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宜都市图书馆,书香弥漫,窗明几净。市民吴娅莉穿梭在书架间,挑选心仪的图书。
“这里图书种类丰富,很多书我都看过。”37岁的吴娅莉是位书迷,在宜都市图书馆看书已有近10年,见证了图书馆的变迁。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全民阅读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在服务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环境好,离家近,一个真正让人静下来的地方。”谈起家门口的图书馆,吴娅莉幸福感满满。
如今,宜都市图书馆通过总分馆创设模式,不断向社区、乡村延伸,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诗与远方”。
自助借阅图书,方便又快捷
吴娅莉是宜都中笔社区居民,她至今记得第一次走进图书馆的情景。
2013年夏天,她的儿子即将上幼儿园,为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她带着儿子走进图书馆。
“当时的图书馆在清江大道上,只有一层,水泥地,头顶的吊扇还吱呀作响,只有10架左右的图书,供市民临时借阅。”吴娅莉清楚地记得,图书管理员是手工办证,借书还书。
“读书,可以静心,可以明志。”图书馆虽小,却深深吸引了热爱读书的吴娅莉,“那时图书馆书的数量和种类都很少,我带着儿子有什么书就看什么书。”
自那以后,每到周末,吴娅莉只要有时间就带着儿子去图书馆看书。一直到4年后,图书馆迎来了第一次变迁。
2017年,宜都市图书馆进行改造,馆舍增加到2层,还开辟了少儿阅览室,书籍种类大幅增加,阅读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图书馆,我和儿子一看就是一整天,享受令人沉醉的书香和安静,寻找我们想看的书,看我们喜欢的书。”吴娅莉说,正是那时的坚持,才让她和儿子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
去年6月18日,宜都市图书馆新馆“开门迎客”。新馆建筑面积达8841平方米,馆藏图书20万册,阅览座椅1200余个,每天开放12小时,是一座集馆藏、借阅、数字阅读、智慧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公共图书馆。
走进图书馆新馆,自助办证、自助借还、人脸识别、语音检索等现代化设备随处可见,为读者带来更智能、便捷的阅读体验。
吴娅莉说,纸质借书证已更换成电子借书卡,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就可申请一张电子借书卡,轻点手机,就可查找、续借图书,既方便又快捷。新馆的悦读沙龙、亲子阅读区、少儿阅读区、报刊阅览区等9个区域,免费向读者开放。
现在,吴娅莉的儿子已上小学,每周末她依然会带着他一起来图书馆看书,她说:“和孩子一起读书,既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也增进亲子感情。”
舒适的阅读环境、便捷的服务设施、种类齐全的图书……图书馆新馆成为宜都市民文化休闲的“网红打卡地”。
截至目前,该图书馆已累计接待读者19.51万人次,图书借还17.23万册次。
让书香飘荡在城乡每一个角落
“读书这件事,是会被影响的。”如今,吴娅莉经常与邻居好友分享好书,许多朋友也渐渐喜欢上阅读。儿子是学校的阅读之星,常常带领同学们一起读书。
吴娅莉说,在宜都,越来越多的人,像她一样提升文化获得感,享受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
宜都市图书馆将该市127家农家书屋、10家乡镇中心书屋纳入总分馆制管理,在全市形成“一卡在手,读遍宜都”的图书通借通还网络,让书香飘荡在城乡每一个角落。
“从家到图书馆分馆更近,步行5分钟,方便大家就近阅读,图书还能通借通还。”吴娅莉对图书馆实行总分馆管理模式,赞不绝口。
吴娅莉说,每年,图书馆还收集读者阅读需求,读者想看什么书,图书馆按需采购,订单式服务更好地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
“群众文化获得感,深入城市社区,也渗透进乡村村组。”吴娅莉说,宜都连续16年举办的农民读书节,已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活动。
农民读书节,通过征文、演讲、诗词朗诵、知识竞赛、艺术展演等形式,让农民朋友享受读书的乐趣。同时,挖掘和推广阅读典型人物,打造“读书之星”,让更多群众参与阅读。
依托该市16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让全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享受便捷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渐成我们生活的日常。”吴娅莉说,惠,是惠利,更是普惠。城乡一体、更均衡的公共文化服务,让宜都这座城市“情意满满、暖意融融”。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璐 通讯员 朱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