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掇刀区开展“代祭扫”活动
枣阳市举行烈士墓集中迁葬仪式
宣恩县举行烈士墓集中迁葬仪式
大悟县黄站镇民兵祭扫“王团长”墓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
心香一瓣祭先烈,唤来春风慰英魂。
在荆楚大地,各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在清明节前后,积极组织开展“云祭扫”“代祭扫”、烈士寻访等活动,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基因。
一声声“安好”、一朵朵鲜花、一座座墓碑……都寄托着人们对英烈的追思。
“我们是后人,也是亲人”
“我们是宜昌市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赖云清烈士,又是一年清明,由于您的家人远在重庆,现在,我们代您的亲人为您祭扫。”
清明节前夕,在宜昌市烈士陵园,伴随低缓的背景音乐,工作人员手机屏幕里代亲祭扫的视频徐徐展开。
屏幕那头,陈学明老人认真看着视频,神情肃穆。
赖云清生于1929年,重庆人,生前为江汉军区独1师2团1营3连战士。1949年7月11日,赖云清在解放宜昌战役中英勇牺牲,年仅20岁。陈学明是赖云清烈士的弟媳,家住重庆市永川区胜利路街道丰田村。
2021年5月,在全国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开展的“为烈士寻亲”活动中,陈学明终于知晓大哥的英灵安息在宜昌。由于年事已高,老人无法赶到宜昌祭扫。宜昌市烈士陵园主动开展代亲祭扫服务,并拍摄视频。随后,两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联动,让老人在家里通过手机也能看到祭扫现场。
“非常感谢宜昌市烈士陵园,让你们费心了。宜昌对烈士的这份尊崇,让我非常感动。”陈学明在电话中说。
一次祭扫,一段视频,跨越两地。
襄阳市革命烈士陵园羊祜山革命烈士公墓,安葬有151位烈士,他们有的在大革命时期牺牲,有的在襄樊战役中牺牲。
清明节期间,受侯毅刚烈士亲属委托,工作人员来到英烈园侯毅刚烈士墓前,开展代祭扫活动。
侯毅刚烈士是山东德州人,中共党员。1939年参加革命,1949年被国民党康泽残部杀害。收到祭扫的现场视频后,远在山东德州的侯毅刚烈士女儿侯泉芳连声道谢,“很谢谢你们,每个清明节都给我拍扫墓的照片来,看见照片如同看见父亲,给我很大的心理安慰。”
青山有幸埋忠骨,代亲祭扫慰忠魂。
清明节期间,为传承和弘扬英烈精神,同时根据疫情防控需要,省内许多地方开展了代亲祭扫服务。
擦一遍墓碑、描一次碑文、清一次环境、献一束鲜花……在荆门市掇刀区,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麻城镇、团林铺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辖区内退役军人同步开展代祭扫活动。在烈士墓前,祭扫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擦拭墓碑上的灰尘,一笔一画地将铭文描金,给烈士鞠躬致敬,并献上鲜花。
“我们是后人,也是亲人。通过代祭扫,表达对英烈的敬意和哀思,很有意义。”掇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清明节前夕,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开启“2022·奋进·网上祭英烈”网络祭扫通道,引导社会公众通过网络平台祭扫纪念英烈。
在仙桃市,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上线仙桃市革命烈士陵园VR展厅。通过VR技术,网友倾听讲解员的讲解,重温近2000名革命英烈舍生忘死的革命事迹。截至目前,该市已有5万余人次参与“云祭扫”活动。
4月1日,荆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沙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荆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在市烈士陵园组织开展“2022·奋进·清明祭英烈”代祭扫活动。奏唱国歌、敬献花篮、宣读祭文、默哀致敬后,全体人员缓步走向烈士墓区,为600余名名安葬在墓区的烈士擦拭墓碑,敬献鲜花。
