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真问题 出真对策 显真担当
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理论研究如何精准发力?如何推动社会科学工作者走出书斋,到实践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6月27日,湖北省社科联组织开展的“2022年社科专家市县行”正式启动。此后,全省社科界100多名专家学者组成10个调研组,冒高温、顶酷暑,分别深入黄陂、天门、广水、赤壁、麻城等地,在一线把脉问诊、贡献智慧、推动发展。
“沉”到一线,抓真问题
县域,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阵地。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建设“先行区”的九大路径之一。
强县工程如何“强”起来?制约县域发展的瓶颈在哪里?各调研组深入企业车间、田间地头、产业园区,真抓问题,抓真问题,形成理论研究的“问题清单”。
“以‘木兰’为主题的景区有几个,该怎么抓各自特色?”“黄陂是宋代理学奠基人程颐、程颢的故乡,如何把历史文化资源做成文旅品牌?”在黄陂,相关单位、景区负责人向调研组抛出问题。文旅融合,要在文化内涵挖掘上下功夫;非遗整合,要“见人见物见生活”……专家们的建议直接、鲜明、有力。
纺织服装业是天门的传统产业,如何实现产业和从业者的突围和升级?应城的绿色建材产业如何正确把握“双碳”目标,实现量质齐升?广水建设“中国风机名城”,如何在稳链基础上延链强链?调研组专家与各地部门负责人、企业家、村干部、群众一同分析,在深入交流互动中锁定了理论研究的靶向,支出了有针对性、有操作性的实招。
有的放矢,出真对策
问题是时代的先声,解决问题才能推动进步。
“培育现代产业体系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两手抓’,做实、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在鄂州调研时,围绕“鄂州构筑‘多点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格局路径”主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过文俊教授指出产业支撑的重要性。
“针对产业融合中存在的宏观环境、微观技术基础等方面问题,要强化政企联动、多方参与……”在松滋与宜都产业融合发展座谈会上,调研组立足两地产业基础、顺应未来需求,深入分析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两地发展从“一指用力”到“握指成拳”,从“单兵作战”到“协同作战”。
“枣阳是农业大市,但还不是农业强市,还缺乏享誉全国的产品和品牌。”针对枣阳现代农业发展的痛点,省委党校叶翔凤教授提出要主动发现细分市场需求的变化,依靠科技手段,发展特色农业。
破解难题,显真担当
让理论研究与基层发展实际精准对接,为推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实践活动贡献社科力量,是全省社科工作者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立足点。
“基层的发展实践提出了急需解答的问题,也蕴藏了丰富的智慧,文件上读不到、书斋里想不到。‘市县行’增强了社科工作者的基层意识和群众感情。”调研结束后,丹江口调研组组长、汉江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周明华感触很深。
“‘市县行’让高端智库的‘供’与基层的‘需’有了一个精准对接的平台。”荆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黄道培说,基层的实践得到省社科专家的理论支持,提升了具体工作的思考层次。
“众多专家教授齐聚应城,深入一线开展实地调研、走访座谈,对我市培育壮大绿色建材优势产业集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科学有效的发展路径。”应城市委书记徐长斌说。
“省社科专家市县行”是省社科联重点打造的品牌活动,已持续开展了16年。今年,10个调研组将形成一系列调研报告、智库和理论研究成果,为省委省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基层一线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源头活水,面向基层、服务一线发展,广大社科工作者大有可为,也应该大有作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喻立平表示,要身入基层、心入基层,在回应现实关切、破解发展瓶颈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在服务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上勇担社科使命、作出社科贡献。(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余姝满 通讯员 许巍 文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