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立于华新水泥厂旧址包装车间内,两边是约半米宽的水泥传送带,厂区内生产的水泥在此地登上汽车或火车。车间旁,一个灰白色的建筑下半部分镂空,上半部分横梁交错,尤为特别。华新水泥厂旧址讲解员刘丽妮热心介绍:这也是传送带。过去水泥通过它穿越黄石大道,到达长江边上的码头,走水运航道,销往全国。
“湖北工业遗产的分布与水陆主要运输通道密不可分,整体上湖北早期工业遗产沿江分布,长江水运航线正是将这类相对独立分布的工业遗产联系起来的主要途径。”7月初,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省古建筑保护中心主任朱祥德说。
2021年12月,我省启动长江文物资源调查工业遗产(含三线)专项调查,调查阶段历时5个月,是对我省不可移动文物中工业遗产的一次全面梳理。根据初步调查结果,暂认定收录武昌第一纱厂旧址、汉阳铁厂矿砂码头遗址、华新水泥厂旧址、俄商新泰茶厂水塔等湖北工业遗产46处,其中,武汉、黄石分布较为密集,两地分别收录了21处和8处。
在空间分布上,武汉作为长江航运的中心城市和铁路交通的枢纽城市,沿江分布和沿铁路分布是武汉工业遗产分布最显著的特征;黄石作为传统的资源型城市,承接了武汉重工业的外溢,多数工业遗产呈现沿汉冶萍铁路线分布,华新水泥厂旧址、汉冶萍卸矿机等则依托水路运输的材料沿江分布。
江水滔滔,岁月悠悠。留存至今的工业遗产,描绘了湖北近代工业史波澜壮阔的图卷。
据介绍,湖北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十九世纪中叶,汉口开埠,俄商开始在蒲圻(今赤壁)、汉口等地设立砖茶厂,始于十七世纪中叶的“万里茶道”率先助推汉口乃至湖北步入工业时代。我国早期建成的第一条南北铁路大动脉——京汉铁路、我国近代最早开办的三家水泥厂之一——华新水泥厂、历史上第一家钢铁企业——汉阳铁厂、新中国第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荆江分洪闸、新中国最早的钢铁联合产业——大冶钢厂等均落地湖北,在我国工业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湖北工业遗产是近代社会发展变革、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鲜明缩影,不仅见证了湖北乃至中国近代社会的剧烈变革和中华工业文明的崛起,也体现了敢为人先、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朱祥德说,回望历史的长河,湖北工业遗产背后是深切的国家记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