清明节前后,潜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全局党员干部、部分烈士遗属代表和退役军人党员代表,到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清扫陵园、擦拭墓碑;京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到市烈士陵园,为309位烈士进行祭扫;在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烈士墓集中安葬点,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部分退役军人和镇村干部开展清明祭祀先烈活动,为长眠在这里的17位烈士敬献鲜花。
给英雄们安个“新家”
清明节前后,我省多地举行烈士迁葬仪式,以此致敬革命先烈,讲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武汉市东西湖区散葬革命烈士墓迁葬落成仪式在睡虎山革命烈士陵园举行,11位烈士集中迁葬入园,也标志着改扩建的东西湖区革命烈士陵园正式投入使用。
仪式上,全体人员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东西湖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区检察院、区人武部、退役军人代表、志愿服务队代表为迁葬烈士敬献花篮,整理缎带,瞻仰烈士纪念牌,敬献鲜花。
“感谢党和政府,把散葬的革命烈士墓迁移到区革命烈士陵园集中规范管理,很感动。我们要教育好子女,传承好家风,牢记革命烈士的精神。”陶润田烈士的女儿陶丹表示。
此前,东西湖区按照“应迁尽迁、集中管护”和“应修缮尽修缮”的原则,筹措专项资金,将散葬革命烈士墓迁移至区革命烈士陵园集中管理,并对烈士陵园内原烈士墓进行整修。
青山细雨慰英魂,白菊黄花寄哀思。
“二叔,政府为你选择了新的安葬地,这里环境很好,地方很大也很清静,您可以安息了!”清明节前夕,82岁的潘爷爷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为刚刚迁葬到市“英烈园”的潘自元烈士墓献上鲜花。当天,枣阳市举行零散烈士墓集中迁葬仪式,5名散葬在该市各地的烈士墓集中迁移至市英烈园。
潘自元烈士是枣阳琚湾镇古城村人,1902年4月出生,1928年5月参加革命,红九军二十六师骑兵连战士。1931年腊月,他在一次夜袭战斗中不幸牺牲。
尊崇英烈,首先要让英烈有一个庄严幽静的安息环境。枣阳市安排专项资金,组建工作专班,按照“应迁尽迁、集中管护”的原则,细致摸排、主动沟通、积极走访烈士家属,在充分尊重意愿的前提下,包括潘自元烈士在内的179座散葬烈士墓将迁移至市“英烈园”。
为烈士安新“家”,是捍卫烈士尊严和荣誉的体现。
3月30日,宣恩县在县烈士陵园举行零散烈士墓集中迁葬入园仪式暨清明祭扫活动,将安葬于全县各个乡镇的刘永璋等11座零散烈士墓集中迁移至鼓台山烈士陵园。当天,烈士遗属、老战士代表、县直机关党员干部、青少年学生代表等百余人参加了活动。“感谢党和政府对烈士的重视和褒扬,作为烈士家属来到这里,非常感动。”刘永璋烈士的遗属说。
3月31日,团风县散葬烈士墓迁葬入园仪式在黄冈革命烈士陵园隆重举行,14名礼兵将烈士遗骸棺椁迁移至陵园墓区,妥善安葬。
团风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了第一个共产主义性质的进步团体“共存社”,成为全国最早建立农村党小组的县份之一,并成立了湖北最大的农协组织,组建了中国工农革命第6军以及鄂东第一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大队,为支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和解放江南渡江战役作出了重要贡献。
4月2日,老河口市在百花山革命烈士陵园举行零散烈士墓迁移安葬仪式,将韩维田、王金山、杨永恒、黄大楚、吴占元5名零散安葬的革命烈士墓集中迁入烈士陵园。
在广水市李店镇,当地将12名散葬烈士墓迁移至李店镇烈士纪念碑处进行集中安葬。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大王镇共有零散烈士墓198座,当地按照“应迁尽迁、集中管护”的原则,陆续将烈士墓集中迁移至大王镇港西村烈士集中安葬点,并建立长效管理保护机制。
“王团长”的身世之谜终于被揭开
纪念,不仅是为了唤醒沉睡的记忆,更是为了照亮前行的道路。
3月24日,大悟县黄站镇原熊畈小学内的“王团长”烈士墓前,来自黄站镇民兵应急排的20余名民兵,怀着敬仰之情,整齐列队、庄严宣誓。
1948年10月5日,在大悟县张大包战斗中,解放军数十名官兵在与敌人激战中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乡亲们将“王团长”和战士们的遗体集中安葬在村口。因为不知道其姓名,墓碑上只简单刻下了“王团长之墓”几个字。
