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支架式游泳池,河湖边配救生“三件套”
咸宁市第六小学支架式泳池里,孩子们愉快地玩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鹏 摄)
咸宁市公安局温泉分局特巡警大队每天巡逻河道预防溺水。 (通讯员 卢楠 摄)
咸宁地处长江之滨,幕阜之北,1.8万多个泉眼汇成陆水、淦水和富水三大水系,全市河流湖泊交织成网。
如何预防和杜绝溺水事故发生,成为全市人民的“心头”大事。
“如果把每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防溺水工作就可以做好!”近年来,咸宁市委市政府狠抓防溺水工作,这个暑假,咸宁各地各部门共同为孩子筑起一道牢固的生命堤坝。
“按需上菜”建泳池
8月12日下午,咸宁市第六小学操场上,一座天蓝色的游泳池里,孩子们欢快的叫声在校园里回荡。
这个泳池约200平方米,高约1.5米。泳池中,两名老师当起安全员,一边教孩子们游泳,一边环视四周,防止孩子出现意外。泳池外设有应急棚,一名老师当起“应急员”。
“手脚配合,放松,呼吸,再来一次……”体育老师黄兴耐心地指导孩子们游泳,11岁的黄高怡同学学得有模有样。
该校校长鲍琴介绍,这是支架式游泳池,可拆装,由区教育局申请专项经费购买,专用于防溺水,供孩子们游泳戏水。这个游泳池8月9日到货,学校连夜安装,10日早上注水5个小时,水深约0.8米。泳池每天下午3:30到6:30开放,实行预约制,每批次游泳1小时。
“孩子与这么多小朋友一起玩水,还有老师现场教游泳,开心!”家长陈丽霞说,“这种方式非常好,安全、有效。”
除了第六小学,第十八小学等学校也安装了支架式游泳池。第十八小学校长毛泉介绍,泳池每天都换水、消毒,还派6名老师轮流值守来确保学生安全。只要是身高1.3米以上的学生,均可在家长的陪同下预约游泳。
咸安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94所学校有8.7万中小学生,有泳池的学校才3个。为抓实防溺水工作,区委区政府“按需上菜”,由区财政出资,区教育局牵头实施,率先在全区15所学校建成支架式游泳池免费开放。
“疏堵结合”免费游泳
防溺水工作,要注重“疏堵结合”,让孩子们有去玩的安全场所。
咸安区永乐游泳中心也是一派欢乐。中心负责人刘晓峰说,按市、区防溺水要求,该中心率先免费对中小学生开放至8月底,预约后每天9时到11时可免费游。“能做点公益,挺开心。”
该中心分为深水区和浅水区,孩子们一般在浅水区。刘晓峰介绍,该泳池使用的是井水,水质干净,每天消毒清洗,夏季每天吸引200多人消暑纳凉,“安全员就有7人!”
为预防溺水,咸安区文旅局协调城区碧桂园、永乐游泳中心等11个商业泳池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
大幕乡泉山口村二组,一条港边施工正酣,这里有无数个泉眼往外直冒泡,工人们将矿泉水、西瓜放在水中冰镇。村支部书记邹亚林介绍,这是自然泉眼,冬暖夏凉。为了防溺水,因地制宜建游泳池,左边是深水游泳池,供成人使用;右边是浅水游泳池,供全乡孩子们玩水。
东源村则将合作社的蓄水池改建成游泳池,水则从300多米外抽了上来。大幕乡党委委员李冠宇介绍,在蓄水池边建了更衣室、厕所及化粪池,配了2名救生员。
除了咸安区,嘉鱼县潘家湾镇四邑村新建起两个支架式游泳池,配备了100个游泳圈,于8月14日起对外开放。通城县以大坪、关刀等四个乡镇为试点,投资建设支架式游泳池,免费为孩子们提供安全游泳场所。
不让一个孩子溺水
今年夏天,咸宁市各大河流、湖泊边多了救生“三件套”:救生竿、救生圈、救生绳。
崇阳隽水河畔,每隔一段距离,便会有一块警示牌,下面挂着救生圈。崇阳爱心义工协会会长汪丛英介绍,这些救生圈是该协会组织防溺水宣传活动时放置的,从县城隽水河老码头到浪口大桥,每500米放置一个,总共放了25个救生圈。除此之外,更换或重置救生竿50处。
赤壁陆水河两岸,也挂好了救生“三件套”,岸边放着长长的救生竿上面系着明显的标识。赤壁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竿作为救命竿,如果有人扛走,则按治安处罚法处理。
赤壁市不仅城区河段放有救生设备,乡村的堰塘也放了救生设备,以备应急之需。
咸宁蓝天救援队在咸安区淦河两岸义务放置了救生设备。队长柯俊辉介绍,从淦河一号桥河段至107国道,全长17公里,每隔200米投放一套防溺水“三件套”,共投放了230套。
不仅放置救生器材,每天早晨7点,温泉特巡警大队开始沿着淦河巡逻,特别是月亮湾一带,不间断巡逻,劝阻、制止下水人员。特警陈作便是其中一员,他说,每天早上7点到9点,晚上6点到9点是游泳高峰期,这两个时间段会加大巡逻密度,“不能让一个孩子溺水。”
咸宁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农村的驻村辅警是防溺水的重要成员,他们不仅是宣传员,还是安全员,暑假期间,全市886个村庄的辅警加强水域巡逻,为留守孩子织起一道密实的安全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鹏 通讯员 卢志广 胡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