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28场“蒲团夜话”共商难事70多个

A-   A+
发表时间:2022-08-18 09:08    来源:湖北文明网
 

  8月5日,“蒲团夜话”走进熊家咀湾。 (通讯员 潘协凯 摄) 

  “落大雨就积水,没地方插脚。要我说,村湾改造不能做面上功夫。排污问题不解决,面上就是做成花弄成朵,又有什么用?”

  8月5日20时,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石竹村8组熊家咀湾,一场民主协商议事已进行约10分钟。20多位村民围坐一起轮流发言,年过七旬的党小组长熊祖宋忍不住“抢麦”。

  “意见提了没人听,等于白提。”说起村级事务,熊祖宋跟其他村民一样,曾是“沉默的大多数”。

  从“沉默”到“抢麦”,这还得从“蒲团夜话”来到村湾说起。

  没安排发言代表的“夜话”,以冷场开始

  去年6月开始,华容区蒲团乡探索一种推动乡村基层治理难题的新模式——“蒲团夜话”,乡村干部、村民利用晚饭后的时间聚在一块,围绕村容村貌、村内事务共商共议。

  第28场“蒲团夜话”,第一次走进熊家咀湾。

  那天19时50分,由于事先没安排发言代表,石竹村党支部书记刘卫华抛出在熊家咀湾试点环境整治改造这个议事主题后,好一阵儿没人接茬。

  刘卫华是位“80后”,去年村两委换届,作为返乡能人被推举为村支书。早年,他到广东、上海闯荡,做过大企业销售负责人,当晚客串“主持人”。

  “没人愿意讲两句吗?那我就点名!”熊祖宋曾当过40多年的小队长,入党近40年,是第三个被刘卫华点名发言的人。

  “我话都说不清楚!”跟前两位一样,熊祖宋推辞半天,最后蹦出两个字“支持”,算是表了个态。

  一场以冷场开始的“夜话”,刘卫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坐上板凳说话不绕弯,老党员“抢麦”了

  “村湾整治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现在大家顺着来,有什么说什么。”点名6位党员群众表态后,刘卫华又向大家宣讲市区镇三级对村容整治的支持政策,随后趁势将话筒交给他右侧的一个村民。

  “湾里改造要我家拆旱厕,有补贴吗?”“湾里改造后的效果图什么样,能不能提前给我们看看,心里好有个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问政策说顾虑,谈形势话未来。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熊祖宋“抢麦”的一幕。

  不过,这会儿熊祖宋早忘了“话都说不清楚”那句话,紧接着他又来了第二问:“我协管小组抽水十几年了,由于年久失修,现在放水的管子开始漏水。”“农田水利搞不好,农业生产就不好搞。”有村民马上接话。

  “湾里污水排放我们会请专业人员设计好管道,不留隐患,请大家放心。熊祖宋说的抽水沟渠的问题,已纳入工作计划,预计今冬明春着手改造。”刘卫华当即拍板。

  板凳长、板凳宽,坐在板凳上说话不绕弯。熊祖宋坦言,自己是地道的庄稼人,入党近40年,见的事多了,捡好听的话说做不到。遇到“高桌子低板凳”的正式场合多数不会开口。“今天在自家门口,感觉不一样,不想憋话了。”他说。

  “村里的答复,满意不?”“你说呢?”熊祖宋拍了一下记者的肩膀,笑着反问:“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还得看脚下功夫。”

  村里也有了物业公司,14个月解难题70多个

  今年5月20日,“蒲团夜话”在大庙村6组召开。该村22户100多村民,当晚在家村民悉数参与。

  不到一周,几户村民就拆除了自家的旱厕、牲畜棚,村湾面貌为之一新。

  石竹村近400户,其中200多户迁改集中到石竹社区,附近还有一个民营养老院。近年来,村民反映这里水压不稳、道路破损、路灯不亮等脏乱差问题增多。

  今年5月23日和6月2日,“蒲团夜话”连续进社区开了两场,大家一致决定由村里牵头组建物业公司负责日常社区管理,并成立业主委员会。

  69岁的退休干部何允照热心快肠,2个多月前被推举为社区业委会主任。针对几户村民家庭散养禽类破坏卫生的问题,他逐一上门做工作,很快房前屋后都清扫干净。

  刘卫华说,他们还积极向乡政府争取,投入30万元资金将一段1.7公里的破损道路修复了,路边还种上了好看的百日菊。最近,还准备引进专业社工机构。

  坚持问题导向,是“蒲团夜话”模式的初衷。去年初夏,一家企业落户蒲团乡大庙村。没想到,好事引发了村民扯皮、企业排放污染等矛盾。

  一边是村民利益,一边是企业发展。为解开这个疙瘩,蒲团乡组织村民、村干部、乡驻村干部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围坐村民家门口慢慢夜谈,一个个问题在夜色中悄然化解。

  “村民天黑才回家,见到人,才好谈。只要能谈,就没有解不开的疙瘩。”蒲团乡党委副书记叶佳兴说,从那次开始,“蒲团夜话”作为一种工作模式固定下来,每月组织2到3场,将民意收集在基层,问题解决在一线。初步统计,14个月,28场夜话走进全乡9个行政村,共收集意见近百条,解决大小民生难题70多个。

  短评

  让乡村治理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 夏中华

  在自然界,地气和天气上下相接,才有春暖花开,呈现勃勃生机。

  同理,基层社会治理,也只有上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根“天线”,下接基层群众这个“地气”,才能取得实效。

  去年6月起,华容区蒲团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探索“蒲团夜话”乡村治理模式,高度契合了今年全省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精神。

  “蒲团夜话”坚持把话筒传递给群众,将问题解决在基层,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既接了天线,更接了地气。

  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从“沉默”到“抢麦”的故事,激活乡村治理这池春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夏中华 通讯员 李洪江 潘协凯)

责任编辑:王炯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