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温柔和善意守护世界——省第六届“爱的灯火·红十字故事汇”侧记

A-   A+
发表时间:2022-05-06 09:17    来源:湖北文明网

  时光的车轮,“哐当”前行,却带不走记忆。那些哭过、痛过、笑过的拯救生命故事,被永远定格。

  5月5日,在省“红十字博爱周”活动启动仪式暨第六届“爱的灯火·红十字故事汇”活动现场,记忆的闸门被悄然开启。虽然,泪水模糊了双眼,但笑与哭、爱与痛,却依然清晰可触,交织成生命里的珍贵片段。

  工作可以再找,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

  “感谢叔叔赋予我二次生命……”透过视频,小朋友盈盈轻轻地说着。声音虽然稚嫩,却饱含深情。屏幕这头,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郑松的眼眶湿润了,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本来,盈盈一家想从福建赶到节目现场,当面感谢捐献“生命的种子”救命的叔叔,但由于孩子去年刚刚停用抗排异药物,身体免疫力较差,节目组婉拒了他们的请求。于是,孩子亲手做了一个小手工,委托节目组交给郑叔叔。

  手工作品上“活着”二字鲜艳而夺目,述说着生命之花重新绽放的坚毅。

  从18岁至今,郑松无偿献血2000毫升,献血小板116次,先后两次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金奖。2012年9月21日,郑松正式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18年1月28日,正在上班的郑松接到省红十字会骨髓库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两岁的重度地中海贫血女孩配型成功。没有丝毫犹豫,郑松同意捐献。

  不料,爱心旅程却遭遇了波折:他要赴外省从事一项重大工程安装的监理工作——捐献时间正好与公司要求的时间冲突。协调无果,郑松遭遇公司“解约”。“工作可以再找,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我能挽救一个幼小的生命,很值得!”

  现在,这个善良的小伙也迎来了新的工作机会,不仅如此,他还报名加入了“吴天祥小组志愿服务队”,工作之余继续为志愿服务贡献光和热。

  两度失去孩子,强忍悲痛捐献器官

  两次遭遇不幸,却忍痛选择捐赠器官。80后妈妈康偲,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女儿们的生命。

  2014年9月,康偲第一个女儿出世,黄疸却始终不能消退。12月,一纸无情的诊断书“先天性胆道闭锁3级”将康偲摔进深渊。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只有肝移植。

  患有轻度脂肪肝的康偲每天5时起床,暴走减重,全天节食,在极短的时间里把身体状态调整到符合要求的标准,手术切除了五分之一的肝脏。然而,几天后女儿就出现了严重的排异反应,最终还是离开了人间。

  2016年,康偲和丈夫迎来了第二个宝贝佳佳。厄运再次降临。2021年1月26日,佳佳被确诊为“弥漫性脑胶质瘤”,此时孩子的脑干已经基本被瘤体覆盖,无法治疗。

  “有一天你要到天上去了,在那里你愿意帮助小朋友吗?”康偲几次抱着佳佳轻轻地问。乖巧的佳佳并不明白什么道理,却点了点头。

  2021年4月13日下午,4岁半的佳佳确定脑死亡。两次经历丧女之痛的康偲,强忍悲痛,签下器官捐赠协议,“总觉得孩子的器官还在世上,孩子就还在哪个地方等我。”当天,佳佳的一肝、两肾,和一对眼角膜,先后挽救了一个肝衰竭患儿和两个肾衰竭患儿的生命,一双眼角膜让至少两人重新见到了光明。

  变成“天使”守护你

  “咱们拉钩,等你手术后回到学校,老师再给你把落下的数学课补上。”进入手术室前,即将满7岁的汤辉梅在武汉儿童医院,与最喜爱的老师贺红霜拉钩定下约定。

  2017年11月初,建始县官店镇车营村中心小学组织学生体检,医生听出梅梅心脏有些杂音,怀疑是先天性心脏病。 不久,心脏彩超检查残酷宣布,梅梅的室间隔缺损3.6毫米,需在武汉手术。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这个已为奶奶治病债台高筑的家庭,愁眉难展。

  2017年11月27日下午,贺红霜得知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湖北省红十字基金会、武汉儿童医院共同发起的“天使之旅——贫困先心病患儿筛查”义诊活动将走进恩施,立即将这一消息告诉了梅梅妈妈。

  28日凌晨4时,贺红霜和另外一位老师带着梅梅及妈妈一起,驱车8小时赶往活动现场。幸运的是,梅梅通过了资助的条件审核,成为接受手术的首位患儿。

  “封堵手术很成功。”历时近2个小时,武汉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张勇亲自主刀,用一根小导管直通梅梅心脏,封堵了她的室间隔缺损,祛除了“心病”。

  据悉,那次义诊活动共筛查了143人,确诊符合手术指征的患儿47名。筛查出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先心病患儿,均被分期分批地接到武汉儿童医院接受免费手术。

  “爱的故事温暖人心!”会场里,再度响起的动人话语,和着如雷掌声,经久不息。(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蔓 曾莉 通讯员 涂文涛)

责任编辑:何霄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