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次上门,徐婆婆就记住我了!”4月1日上午,武汉市江汉区江汉里社区94岁老人徐桂莲家中,志愿者刘红惊喜地发现,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徐婆婆能记起她。
去年,武汉市民政局、财政局联合出台方案,在7个中心城区开展为期2年的家庭养老床位试点,把专业化养老服务“搬回”家庭,依托养老服务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膳食、清洁卫生、医疗护理、心理支持、紧急救援、远程响应等服务。
徐桂莲是江汉里社区36位享受家庭养老床位的老人之一。在她家中,专业机构上门安装了红外感应仪、卫生间扶手、床头报警器、心率监测器等适老化、智能化家居设备,工作人员定期上门实行健康监测。但老人临时有需求,怎样提供最便捷的服务?
江汉里社区有一支百余人组成的“一呼百应”公益志愿者团队。平日里,社区党委书记任莲芳在团队微信群发布小区巡逻、垃圾清理等任务,志愿者们踊跃抢单、随叫随到。3月底以来,团队中的12位志愿者,自发承担起助老服务。
据任莲芳介绍,江汉里社区安置了汉口六渡桥3个片区的拆迁户,居民之间是几十年的老街坊,感情较为深厚。同时,社区老龄化较严重,常住人口4461人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约40%,90岁以上老人就有36个。
“社区虽然成立不到两年,但我经常目睹老街坊们互帮互助,无论是邻里冲突、矛盾调解,还是家电维修、跑腿买药,一个电话、一声招呼,总有人愿意上门。”任莲芳说,“一呼百应”公益志愿者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近八成,到了新社区,老街坊们依然乐于互帮互助。
70岁的杨重明住在江汉人家A区,每天一到中午11点半,他都会赶到社区幸福食堂,为7户95岁以上的老人买饭送餐。平日里,还会热心帮老人取钱、买药、缴纳水电费等。85岁郑爹爹行动不便,每次就医拿药都由杨重明陪伴。
“我也是退休老人,很能理解有些子女忙于工作,不能时刻陪在老人身边。”62岁的刘红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她跟徐桂莲老人住在同一栋楼,老人女儿有急事要出门时,她乘电梯就能过来帮忙,非常方便。
“我要照顾妈妈,还要接送孙子,中午匀不开手的时候,多亏有志愿者上门送饭!”邢汉钢的妈妈麦楠英已经93岁了,由区民政局每月补贴400元、自费50元,享受了午饭送餐服务,他感激不已。
任莲芳说,目前社区打通周边资源,针对助老服务小分队启用了积分兑换奖励,志愿者为老人提供陪聊、代买等服务,均可以积分兑换10元至20元不等的优惠券,优惠券则可以用于社区周边的药店、超市,甚至抵用停车费、物业费。“报名的志愿者还在增加,相信社区老人会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爱心和温暖。”(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倩倩 通讯员 朱素芳 夏津明)