1996年,村里把熊畈小学迁建在烈士墓边的空地上。从此,烈士墓成为学校的一部分。
寒来暑往,师生走了一茬又一茬,但守护“王团长”烈士墓的光荣传统一直没有丢。一代代师生接力讲述着“王团长”和他战友们的革命故事,红色种子在山村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
2021年6月30日,鄂豫两地联合开展寻找“王团长”活动,发动志愿者利用互联网查阅史料,深入烈士陵园、档案馆、文物局等单位查阅党史档案。此后,一位来自深圳的志愿者,通过《中华英烈大辞典》找到了王殿禄烈士英雄事迹的记录,“王团长”的身世之谜终于被揭开。
今年年初,熊畈小学面临撤并、师生分流。清明节前夕,大悟县人武部在“王团长”烈士墓前,进行民兵整组点验暨清明祭英烈活动。当了解到熊畈小学撤销的情况后,民兵们主动表示愿意接过守护烈士的重任。3月24日,在“王团长”烈士墓前,守护烈士墓的接力棒正式交到大悟县黄站镇民兵应急排排长手中。
每一位烈士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从荆门市掇刀区团林铺镇莲花村村委会出发,沿着乡间小道,一路步行来到莲花村二组,3座修缮一新的烈士墓整齐排列。
纪念碑正面是先烈后人立碑姓名,背后刻有“革命事业立千秋,烈士精神传万代”字样,同时还刻有革命烈士英名录,字体刚劲有力。
许启瑞,1941年参加革命,党组织决定他进行秘密联络工作,为新四军多次传送情报,1942年由于叛徒出卖,他在陈场英勇就义;许志英,黄埔军校毕业,1929年4月参加革命,向党组织传送了大量的重要情报,营救数名战友,消灭了十三个土匪聚点武装力量,于1933年在柴集被敌人杀害;许志雄,1928年参加革命,在战斗中多次荣立战功,历任荆当游击队战士、中队长,1929年组织建立马庙苏维埃政府,担任大队长职务,1930年3月带领部队到洪湖参加红军,1932年3月15日在叶家大桥战斗中壮烈牺牲……
清明节前夕,在烈士后代许老的讲述中,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工作人员聆听了一家三位烈士、父替子上阵的感人故事。
“通过寻访,了解烈士的故事,让我们深受教育。英烈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要加倍努力工作,争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一位工作人员说。
一家四代人接力为牺牲红军守墓
一生践一诺,丹心护忠魂。
在恩施市红土乡红土溪村,孙氏家族已将自发守墓的传统传承至第四代。
烈士墓守墓人孙策说:“这就是我们的祖坟,因为在这里牺牲的是红军革命烈士,我们要一代一代把墓守下去。”
1930年,工农红军四十团团长陈庆光率300余名红军来到红土乡红土溪村驻扎,前往董家村打土豪,被国民党团防察觉,陈庆光及部属等8名同志为掩护大部队突围壮烈牺牲,敌人在搜捕过程中又将隐匿在孙策祖父家中的一名红军杀害。村民将他们安葬在孙策曾祖父家附近的田地边。从此,孙策的曾祖父做起了第一代守墓人。
“革命烈士为我们牺牲,就是我们的亲人,是全村人的亲人。”孙策曾祖父临终前再三嘱托子女,一定要守护好红军烈士墓。孙策的爷爷孙际善不负重托,做起了第二代守墓人。
为保烈士不被遗忘,孙际善自己动手,修缮加固烈士墓。与他人交谈时,孙际善总是少不了讲述烈士故事环节。久而久之,这里安眠9名烈士的故事逐渐家喻户晓。
1970年,孙策的叔叔孙俊成光荣入伍,1973年退役返乡,做起了第三代守墓人。
红土乡是恩施市最偏远的乡镇之一。上世纪80、90年代,面对南下打工潮,正值壮年的孙策放弃了外面的广阔天地,选择在家乡周边发展产业,继续接力守墓。“没有红军战士,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不能丢下他们。”他说。
如今,烈士墓周边环境更好了,前来祭扫的人也越来越多。
保护好纪念设施,是对英烈最好的铭记。
清明节前夕,郧西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县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缅怀先烈 植树造绿”现场祭扫活动,表达对烈士的深切缅怀和无限敬仰。在陵园内的红二十五军长征故事园开展植树活动,为园区种下松柏、紫玉兰、海棠、绣球等树苗60余棵,将纪念建筑物与园林景观完美融合,建设红色生态文化公园。
为切实将英烈保护工作落到实处,鄂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鄂州军分区、武汉军事检察院、鄂州市人民检察院等四部门签订正式协作协议,建立英雄烈士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包晓霁 图片由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