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学生制作面塑作品
高志和正在给学生讲面塑制作方法
高志和坚持面塑艺术创作,他的面塑作品个个栩栩如生
制作的抗疫题材面塑
越是传统的,越是时尚的。
七十岁的高志和,就是这样一个时尚的“捏面人”。
捏面人又称面塑,相传汉代已有相关记载。但如今,面塑艺人挑担提盒,走街串巷叫卖的场景已不多见。
传统面塑工艺几乎淹没在时间的长河里。
10岁时,高志和从“面塑之乡”山东来到武汉,祖传手艺仍然血脉传承。
《红楼梦》中的闺秀,《水浒传》里的好汉,又或者帝王将相,福禄寿星,都在高志和灵巧的指尖活灵活现。
退休后的高志和,仍坚持着童年的梦想,拥抱民俗文化的魅力。
在他的手中,人物造型、服饰花纹,甚至鬓角眉边的细节,都讲述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神话传说、“四大名著”也不是固守的宝典,作为面塑传承人,高志和的女儿制作的卡通动漫面塑,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手办模型。
而高志和自己有感于医生、社区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制作了现实题材的抗疫面塑,并捐赠给武汉革命博物馆收藏。
作为湖北省大师级民间工艺面塑技能传承人、非遗文化传承人高志和还曾数次受邀到国外参加展览和交流。
“中国面塑让老外啧啧称赞,国外翻糖工艺、手工巧克力同样让我深受启发。”
高志和说,传统的工艺要发扬,不必拘泥守旧。
创新思维让面塑工艺焕发新生,走进中小学的非遗课堂,高志和用彩泥、黏土取代传统的面粉,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制作出呆萌有趣的作品。
目前,他每周在武汉育才行知小学、红领巾小学等三所学校各有一节面塑课。2012年开始,他还在崇仁路小学,义烈巷小学,星火小学,洪山实验小学等传授面塑工艺课。他为孩子们准备面塑工具:塑刀、剪刀、滚筒、塑料压板、竹木签、铁丝等;教授孩子们捏塑方法:捏、搓、揉、压、贴、粘、剪、滚、裁等等。他在非遗文化传承中,和孩子们一起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享受非遗的乐趣。
应时代而变,高志和对面塑艺术的传承和思考,显然已经超出了面塑技艺本身。(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周治涛 通讯员 李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