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做葱饼生意维持全家生计20余年,视养女为己出
邹爱华正在制作葱油饼
她与听障丈夫相搀相扶,靠卖葱饼为生,20多年诚信经营;她拖着残腿用尽全力把女儿们送入大学,为她们插上飞翔的“翅膀”;她30多年无悔付出照顾残疾的亲人;她热心公益,帮助邻里,用真心真情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她如星辰般点亮身边每一个人的夜空。她就是钟祥石牌人口中的“星辰妈妈”邹爱华。近日,邹爱华上榜2022年1-2月“荆楚楷模”月度人物。
一锅锅葱油饼
挑起了家庭重担
“好吃吗?”“好吃。”……在钟祥市石牌镇上正街街口不远的摊位上,邹爱华笑意盈盈,每次看见顾客吃饼,她都会问上一句。回忆22年前开始卖葱油饼,邹爱华直言也是没办法。
30多年前,因小儿麻痹症行动不方便的邹爱华与听力受损的肖其敏结为夫妇。起初,肖其敏在一家企业工作,2000年企业改制,工作没了,家里经济来源就断了。怎么办?邹爱华决定自己学做葱油饼摆摊赚钱养家。
在自家对面的一个窝棚前,砖砌土炉灶,木制杠杆架,一口平底炕锅,一张卖饼的桌子,饼店就这样开张了,这一开就是22年。22年来,镇上其他葱饼摊的设备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邹爱华守着炕锅、烧着柴火,坚持用传统的方法做葱饼。因为她的坚持,肖记葱饼成了石牌人记忆中的家乡美食,很多外地顾客都会慕名而来。
夏天,她在40℃的炉火前一坐就是10多个小时,衣服湿了干干了湿,双眼被浓烟熏得睁不开。冬天,坐在四面透风的棚子里,全身被风吹的冰凉,只有面前的炉火能带来一丝温暖。可不管多累多难,邹爱华从来没失信于顾客。
抱回弃婴
将两个女儿送入大学
“这是我的外孙和外孙女,你看一睡醒就在找姥爷。”谁能想到,这一对龙凤胎的妈妈是邹爱华多年前从医院抱回的弃婴。
1987年11月,失去孩子没多久的邹爱华听说镇上医院有个早产儿,生母没法养活想送人。“家里条件不好,怕孩子跟着吃苦,本不想要,可看见孩子的样子,就心软了。”邹爱华回忆。因为早产,孩子小时候体弱多病,出生后第九天才睁开眼。没有母乳,她就买奶粉给孩子喝,生活再困难,她也不曾给孩子断了奶粉,每月工资发下来,第一件事就是买奶粉。
尽管后来邹爱华生了一个女儿,但对这个大女儿的爱不曾减少一分。“只有姐姐回到家中,我们家的菜单才可以随便点。”小女儿调侃。
在教育上,邹爱华夫妻也从不马虎。自己辅导不了孩子作业,他们请石牌镇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的老师帮忙补课,风雨无阻;孩子考上荆门市龙泉北校后,有人担心她负担不起学费,她边笑边说,只要女儿学得好,大不了多做两卡车面粉的葱饼卖。
就这样,两个女儿都如愿考上心仪的大学。如今大女儿在成都成家立业,二女儿也在读研究生。
顾好“大家” 温暖邻里
邹爱华的二伯哥和嫂子都是残疾人,二伯哥先天聋哑,生活多有不便。所以从嫁过来那天起,邹爱华和丈夫就承担起照料二伯哥一家的责任。
30多年里,只要二伯哥生活中有事,邹爱华夫妇从未推辞,总会忙进忙出,直至事情解决。“我们是一家人,我能做的事就自己来,不能做的事就‘指挥’家里人做。”邹爱华笑着说,他们都叫我“遥控器”,我觉得还挺贴切的。
除了照顾好这个“大家”,邹爱华多年来还特别热心公益,每次社区志愿者协会有活动,她都会主动报名,2016年至今,邹爱华一家先后参加各类志愿活动近50次。同时,她还热心帮助邻里,哪家有事需要外出,也会很放心地把备用钥匙留在她家里;哪家婆媳出现矛盾了,也喜欢找她帮忙协调…… 街坊四邻送给她一个“街长”的称号。
“你是幸福的,我就是快乐的,为你付出的再多我也值得……”邹爱华很喜欢这首歌,她常说:“看见别人幸福自己就很幸福。”(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晓梦 通讯员 王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