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礼”成章塑文明——十堰冲刺首批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侧记

A-   A+
发表时间:2022-04-13 09:36    来源:湖北文明网

  阅读提要

  3月30日,中央文明办通报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结果:十堰在114个地级全国文明城市中排名第八,位列全省4个同类城市之首,丹江口市、竹山县分列全省5个县级全国文明城市第一、第三。

  2021年至2023年是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周期,届时将从中选取部分有较强示范引领作用的城市,开展首批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试点。从“全国文明城市”到“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典范”二字,可谓含金量十足。

  深处秦巴山麓的十堰,与沿海发达地区的文明城市相比,还有很多努力的空间。车城排出时间表,铆足了劲:力争2022年入选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候选城市、2023年创成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播撒文明

  “请各位市民文明祭扫,用鲜花代替烧纸……”4月3日晚6时,茅箭区百二河沿线,郑家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江慧慧手拿小喇叭,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巡逻,提醒文明祭扫。

  清明节假期,该站组织志愿者30余人开展“推进移风易俗 倡导文明新风”劝导,白天向来往居民和辖区商铺发放宣传单,晚上巡逻提醒。

  在茅箭区顾家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0多名来自十堰市委宣传部机关的志愿者,假期分组轮流到包联的顾家岗社区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两个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是“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在哪里”的写照。

  去年,十堰建成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3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94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76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实现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竹山、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纳入全国试点。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十堰组建“8+N”志愿服务队伍3986支,注册志愿者70余万人。志愿者服务队围绕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2万场次,参与者达100余万人次。

  为全力冲刺首批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十堰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作为重要抓手,明确各地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为创建第一责任人,将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考核首要内容。

  王义富在竹山县宝丰镇施洋中心学校教该校少先队员唱“十劝青少年”花鼓船歌。(通讯员 向继华 摄)

  凡人善举传递满城大爱

  “许多祝词唱不完,越唱心里越喜欢,如今赶上好时代,不愁吃住不愁穿,好日子过得比蜜甜。”

  《十唱感谢共产党》《歌唱八荣 铭记八耻》《致富不忘众乡亲》……竹山“深山百灵”王义富今年71岁,是宝丰镇一位退休干部,入围2022年一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40多年来,他自编、自导、自演1000多首“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花鼓船歌,在全县17个乡镇254个村轮番宣唱,用歌声让党的理论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要将自己积淀的文化财富全部奉献给父老乡亲。”王义富说。为吸引、带动更多基层群众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王义富工作室”成立,教授300多名学生掌握彩船技艺,培养船歌小艺人50余名。2020年,“王义富工作室”获湖北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2021年9月,王义富入选“荆楚楷模”。

  近年来,十堰建立健全身边好人等各类典型推荐机制,搭建“十堰好人·楷模榜”,公布身边好人推荐渠道,由广大群众在线评议、点赞、投票。

  心系家乡留守儿童的退休干部李军;郑州洪灾中接连救出50余人的“平民英雄”袁格兵;扎根乡村学校的“90后”教师蔡明镜……2021年,十堰6人当选“中国好人”,选树“十堰好人·楷模”“新时代好少年”“湖北好人”“全省道德模范”等市级以上先进典型105人,创历史新高。

  截至目前,十堰共有全国道德模范1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省道德模范6人、中国好人46人、十堰好人·楷模568人。

十堰阳光栖谷小区广场,社区青年志愿者、下沉党员为社区居民演出前编排节目。(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田悦 通讯员 徐春晓 摄)

  “敲门”认亲办实事

  “你好!视频里的人是不是你们店里的?”4月7日,张湾区花果街道综合执法中心执法人员,来到花果中心小学门口旁的U奶汇商店,开展“敲门”教育处罚。

  视频显示,3月25日15时03分,该店一名女子将一盆污水倒在人行道上,店内邵女士确认倒污水者是其家人,认定执法人员对其作出罚款20元处罚。

  文明城市创建中,该市交管、城管部门对行人和车辆的陋习、沿街门店的不文明行为公开曝光,采取上门“敲门”教育处罚方式,让违法行为人“红脸”“出汗”。“敲门”行动自2017年6月开展以来,先后有1000余名行人和司机、100余户沿街门店被“敲门”,斑马线附近交通事故量下降85%以上,沿街门店乱倒污水、乱扔垃圾行为下降50%以上。

  今年,“敲门”行动悄然升级。该市结合“双报到”工作,开展下沉党员干部志愿者“敲门”行动,志愿者与社区独居老人、生活困难居民等7类重点对象一对一结对认亲,定期微信、电话联系,上门走访,开展“帮代办”服务。

  截至目前,十堰市3.68万名党员干部与2436名社区工作者、2.68万名小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群众“敲门”认人、认亲、认事,与居民群众结对认亲2.32万人,主动认领民生实事和居民服务事项1.87万件,化解矛盾隐患1900多个。

遍布城区的街头小游园、绿地景观。(通讯员 张建波 摄)

  补短板提升文明质感

  “方便多了,晚高峰时段至少节省10分钟以上!”在北京路上班的陈先生,以前从单位回家,要绕行上海路立交桥,至少要15分钟。今年2月,全长950米的美盛大道微循环打通,他5分钟就可以到家。

  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该市建成一批过街天桥、下穿通道、智慧停车场,缓解道路拥堵。

  刷新城市“面子”,做实惠民“里子”。该市维修改造老旧小区900余个、背街小巷260余条,标准化改造农贸市场32个,改造升级城区65公里燃气中压管网及6.1万户老旧小区用户管网,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有效解决地下埋管、天上牵线“城市病”。

  建设街头游园、“口袋”公园、街巷绿道,城区近年新增街头游园7处,让市民出门见绿。

  “坚持创建为民、为民创建,把群众的‘幸福清单’变为创建的‘责任清单’,从群众身边改起、建起。”十堰市城市文明创建中心主任吴善宏介绍,今年2月起,该市全面开展居民小区(含城中村)、背街小巷、镇村等6大类场所公共设施补短板专项行动,已整改问题5000余例,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质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应锋 通讯员 齐斌成 陈旭)

责任编辑:何霄
  • 湖北省文明网站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技术支持:荆楚网
投稿邮箱:hbwmwxxbs@vip.163.com    鄂ICP备18025215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46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