脱贫后,村里传闻周俊即将离开。村民们自发围在周俊的宿舍门口,深情挽留。

  看着乡亲们一双双不舍的眼睛,回忆起与乡亲们并肩奋斗的点滴,周俊流泪了。他当场承诺:“凤凰溪不腾飞,我就不回去!”

  2021年,全省选派新一轮驻村第一书记,周俊主动选择继续留任,和乡亲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起前行。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在我省去年选派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里,像周俊一样“守在村里接着干”的不胜枚举,更多则是主动请缨、奔赴千里沃野的“接棒人”。

  去年5月,时任恩施州政府秘书长周辉军动员机关干部,加入驻村工作队,为乡村振兴输送新鲜血液。

  州政府主体责任办公室主任陈普亮顾不得儿子即将参加高考,坚决表态:“乡村振兴是国之大计,听从组织召唤!”

  人事科科长丁恒早就做好准备:“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上!”

  新入职选调生陈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请派我到任务更重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去锻炼,办群众最期盼的事!”

  这些充满干劲的干部组建驻村“尖刀班”,很快融入齐跃桥村。

  为创建森林乡村,他们爬上消防车顶,用高压水炮为新栽植的绿化树木浇水;为打造清廉走廊,他们下到河沟,顶着烈日在岸边石块上书写名言警句;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他们钻山林、走小道,顶风冒雪、披星戴月,走访农户、开院坝会,宣讲党的政策和乡村振兴规划。

  抗疫、抗洪、抗旱,他们一仗接着一仗打,始终冲在最前面;筹资金、办产业、找销路,他们一件接着一件办,发动村民一起干。

  村民们都说,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看到工作队,就有了主心骨。

  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选派驻村干部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固本之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是培养锻炼干部的有效途径,要让驻村干部不仅驻在群众身边,更驻进群众心里,着力打造“不走的工作队”。

  深化帮扶见实效,干部感悟——

  只有帮到群众心坎,才能获得群众点赞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省人社厅驻咸丰县高乐山镇龙坪村工作队队长涂威,将这句话写在笔记本首页。

  回想起去年刚到龙坪村时的景象,涂威记忆犹新。村民在穿村而过的242国道旁“赶集”摆摊,垃圾四处丢,污水随意排,人流拥挤,不时堵住过往车辆,安全隐患令人担忧。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南海很无奈:进一趟城要一个多小时,周边也没个像样的市场。劝村民去离路远点的地方摆摊,也劝不走。

  “原来,是没有让群众满意的市场。”挨个摊点一番询问后,从群众的诉求中,工作队找到问题所在。

  群众点单,工作队接单。为龙坪村建市场的想法,得到省人社厅党组大力支持。一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当即上马,投入资金140万元。

  今年3月,焕然一新的龙坪村“创业新街”开街,漂亮的柏油路,整齐的雨棚,沿街固定摊点50余个,公益流动摊点50余个,商户和前来摆摊的村民纷纷点赞,争先恐后往里搬。

  今年5月,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中,咸丰春茶滞销,当地茶企、茶农们希望,尽快打开销路。

  为此,工作队多方协调,一方面邀请企业来考察,促成50万元茶叶购买和委托加工协议,一方面会同武汉市东西湖区举办“助咸丰、饮春茶”消费帮扶推介会,为茶企纾困、助茶农增收。

  这场推介会,得到茶企、茶农的热烈响应,他们带着绿茶、红茶、白茶、藤茶、老鹰茶,将展台布置得琳琅满目。各参会单位、企业也纷纷现场领购春茶,1100余份春茶迅速销售一空。

  回顾驻村一年多来的点点滴滴,涂威和队员们愈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帮在群众心坎,才能获得群众点赞。

  思民之所忧,解民之所难,村民的“痛点”在哪里,帮扶的重点就落到哪里。

  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驻村帮扶聚焦“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职责任务,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一年多来,在阳新县枫林镇大畈村,省自然资源厅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一道,为村民办了一件又一件实事。

  工作队投入15万元,引进了100亩辣椒种植项目,了解到部分种植户为辣椒挂果率低、病虫害严重等问题犯愁,又马上请来省农科院专家现场指导,传授技术。

  村组主干道年久失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工作队多方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大畈村至南陈码头农村公路改造项目于今年4月动工,预计年底前通车。

  木梓坪组处于两山之间,手机信号被“困住”。工作队协调相关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新增网络基站,让村组网络信号“全覆盖”。

  “工作队把群众事当成自己事来干,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大畈村党总支书记柯瑞尊的语气中,充满敬意。

  共同缔造添动力,实践证明——

  发动群众干,就能打开新局面

  乡村要振兴,最重要的还是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去年,在仙桃市长埫口镇黄旺村的一次土地流转过程中,驻村工作队队长平成涛发现,村干部“说破了嘴”,但二组、三组的村民总是不支持、不配合、不行动。

  摸清情况后,平成涛在两个小组召开群众会,摆起龙门阵。一双拖鞋,一把蒲扇,平成涛坐在村民中,时而争得面红耳赤,时而说得推心置腹。

  几场龙门阵摆下来,土地流转方案通过。村民们高兴地说:“还是工作队水平高、政策熟、工作细,和我们谈得来。”

  一句看似平常的“谈得来”,折射出一个走好群众路线的道理——从群众诉求出发,把群众从“局外人”变成“主人翁”,就能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一起干,就不会再是“干部干、群众看”的局面。

  思路一变天地宽。工作队借助村民们的智慧,又找到了发展村级产业的“金钥匙”——索线编织。

  今年2月,村里的小作坊变成了大厂房,村民们纷纷加入,传统的“黄旺索子”重现美誉,产销两旺,年销售额预计500多万元。

  今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在乡村振兴这片广袤的试验田上,各驻村工作队随即开始实践与探索。

  竹山县何家湾村,是该县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7月以来,因持续干旱无雨天气,何家湾村一组集中供水池逐渐见底。到8月中旬,村民用水捉襟见肘。

  酷暑炎炎,吃水怎能“望天收”?省地质局驻村工作队决定,发动群众一起干!

  工作队先后走访30余户村民,查看各家各户饮水现状,认真听取意见,收集建议24条,并组织20余位党员和村民代表查看蓄水池、沉淀池和水源地。

  两次党员和村民代表研讨会上,大家各抒己见,提出建设性意见。最终,干群集体决策,形成“寻找一处新的水源地,修建一个新的沉淀池,架设一段新的引水管,增加蓄水池进水量”的解决方案。

  8月19日起,一场干群齐心协力引水抗旱的攻坚战在何家湾村打响——新水源哪里找?群众来帮忙。村民们自发分成4组穿越密林逐一查找,终于在老河道的岩缝下,找到一汪清澈溪水。

  沉淀池怎么建?群众来使劲。村里13名小工头、泥瓦匠发挥专长,利用合适的地形,建成了一座容水量60立方米的沉淀池。

  材料进不去怎么办?群众来出力。水源地距蓄水池有1.6公里,车辆无法进场。在村干部的带领下,200多位村民冒着高温,分三组轮番上阵,8天累计义务出工625人次,将1吨多水泥、30多根钢筋和各类管材抬进山沟,挖出一条1524米的管槽,引出了一眼共同缔造的“同心泉”。

  看着潺潺的泉水欢快流淌,村里的男女老少喜笑颜开,心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攀上眉梢。一组村民郭光友兴奋地说,干群齐心协力引出的这一汪清泉,既“解渴”,更“暖心”!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邓伟)  

责任编辑:李欢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