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舞起来》。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9月6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九届群星奖舞蹈决赛线上举行,我省报送的男子群舞《国风墨韵》云端起舞。至此,我省参加第十九届群星奖决赛的全部作品悉数线上线下亮相。
湖北此次共有音乐剧《妈妈去哪儿了》、广场舞《舞起来》、表演唱《五虾闹鲇》、表演唱《阳台的花儿开了》、湖北小曲《鹤归来》、故事《还钱》、男子群舞《国风墨韵》及咸宁香泉合唱团等8个项目进入群星奖决赛,是群星奖评奖办法改革以来,我省入围数量最多的一次。
百姓视角讲述中国精神
音乐剧《妈妈去哪儿了》是戏剧类首场决赛最后一个节目,8月30日天津站比赛现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聚焦抗疫斗争的《妈妈去哪儿了》唱哭现场嘉宾,掌声数度响起。作品表现的是武汉疫情期间一个小家庭,剧中看似日常的居家生活,浓浓的情感线两端连着医院与社区两个抗疫主战场。“世间纵有风雪,有你就不惧寒霜,爱就像一道光,把你我照亮……紧握爱的希望,我们充满力量”。编剧田莹表示,剧本曾十易其稿,不卖惨煽情,“就是把英雄人民的真实故事真实地讲出来、演出来。现场的掌声是献给英雄的城市与人民的。”
广场舞《舞起来》于8月25日晚在银川市览山剧场竞演,刷新大众对广场舞的印象:年轻、时髦。编导刘晓梅介绍,这首被演绎多次的经典音乐,此番进行了多方面的升级。“我们加入了新歌词,加入土家摆手舞元素,让湖北地域特色更为显著。在湖北人演绎的广场舞中加入湖北方言rap(说唱),更能表达湖北人的精神气。”
群星奖音乐类、曲艺类决赛都在线上举行。我省的表演唱作品《阳台的花儿开了》演绎疫情期间隔离不隔爱的真情。作品选择了“阳台”这一寻常又特殊的场景,通过守候在“阳台”上的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展现了疫情期间逆行者的坚毅形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念。曲艺作品《还钱》,说书人一人分饰十余人,道尽诚信、友善、互助的立意。12分钟的单人作品,表演者在每个角色上都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处理,用说吸引人、用演抓住人、用情动人,尽显众生百态。这些作品从家常小事入手,讲述今天可爱的中国。
传统腔调传递时代心声
“叽咕哝咚吔,虾子那个欢,壳子硬哎,背高嗯嗯耸……”,表演唱《五虾闹鲇》来自传统腔调,但全新的演绎赋予江汉平原古老歌舞“虾子灯”新的创意和生命力。
“五虾闹鲇”俗称“虾子灯”,原是流传于荆州民间社火活动中的一种歌舞形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因“鲇”与“年”同音,“五虾闹鲇”有“万物共荣,普天闹年”之意。这次参加群星奖角逐,《五虾闹鲇》的演员们表示“能够把不同的地方文化展示出来,带到更多的观众面前,我们非常自豪。”
“手拿碟儿敲起来,黄鹤放歌楚天台。钟鸣鹤舞心激荡,再唱一曲鹤归来。”9月2日,群星奖曲艺线上决赛直播间,湖北小曲《鹤归来》开头即是全国人民熟知的“手拿碟儿敲起来”,灵动轻巧地敲醒了观众耳朵。该节目领队沈兰英介绍,湖北小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是最具湖北地方特色的说唱音乐曲种。《鹤归来》采用拟人手法,通过一群美丽的黄鹤看武汉,用丰富多样的唱腔曲牌、婉转动听的曲唱表演方式,歌颂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沈兰英说,在排练中,湖北小曲国家级传承人何忠华亲自传授演员们碟子敲打的技巧,并在唱腔和情感表达上反复指导,力求展现浓郁的地域风格和代表性。
艺术之美展示生活之美
《国风墨韵》萃取国画、书法的精髓,采用写意手法,将传统长绸扇元素融入到古朴典雅的舞蹈中,墨起、墨落,形成意趣绵延的意象山水。作品编导兼领舞刘巍介绍,《国风墨韵》在点染招式中塑造出古朴、风流的传统舞蹈文化体态形象和高远的意境,展现传统文化的气质韵味和文化自信。
此次群星奖在全国多地接力举办,我省最早进入决赛圈的是咸宁香泉合唱团,他们参加群星奖群众合唱决赛的参赛曲目是《致敬春天 致敬合唱》和《忆秦娥·娄山关》。其中《忆秦娥·娄山关》因诗词与音乐完美结合,民族调式与西洋作曲技法交融,成为诗词合唱的经典作品之一。香泉合唱团多声部配合演绎的《忆秦娥·娄山关》,交织出层次丰富的听觉体验,传递出真挚热烈的赤子深情。(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通讯员 鄂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